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廖永安身陷太湖24(1 / 2)

徐达率兵攻打宜兴城,宜兴城防御坚固。不管徐达如何猛烈攻打,使出什么战略,张士诚的守将依旧顽固不催地坚守着。

徐达已经连续攻打几个月了,仍未拿下一个小小的宜兴城。

朱元璋急得焦头烂额,自从他走出濠州城以来,他还从未这么忧虑、操劳过,他日夜在策划如何攻下宜兴城。

一天夜里,他想到了宜兴城的特殊地理条件,大脑中突然闪烁出攻破宜兴的最佳战略。

于是急忙把战略确定下来,并进行严密地安排部署,拟了一份作战计划书,派人秘密送到徐达手里。

徐达收到密函后,一看,大致内容是:宜兴城虽然小,但坚固,易守难攻。要攻下它,还有另外一个办法。

宜兴城的西边通往太湖,城里的所有粮草都从这条水道运输进入,把这条水道给他断了,城里的军粮缺乏,攻破它就不难了。

徐达看后非常高兴,脑洞大开。叫来使回去报告,立即执行命令。

徐达立即派总兵丁德兴率兵把城西通往太湖的进、出口给阻断了,自己和平章邵荣率兵一齐猛烈攻城。

守城将士因缺乏粮食而恐慌,没有精力再坚守防御,宜兴城很快就被攻破了。

廖永安趁着宜兴城攻破的胜仗,竟然率兵进一步深入了太湖,船行使到半途后,恰好遇到张士诚的部下吕珍率兵迅速驾船赶来。

真是冤家路窄,两军相遇,就在湖滨拉开了战场。

太湖两岸,湖水深浅不一样,芦苇荡漾,烟雾笼罩的太湖水面及其辽阔,吕珍对太湖的环境极其熟悉,占居了战场的优势。

吕珍利用对战场环境熟悉及小船的优势,采取迂回作战的战略部署,命令各位船师驶入芦苇荡中,忽出忽没,忽左忽右。

廖永安驾驶的大船就没有那么灵活好使了,想追追不上,想打打不着。

廖永安顿时焦躁异常,命令掌舵的人,全力以赴地追上去。不料,廖永安中了吕珍轻舟诱敌的计。

廖永安坐的战船,刚开始驶得很快,走了几里后,突然被浅滩搁住了,“想进没动力,想退无倒档”。

廖永安正在毛焦火燎的时候,看见芦苇荡中出现了几只小舟,舟上的人都是穿着打渔人的衣服,廖永安不加辨别,并命令小舟迅速驶近大船。

其中一只小舟刚靠近大船,廖永安迫不及待地跳到了小舟上,他还来不及站稳,就被小舟上的人拔刀刺伤了右臂。

廖永安顿时失去反抗能力,被小舟上的人一脚踢倒后捆绑了起来。

廖永安的军事素质和鉴别能力让大家失望了,他怎么不动一动脑子,而是鲁莽行事?

廖永安战败原因有三:一是张士诚在太湖一带活动平凡,随时有可能遇到袭击。廖永安在没有任何战略战术准备的情况下,率兵深入太湖;

二是廖永安对太湖作战环境不熟悉,当敌人进入芦苇荡后,不考虑自身条件,胡乱指挥,导致船只浅搁,而陷入险境;

三是廖永安对突然从芦苇荡出现的小舟,不加分析辨别,而误入“火坑”。

对廖永安来说,他这次独立指挥战斗的结局,是对他“才勇”的一种讽刺。他的鲁莽行事,意味着他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从芦苇荡窜出的小舟及舟上的人,全是吕珍的部下将士。

廖永安被擒后,吕珍押解献给了张士诚,张士诚很欣赏廖永安的才勇,劝廖永安归顺于他。

廖永安愤怒地对张士诚说:“我怎么可能投诚你这种盐贩子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