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不甘心106(1 / 1)

当你想退出时,会不会有一丝不甘心,因为你今天似乎还没有特别的收获,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突破,感觉就是到思想的海洋里观光了一番,没有拓印下来精彩的画面。如果这个时候选择退出,自己是不是又进入了一个虎头蛇尾的状态。

当发现自己的能力退化的严重之时,应该重新激活自己,再一次学习,用高效的方式来迅速填补自己的空白,将不熟悉的领域转化为熟悉的领域,再朝新的领域进发。学习实用性强的知识,重点梳理思维方式,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思维系统,重塑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们知道自己需要什么,需要搭建什么样的平台,需要什么技术支持,从需求出发,再按照需求去补充相关资料,从而可以保证学有所用,学习到新知识也可以迅速得到验证,建立起一套快速验证学习结果的机制,真正的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所以我们的出发点是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从立项到形成方案,再到执行实现,建立起一套项目配套学习方案,完成这一个过程之后,我们便具备了解决某类问题的能力。

以形成完整项目方案为目标,明确需要掌握的素材,明确项目的完成时间,完成框架的搭建,以小时为单位来计划自己的时间使用,综合考虑脑力,体力和适当的放松阶段,做到松弛有度,收放自如。

做到这一点,我们便可以解决不甘心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让自己的生活处于计划之中。将生活中过于散漫的水份挤掉一些,在主动调控的过程中兼顾精力与意志力的平衡,实现外紧内松,长期执行的方案。通过初级的模板方式,将自己快速带入一个场景之中,避免在初期浪费掉大量的时间,损耗掉自己的精力。主要精力应该用于关键环节的突破之中,争取获得突破性的进展。

立项,设置项目名称,每一个项目,要保证是可以实现的,保持适当的难度,前期可以采取较低的难度设置,主要是形成自己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熟悉了方法之后,再慢慢提升难度,一切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项目的可实现性。立项之后就需要形成一个大概的步骤,分段实施,目标明确,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保证一个项目的紧凑性,当所有的步骤之后,需要检验项目的完成度和效果,通过实践来验证项目是否成功,如果结果不理解,需要找出问题所在,再进一步的完善自己的方案,通过一次次的验证分析,最终形成一个成熟可靠的方案。

其实当我们感觉疲劳时,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储备的能量已经消耗掉大半,需要补充能量恢复体能或者脑力,或者要深挖出更深层次的能量储备,重新激活自己应用区的能量密度。当能量密度恢复时,我们便可以重新恢复活力和战斗力,度过了一道坎之后,就可以启用更多的能量。所以当我们不甘心之时,可以通过激发新能量的方式,再一次调动自己,来保证关键时刻的能量供给。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