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围猎36(2 / 2)

不如趁早服从天命,放弃死守,求个福禄长寿吧。

更何况应天府已经来信,给你讲了窦融和钱俶的故事,大不了失去一个‘王’号,万户侯的职位还是有的,有得必有失,希望你尽快决策!”

张士诚沉默了好久,说:“你可以下去了,让我考虑考虑!”

说客说的话还是挺有道理的,大丈夫能屈能伸,更何况大势已去,又何必死死相磕呢!

说客走后,张士诚犹豫了一个晚上,但还是决定不投降。

他又率将士从胥门突围,在那遇到了常遇春围守,又被打败,退了回来。

张士信在带兵防守城墙过程中,被飞来的炮弹击中了头颅,当时就倒地死亡。

熊天瑞又率兵拼死抵抗,城中用来攻击的木头、石头等都用完了。

徐达命令士兵架起木头,抵挡击石,又连数日进攻,才攻破了葑门。

常遇春此时也攻破了阊门,战士们像蚂蚁一样爬进去,守将唐杰、周仁、徐义、潘元绍等人无能力再继续抵挡,先后率兵投降了。

张士诚又召集残兵败将二三万人,亲自率着去万寿寺东街抵抗,此时大势已去,没有抵抗多久就纷纷溃败,张士诚急忙逃回了城里。

徐达等人率兵乘势追杀,只见张士诚的宫中燃起了熊熊的烈火,火光四射,映红了半个平江城。

原来是张士诚的宫中有一座齐云楼,是张士诚的妻子刘氏所居住。

张士诚战败后,跟刘氏说:“我战败了,准备自杀,你们要怎么办?”

刘氏回答:“你不要有过多忧虑,我也不想活了。”

等到平江城轮陷后,刘氏命令乳母金氏抱着两个幼子走出了卧室。

所有的小妾、侍女都统统驱赶到了楼上,命令养子辰保把柴堆放在楼下,点燃了火。

不一会,烈焰冲天,把一座高楼烧成了灰烬。所有小妾、侍女统统被烧死,刘氏立即吞环自尽。

张士诚一个人独自坐在大堂,身边所有的人都逃亡了。

徐达命令降将李伯昇前去劝张士诚出来投降。

李伯昇到张士诚的门前敲门,没有人回应,然后破门而入,只见张士诚身穿龙袍,两脚悬空,吊在了梁上。

李伯昇急忙命令赵世雄把绳子解下,张士诚过了一会苏醒过来了。

这时潘元绍也赶到,再三劝导张士诚,张士诚始终闭着眼睛不答话。

徐达命令部下用旧盾牌抬张士诚出葑门,放在船上送到了应天府。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

张士诚到应天府后,仍然不吃不说,奄奄一息,等待死亡。然后又把他送到了龙江,张士诚仍然卧床不起。

士兵将张士诚抬到中书省,李善长采用多种方式劝他归顺。

张士诚说话十分难听,相当刚强不屈服。

李善长被他激怒了,于是将此事报告了吴王元璋,建议处死张士诚。

吴王朱元璋不想杀张士诚,不料,张士诚乘看守不防备,上吊死了。

吴王朱元璋给张士诚穿衣下棺,埋葬了。

张士诚原部将投降的都赦免了罪行,只有叛将熊天瑞被处死刑,斩首示众。

“吴江、吴兴、会稽”被攻下后,把平江改为苏州府。

吴王朱元璋又论功行赏,封李善长为宣国公,徐达为信国公,常遇春为鄂国公,其余的将帅都不同层次进了爵。

在攻打平江时,吴王朱元璋命令廖永忠到滁州迎接韩林儿回应天府。

将帅们都在等待韩林儿的到来,立韩林儿为皇帝,但唯独刘基不同意立韩林儿做皇帝。

廖永忠事先在迎接翰林儿的船上凿了一个洞,接到韩林儿后,到江中时,韩林儿掉到了江里溺死。

韩林儿本来也不足以做皇帝,这个时候死了也好,还算死得及时。

吴王朱元璋给他办理了丧事后,废弃了龙凤年号,改为吴元年。

设立宗庙社稷,建立宫室,修订了律法,规定了科举制度。

平江攻取后,大局已大定,吴王朱元璋命令将帅分兵出征,主将率兵进攻中原,副将率兵征服南方。兵分两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