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有了(1 / 1)

当我们很好的完成一个动作,我们通常会完成一个庆祝动作,以此来勉励自己,同时也是完成对自己的信心和士气的进一步激发。双手握拳,振臂双响,再配合呐喊,便是一个很经典的动作,充分调动了身体的力量来完成共鸣。当我们的状态还没有激发出来时,也可以采取一些动作来加速激发自己的状态,比如大声说出“有了”,动作就可以慢慢的调整到最自信的状态,自然而然的就可以展示出自己极强的一面,专注而自信,可以将保持在一个很好的状态,还可以进一步的开发出新的潜能,调动更多的工具,进入到更高阶的层次。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任何一件事,都要经历这么一个过程,我们才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重点就在形成自己的思考和战斗模式,保持敏锐的思考,做最充分的调动,做到一切都胸有成竹,临危不乱。做到全面的观察,分析决定性因素的变化,从而指导自己做出最合理的选择。

这是一种仪式,对自己的一种提醒和调动,采取更便利,更方便施展的仪式显得非常重要。因为有些情境下,过于独特的方式不便于表达,所以需要研究出更合理的调动模式。由大脑快速指挥提醒,精炼的指令,形成习惯性的动作,将指令执行到底,发挥到极致,追求灵性和变化,感悟缺失和弥补之法。一件事情想要做好,最终可以依靠的只有自己,不能对他人有太多的指望,期望越多,失望越大,所以对于别人还是顺其自然吧,不能过于强求,最重要的还是把自己做好,或许以身作则可以影响改变一个人,说教却起不到这个效果。

或许问题的出现,就是缺失了仪式感,生活习惯过于随意,没有敬畏之心。有嘴无心的话,对于有心人影响却是非常大,过于在意了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吧,如果不在意,啥样和我也没关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他人的路需要他自己走,能走到什么程度就需要看造化了。

沟通是门艺术,还是要多研究方式方法,与人相处时,好的沟通可以带来很好的结果,无效沟通就会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创造出一种仪式,将存在的问题一一列入,从而形成自我监督,逐步的改变自己的习惯。对于存在的问题,通过规章制度来要求每一个人遵守,相互监督,形成平等和谐的风气,对自己也是一种提升。一个好的结果是可以让所有相关的人受益的,一个坏的结果会让所有人都难受。

有了状态,有了方法,有了平台,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份坚持,对于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遇到难题难以解决时,可以换个思维方式,另起炉灶解决。搭台唱戏,把问题放到台面上来讲,用容易接受的方式唤醒假装沉睡的人。人无自觉之心,难成事,自觉之心的培养,就需要好好的设计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