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圆满境界(2 / 2)

“击“,分正击、反击二法。正击是持剑手手心向上,剑身平行于地面向前刺击。反击是指剑尖着力点偏重外侧的击。

“刺“,分侧刺、平刺二法。侧刺是持剑手手心向内,剑面竖直向前直刺。平刺是持剑手手心向上,剑面扁平向前直刺。

“点“,持剑手手心向内,剑面竖直,身臂不动,以腕力使剑尖由上向下点击敌畹。

“崩“,分正崩、反崩二法。正崩是持剑手手心向内,身臂不动,以腕力使剑尖由下向上直挑敌腕。反崩是持剑手内旋成手心向外,身臂不动,以腕力使剑尖由下向上直挑敌腕。

“劈“,持剑手手心向内,剑由上向前下直劈。

“截“,分平截、左截、右截、反截四种。持剑手手心向内,以剑前部向前截敌腕为平截;向右闪身,剑向左方截敌腕为左截;反之为右截;持剑手内旋成手心向外,剑由下向上截敌魄为反截。

“搅“,分横搅直搅二法。绞式均以剑尖绕腕划圈,自己之手腕要避开对方剑尖绕行。侧绞为横搅,前绞为直搅。

“压“,持剑手手心向下,使剑身直向下压敌剑。

“洗“,持剑手外旋成手心向外,剑面竖直由下向上撩击。

“呵!”

当最后的第十三式用出,李莫白猛然睁眼,眼中精光乍现!

身上,悍然发出一股锋利的气势。

“砰!”

手中的木剑,再也承受不住,轰然碎裂。

将窗户都打碎了,窗外的干草也被掀开,露出一抹血红的颜色。

李莫白伫立良久,才缓缓吐出一口气。

心中有一种明悟:

“基础剑诀圆满!”

他刚刚,沉浸在这剑诀十三势之中,陷入了一瞬间的顿悟,原本这一瞬间的顿悟,最多将他送到大成境界。

但关键时候,系统助力了一把,将大成的所有心得,传入了他的脑海。

他对剑诀的理解,强行提升后,延续了顿悟的时间。

十三个姿势,被一一阐明,才让他机缘巧合,进入了圆满之境。

就像是爬山一样,本来他用尽全力,冲上去,只能爬到八米的高度。

后面来人,推了一把,借了一份力,硬是让他冲到了十米高度,爬到了一个平台,休息了一波。

继续攀登,足足爬到了十二米高度,也就是圆满的境界。

剑诀,或者说绝大部分武技,基础的三个境界:小成,大成,圆满。

小成用其形而不明:知道怎么比划,但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比划。

类似于,知道5*2=10,但不知道为什么=10,只能看到5*2答案就写10

大成明其形而不精:知道为什么这么用,但是却不够精通。

类似于知道5*2实际上就是5+5的意思,但不够精明,换个方向或者多些遮掩,就看不懂了,比如(5+5)-5*2,就一筹莫展。

圆满知其意,用且精:明白了其中的含义,用起来也精通。

知道5*2=5+5=10,也能知道(5+5)-5*2=0,无论怎么变形,只要在这个框架之内,正常的买菜,做题上,都能轻松应对。

圆满之上,还有两个特殊的境界:炉火纯青,返璞归真。

所谓炉火纯青,即融会贯通后,且能举一反三。

也就是说,通过知道5*2=5+5=10的基础上,跳出原本的框架,甚至可以根据这其中的道理,做逻辑推导,还能推出3*3=3+3+3=9,甚至更多。

能达圆满,已经是普通人的极限。

炉火纯青这个境界的,非绝世天骄不可达。

整个蜀山,能将《基础剑诀十三势》修炼到炉火纯青境界的,屈指可数。

做题上,同一类型的题,对他再没有了难度。

修炼上,同一类型的剑法,对他再不是阻碍。

自己修炼,可以一眼明白其中的窍诀,事半功倍。

与人对战,可以快速察觉对方的破绽,一击必杀。

返璞归真,这个境界,就有点玄之又玄了,更甚于传说。

所谓返璞归真,不是回到起点,而是触及本源。

就是通过这基础剑诀,研究起了天地间剑道的本源。

通过5*2=5+5的例子,开始研究起了数字的真谛。

整个蜀山,目前没有一个人达到此境界,只有传说中开辟蜀山的剑祖,达到这样的境界。

李莫白也不奢望这些。

基础剑诀圆满,他已经是足够的满意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