第八章 最后方案(2 / 2)

她心想,如果太空电磁轨道加速器项目通过,就更容易在38.4万千米距离上进行第二波拦截了。

陈其仁关掉了3D视频通信,来到办公室窗前,看着窗外为生活忙碌奔波的行人。

他们很多一部分人相信一些专家的分析和判断,认为区区直径10公里的陨石,在太空中太渺小了。现在陨石在2000万公里之外,即便是朝地球飞来,最后也一定会被月球所阻挡。

毕竟,月球上那么多环形山,那都是这些年来为地球挡住陨石撞击形成的。

以前这么多次皆是如此,这次又如何会例外呢?

地球直径才1万2千多公里,以29.8千米每秒的速度在绕着太阳公转。直径10公里的陨石想要落到地球上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陨石速度超过了30千米每秒,已经足够摆脱地球引力。两者都在高速运动,只要陨石运动方向不是朝地球中心飞来,只需0.3秒,地球自己都能跑出10公里的距离。

陨石要在0.3秒内击中地球,哪有那么凑巧的事啊。

所以,很多人是歌照唱舞照跳,并未受到影响。

普通民众可以不相信有那么凑巧的事,可陈其仁不行。

身为近地行星防御计划组长,十几年时间里,陈其仁每一天要做的工作就是要避免这样安定和平的美好被天外陨石打破。

他不能像普通人一样,把希望寄托于月球挡灾或者陨石自己不会落到地球这样的运气上。李金苗策划的小行星拦截陨石计划他要实施,同时也做好了150万公里之外拦截失败的打算。

太空电磁轨道加速器方案虽然没能获得通过,但在38万公里之外设置第二道拦截点的思路却得到了陈其仁的认可。

其他国家忌惮自己头顶38万公里上的“武器”,那是他们能看得见的威胁。只要这“武器”他们明眼上看不到,总该不会坚定表示拒绝吧。

因为月球的自转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等,这就意味着,月球永远有一面是背对着地球的。太空电磁轨道加速器都能看得见,月球背面,别说看见了,没有中继卫星帮助,连通信都难。

十多年的时间里,陈其仁从有限的经费里,抽出一部分来,在月球背面建造了两套防御设施。

一个是大功率激光发射器,要是遇上冰陨石,高能激光照射,能让冰陨石蒸发。

如果是遇上能耐高温的石陨石或铁陨石,激光起不了作用,那就换另一套。

月球上没有大气,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陈其仁把李金苗提出的太电磁轨道加速拦截弹的方案用在了月球上,他在月球背面偷偷建设了一条一公里长的电磁线圈加速器。

中美两国在电磁炮上各有成就,美国选择的方案是电池轨道炮,这个方案有个弊端,炮管限制了炮弹的大小,且电磁炮速度过快,会烧蚀炮身管,降低炮管寿命。

李金苗设计的方案选择的是线圈多级加速,她根据很多人网上可以购买的那种线圈电磁炮玩具放大加以改进。

没有了炮管的限制,想弹射多大炮弹就用多大的线圈。使用磁性炮弹,发射时悬浮,不与固定导轨接触。

没有了摩擦阻力和空气阻力,一公里长的多级电磁线圈加速器能轻松将带磁性的拦截弹头加速到11.2千米每秒。

如果小行星1号和2号拦截失败,陨石进入150万公里范围内,备用方案月球上的第二阶段拦截系统将会启动。

陈其仁对这个方案更加上心,如果在38万公里备用方案也失败的话,想要在外太空拦截陨石,几乎已经是不可能的。

真到那个地步,也只能使用大气层引爆核弹的最后方案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