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拦截方案(2 / 2)

直径大约在140米以下的冰陨石,100米以下的石陨石,30米以下的铁陨石,会在大气中因超高速运动产生的高温燃烧殆尽。

李金苗需要考虑拦截的是那些直径在100米以上的陨石,而且还不能让它们进入大气层,她深知,只要进了大气层,以现有的手段,拦截基本注定是要失败的。

想要成功拦截,就只能在外太空拦截。

她曾构思过,在地球和月球拉格朗日点L4和L5两个稳定点上,也就是距离地面38.4万千米的太空,架设电磁轨道加速器,以太阳能供电,电生磁,然后用磁力推动实心拦截弹。由于太空中不存在空气阻力,电磁加速能让拦截弹轻松达到20千米每秒以上。

两物体运动速度相同,就等于这两物体相对静止,只需要对其中一个运动物体的方向施加一个力,让两者运动轨迹相交,得出最佳撞击路径。

只要这个太空电磁加速器建成,用高速实心弹去拦截同样高速的陨石,就能大大增加成功拦截那些太空陨石的概率。

可惜,这个方案被否决了。

因为这会触动其他国家敏感的神经!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在自己头顶38.4万千米的地方,有个能对他们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武器”存在。

无奈,李金苗只好又提出捕获小行星计划,用小行星来对付陨石。

在太阳系,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有个小行星密集区域。几乎所有能威胁到地球的,直径在100米以上的行星,都在这个小行星带上。

李金苗提出的计划是,在这小行星带上,捕获一颗小行星,给它装上发动机,驱离行星运行轨道,使它来到地日拉格朗日L2点。

这拉格朗日点,又称平动点。在天体力学中是限制性三体问题的五个特解。一个小物体在两个大物体的引力作用下在空间中的一点,在该点处,小物体相对于两大物体基本保持静止。

就比如,在太阳和地球两个天体引力作用下,存在五个拉格朗日点,分别为两个稳定点和三个不稳定点。

L4和L5是以太阳和地球距离为底边的等边三角形的顶点,是稳定点。在这两个点上,物体受到两个引力的合力大小,正好提供该物体公转所需的向心力,两者对称。

L3在地日延长线上,且在太阳的那一端。

L1是在太阳和地球连线之间,距离地球150万公里。L2与L1对称,在太阳和地球延长线上,处在地球的那一端。

L4和L5距离地球1.5亿公里,太远。而L3点在地日延长线上,在太阳背面,于李金苗的计划无用。

L1在太阳和地球之间,也被舍弃。

就剩下拉格朗日L2点,对李金苗来说至关重要。

因为它距离地球150万公里,在这个位置,距离刚好,有足够反应时间,还能被时时监控,不容易触发其他国家敏感的神经。而且它又是处在小行星带与地球之间,选择这个位置放置小行星,正好可以用来防范小行星带上有威胁的行星,以及被木星遗漏过来的太阳系外陨石。

拉格朗日L2点是地球的平动点,李金苗计划里的小行星放在这个点上,受到太阳和地球引力影响,将与地球一起围绕太阳做同步运动,那它的公转速度就会比地球公转速度还要高一点。

也就是说,放在拉格朗日L2点的小行星,就能立刻拥有大约30千米每秒的公转速度!在几乎不消耗发动力燃料的情况下,可随时待命。只要发现有威胁的陨石来袭,就可以让安装在小行星上的大推力发动机变轨转向,以超过30千米每秒的速度,撞击来袭陨石,确保地球的安全。

李金苗暗自感到可惜,这个陨石来得不是时候。小行星1号和2号最快下午才会入轨,它们携带的燃料已经差不多消耗殆尽,现在根本达不到设计的拦截陨石要求。

她也怀疑,其他国家发现不了这个陨石,多半也和这两个小行星有关。

地面天文望远镜发现不了,可以用光污染和太空污染来解释,或许他们将陨石当成“噪音”给消除掉了。

可安放在地球轨道上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放在拉格朗日L2点上的韦伯空间望远镜都看不到,那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难道真是全空域太大、太宽,疏忽大意导致?

又或者,是他们把全部注意力都用来监视小行星1号和2号了,没看到这陨石?

李金苗感觉,这事情有蹊跷。

“确实有蹊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