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磨子沟、死亡谷25(2 / 2)

原本疾行的队伍,果然放缓了速度,迎着风雪的脸上也多了几分警惕。

见此情形,袁洪不禁暗暗松了口气。

不再多想继续朝前。

马队则是顺次绕过拦路巨石,等到一过,原本狭长的磨子沟,前路一下开阔了不少。

让探路的几个伙计不禁眼神一亮。

他们可不只是赶路那么简单,随行还带了大量补给,刚才短短一两里的路,便花了半个来钟头,可想而知,路途之崎岖。

要都是前方这种路。

也不至于费这么大功夫。

领头的伙计,摘下水壶灌了一口,正要招呼马队可以稍稍加快脚程,一鼓作气横穿过去,随即又想到了什么,下意识抬了抬头。

毕竟能让那些牧民都避之如虎,打死不愿来的鬼地方。

所以他决定还是先行问过袁洪意见。

毕竟登高望远。

只是……

他才抬眸望去,脸色间便浮现出一抹古怪之色。

“怎么了?”

一旁人看他神色不对,忍不住问道。

“不是我,是袁先生……”

那伙计眉头紧皱,抬手指了指。

几个人这才反应过来,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纷纷望去。

只见崖巅上的袁洪,不知何时已经停下了脚步,正俯着身低头看着什么。

几人眼力不错。

即便有风雪阻隔,也能看到个大概。

漆黑的崖壁上,竟是出现了一幅巨大无比的绘画。

画中无数拉弓持箭的猎人,骑在马背上,将几头体态健硕、扬尾抵角的长角鹿围在中间,除此之外,外围还有骑手引弓以待,明显是防止角鹿拼死反扑。

虽然历经几千年风沙侵蚀。

但岩壁上崖刻仍旧栩栩如真,只是原本的涂色剥落了不少,不过即便如此,非但没有削弱它的生动,反而多了几分沧桑和境界。

“那……是什么?”

“崖壁石刻?”

“看上去得有上千年了吧,这种风格,至少也是游牧时代才有。”

几个伙计满脸惊叹。

他们哪里想得到,如此偏僻奇崎岖的山沟里,竟然会有古人在此留下摩崖石刻。

“怎么回事?”

“前边的怎么还不动?”

眼看负责领路的他们停在原地,极大拖缓了队伍行进速度,后方顿时传来一阵不满声。

这鬼地方本就逼仄,令人窒息。

如今队伍忽然停下,一股不安的情绪更是在众人心头不知觉的弥漫开来。

“掌柜的,我去看看。”

红姑娘眉头微皱,起身就要去前面查看。

“一起过去吧。”

“袁洪不是那种乱来的人,肯定是遇到了什么突***况。”

陈玉楼摇摇头。

心里其实已经有了猜测。

特地让袁洪上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不然,真要领路的话,谁能比得上深处高空的罗浮。

“是。”

既然掌柜的亲自开口。

红姑娘又岂会拒绝。

将马交给身旁伙计,一行人轻车简行,穿行在马队之间,片刻后便出现在了队伍最前方。

“怎么回事?”

“知不知道挤在这种狭长山谷里,很容易出事……”

扫了一眼前方。

并无预料中的凶险。

几人却仿若未闻一样,仍旧站在原地,红姑娘眉头不禁一皱。

这种风蚀岩,看似坚固,实则最为脆弱。

从来路堆积如山的落石就能看出一二。

退一万步说。

磨子沟与星星峡相隔不到数里。

一旦惊动对方,先行堵住出口,又占据两侧悬崖高处,到时候就是瓮中捉鳖,多少命都不够往里填的。

这几人都是山上老人了。

行走江湖多年。

按理说不该如此才是。

“总把头……红把头。”

直到轻叱声从身后传来,几个人这才恍然惊醒,一脸的惶恐不安。

“怎么回事?”

陈玉楼摆摆手示意无事。

“总把头,是袁先生……”

随着他一番解释,几人这才发现,陡峭崖壁上的摩刻岩画。

“不对,还有!”

杨方眼尖,突然伸手指向另一侧。

与狩猎图隔空相对的崖壁上,竟是出现了一座造型古朴的佛塔,无数苦行僧人盘膝而坐,对着佛塔闭目念经。

“这里也有。”

落后几步的花玛拐,见此情形不禁若有所思,手指轻轻将身侧山石上堆积的风沙抹去,几个石刻字迹竟是从风沙中显露出来。

“北漠尘清。”

“大明万历年……郭师古书?!”

花玛拐一字一句,将摩崖石刻上的字读出。

这么一会,已经发现了三四处石刻,但都不及摩崖上这一行古字。

清楚记载了年代和人物。

虽然不清楚此人来历,但能够抵达此处,大概率是玉门关或者嘉峪关的守将。

而简单四个字。

却是将他的愿望展露无疑。

北漠茫茫黄沙绵延千万里,想要尘清何其之难。

几百年后的他们,头一次踏上这片土地时,尚且被震撼的说不出话来,更何况是那个时代的古人。

“先秦、北齐、大明。”

“这些石刻跨度可真够久远的。”

杨方眼力过人,观察了片刻,便准确说出每一幅岩画的年代。

“诸位,三百年前大明一边关守将,尚且有如此雄心壮志。”

“今日我们手段百倍于他。”

“区区沙漠,应该不在话下吧?”

从始至终,陈玉楼最为平静,决定从磨子沟绕行折路时,他就想过有没有可能遇到黑山石刻?

没想到。

最终竟是给了他如此大的惊喜。

无论对他,还是对人困马乏的队伍而言,无疑都是一剂强心针。

简单一番话落下。

众人只觉得热血沸腾,哪还有半点颓劳茫然,目光灼灼,脸色间尽是期待之色。

倒斗江湖同行无数。

但几个人有机会,远赴西域倒斗?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博取荣华,而是江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名!

就如之前过嘉峪关,望着那座古城的一刹那,众人脑海里想到的都是两千年前那个意气风发,北击匈奴的少年将军。

他们或许这辈子做不到青史留名。

但要是能在倒斗江湖上留下大名,将来老了都能吹嘘此行。

感受着队伍众人被重新点燃的斗志以及气势。

一旁的杨方与鹧鸪哨不由惊叹万分。

不怪他十来岁就能统领常胜山数万绿林盗匪,单凭这份口才,他们估计一辈子都学不来。

尤其是杨方。

此刻的他,只觉得一身热血滚烫,有种加入常胜山为其效死的冲动。

“再有数日就能抵达西海。”

“虽不是北海,但也足以体验下饮马瀚海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