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霸业的开始(1 / 2)

朱元璋率领精兵进入和阳城后,听到老百姓反映:“张天祐的队伍自从进入和阳城那天起,就对当地老百姓横行霸道、烧杀抢掠。”

朱元璋对张天祐队伍毫无军纪的行为,感到非常的担心,于是邀约张天祐到自己办公室。

跟他说:“你的部下自从进入和阳城那天开始,就抢却老百姓的财物,掠夺他人的妇女。

这样的事绝不能发生,必须立即制止,你应该给他们申明军队的纪律。”

张天祐道:“以前的事就不必再提了,以后不要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就行了。”

朱元璋也不便再说什么,但心里很是憋屈。

过了几天,朱元璋收到郭子兴的来信,委托朱元璋统管和州军事。

朱元璋与张天祐等人都是郭子兴的老部下,实力都差不多。

朱元璋寻思了一下,就把来信留存了下来,暂时没有向各位将领公布。

一天,朱元璋通知各位将领召开军事会议。会议室摆设两排座位,左右各一排,惯例是职位高的坐右排。

这天,各位将领先进入会议室,他们都往右排的座位上坐,朱元璋最后进入会议室,坐左排末尾。

军事议题是“如何防御和阳城。”

各位将领面面相觑,都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只有朱元璋把防御问题剖析得头头是道,逻辑清晰,防御布置严密。

朱元璋的军事防御部署屈服于众,各位将领才稍稍有点服气。

朱元璋创造性地提出扩城,增筑防御城墙,并分工增筑城墙责任。

自己承担増筑城墙的一半工程,其余将领承担另一半,说好三天竣工。

转眼,三天期限已到,朱元璋承担的工程已竣工,各位将领的工程没有完成。

朱元璋拿出郭子兴的来信向各位将领宣读。

宣读完毕后,朱元璋坐在右排,严肃地说:“我受滁阳王委托,统领和州军事,这并不是我的专擅。

今天就筑防御城墙这一小事情,大家都没完成,试问一下,如果是遇到其他的事情又怎么能完成呢?

从今以后,不按命令执行者,立即斩杀,希望各位将领不要怪我!”各位将领惊慌地听从命令。

接着,朱元璋下达命令:“自从进和阳城以来,所有将士从老百姓那抢来的财物、妇女,一律归还原主。”

和阳城的老百姓知道这事后,都喜心悦目。从此,朱元璋在老百姓得口中,有了好的口碑。

朱元璋之所以得民心,就在于此。

此时,元世子秃坚、枢密副使绊任马及民兵元帅陈埜先,分别设屯驻扎在新塘、青山、鸡笼山等处,不断地在阻挡、抢夺从和阳运输的粮草。

朱元璋为了解决运输粮草困难问题,召开了军事会议,李善长留守和阳城,朱元璋和其他将领各自率兵攻打元军的驻地。

秃坚、绊任马败退。陈埜先乘朱元璋出兵,绕道偷袭和阳城,幸好善长预先有防备。

等到陈埜先逼近和阳城时,李善长率领精锐部队迎战,经过一番厮杀,俘虏敌军无数,陈埜先落荒败逃。

朱元璋回来后,得知李善长战败陈埜先的事,赞扬了李善长的智谋和勇气。

有一天,门卫进来报告,濠州城的孙德崖来访。

朱元璋不知道他来的目的,也就坦然出城迎接,把他接进了城中后,带进了客厅。

朱元璋问孙德崖的来意,孙德崖说:“濠州缺乏粮食,特地来跟他讨粮。”

朱元璋同意给他粮食,并留他住下来,好酒好肉的招待他,一面向郭子兴报告情况。

没有想到郭子兴与孙德崖有隔阂,郭子兴就亲自率领队伍从滁州赶来执问孙德崖。

朱元璋知道后,料到郭子兴一定是要来找孙德崖的麻烦。

朱元璋顿时左右为难,迫不得已就跟孙德崖说明了情况,孙德崖立即起身告别走人。

朱元璋怕他们在途中相遇厮杀,就亲自把孙德崖送出二十里外,做到仁至义尽。

朱元璋返回时遇到郭子兴,郭子兴勃然大怒:“你为什么要放走孙德崖?”

朱元璋说:“孙德崖虽然得罪过你,但毕竟是患难初交,不应该立即和他断绝关系,而且以前你们的事情,都是赵均用谗言诬陷,从中挑拨导致的。

现在他留守濠州,保护家乡的老百姓,也没有犯过什么大的错误,希望滁王你慎重考虑!”

郭子兴听后,觉得言之有理,无可奈何,勉强在和阳住了一晚上,第二天率兵返回了滁州。

郭子兴回去后,愤怒郁结于心,得了一种肝逆症,不吃不喝,过了几天就死了。

其子郭天叙派人立即报告朱元璋,朱元璋知道后,连夜赶到滁州,为郭子兴守孝、发丧,悲痛不已。

郭子兴的部下,见到朱元璋如此忠心仗义,都感到惭愧,提议推朱元璋为王。

朱元璋不接受,经过众将再三怂恿下,他接受称为统帅,郭子兴部下归他统领。

朱元璋一边赶着写信函告知各部,一边率领妻子、儿女返回和阳。

孙德崖在濠州接到滁州来的信函,愤怒道:“朱元璋那家伙,太可恨了!

我去跟他借粮,他假装答应我,在暗中又通知郭子兴来向我寻仇,幸亏我早走了一步,否则后果不可想象。

现在,郭子兴去世,他又不跟我商量,擅自称统帅,太看不起人了,我要立即率领大部队去跟他理论理论。”

部下将领吴通给他出谋:“朱元璋现在队伍庞大,如果你出兵跟他发生冲突,恐怕打不过他。

还不如以开会庆贺他当统帅为借口,请他来濠州看望各位,在宴席上刺杀他,发泄你对他的憎恨。”

孙德崖觉得是个好计策,就命令部下写信邀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