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抉 择(2 / 2)

寂静寺院的寒风刺骨,朱重八像是大脑神经受到了刺激。

他在想:“我在天地间,为何就不可以摆布天下事呢?难道还要让这个腐朽的世道继续蹂躏老百姓吗?”

午饭后,朱重八突然想起亳州老先生提到过的“英雄豪杰”,他又去找请教了高彬和尚。

高彬和尚见多识广,也很喜欢朱重八勤学好问,于是耐心地给他讲解什么是英雄豪杰。

高彬和尚说:“英雄豪杰跟圣人不同。圣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智慧、超群的力量、高贵的精神,在他的指引下人们可以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陷向前迈进,这样的人叫圣人。

而为国家作出过杰出贡献、为国为人大忠大义,这样的人叫英雄豪杰。”

朱重八经过三年的艰苦流浪,五年的刻苦学习,从一个懵懂的少年变成了一个“有远大抱负的青年。”

朱重八好样的!经过你的不断努力,你已顺利完成了学业,并取得了惊人的成绩。

朱重八,你别高兴得太早,你的人生重要的脚步还没有迈出,上天交给你的伟大事业,还在等着你去完成。

至正十一年(1351年)。

“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元政府在治理黄河河道时,老百姓在河道中挖到了一个石人,石人背上刻着“石人一只眼”的字样。

验证了“明教”宣传的“明王出世”“弥勒下生”的谚语。老百姓都认为这是天意。

韩山童和刘福通抓住时机起义,黄河流域十几万百姓纷纷参加了起义军。

淮河流域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百姓纷纷起来响应。

至正十二年(1352年)正月十一日。

豪郭子兴联合孙德崖等人起义,数万百姓起而响应。二月二十七日,起义军攻下濠州后,郭子兴自称元帅。

腐朽的元军打不过起义军,就到处抓老百姓充当起义军,乱杀无辜,邀功悬赏。

就在这个时候,朱重八收到儿时的伙伴汤和写来的一封信。

信里说:“我已参加了郭子兴的起义军,现在已经当上了不小的官,希望你也来参加起义军,共享荣华富贵。”

朱重八看完信后,悄悄地把信烧掉了。

朱重八虽然与元朝有着不共戴天的仇恨,但他知道去参加起义是有风险的,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他还没有做好心里准备,再考虑考虑。

现在的朱重八,做事学会了谨慎,绝不会草率地作出决定,这不是“小娃娃玩尿窝窝,闹着玩”的事。

他经历过撕心裂肺的痛苦,对元朝统治者怀恨在心,但他知道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一旦选择了参加起义军,开弓就没有回头箭。

朱重八面对死亡的恐惧在不断地挣扎的时候,他的师兄不知道从哪里得到的消息,跟他说:“有人要到元军那告你,说你是起义军。”

朱重八收到这个消息后,感到局势危急,他是选择逃跑、留守寺院、还是造反,一时难以决定。

在进退两难时,他走进佛堂,向伽蓝神烧香求卦,先问逃跑:“不吉利”;又问留在寺院:“还是不吉利”。

朱重八哀叹道:“这也不吉利,那也不吉利,该怎么办才好?”

忽然想起自己当年流浪乞讨路上生病,是紫衣人给予照顾,他感激不尽,又诚心地磕头祝道:“逃跑和留寺都不行,难道是要造反吗?”

随手掷筊问神灵指示,竟然得了一个大吉大利的征兆。

朱重八马上站起来说:“神灵已给我指明去路,我还要守在这寺院当和尚做什么?”

朱重八把钵盂丢到一旁,带了一条破旧的棉被,大步走出寺院,直向濠州投奔郭子兴的起义军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