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拜师楼观台(下)(1 / 2)

齐老道拿起葫芦喝了一大口酒,缓缓的开口说到:“孩子,不让你把心里盘算好的事情说完,你是不可能静下心听我说话的,因为我接下来要跟你讲的内容,你可能接受不了,甚至会颠覆你对这个世界的认知。”

“我八岁入道门,如今已年逾古稀,恐大去之期不远矣~有些事情如果现在不开始筹划,恐怕就来不及了。”说着,起身下了石床“跟我来,我带你看点儿东西。”说完,拍了拍李乘风的肩膀,带着他穿过石室,来到另一个稍大一些的山洞中。

李乘风环视了一圈,这个山洞很大,正中间靠山壁的地方供奉着三清的画像,下面的桌上摆放着许多牌位,还有香烛花果等一应供品。山洞两边的空间里,则是满满当当的存放着许多物件儿,有架子,有箱子,李乘风心中纳闷,这老道究竟想干嘛,这是带我参观非开放的景点吗?

“孩子,在你的印象中,道士是一个怎样的存在?”老道的话打断了李乘风的胡思乱想。

“嗯?道士......”李乘风回答“道士就是,在山里念经,练太极拳,下山给人看相算卦,画符驱鬼,抓僵尸。”想了想又补充到“对了,还有炼仙丹,求长生,幻想着能得道成仙~”

齐老道一个踉跄,差点绊倒,慌忙扶住旁边的架子稳住身形,抽了抽嘴角说到:“你这是电影看多了!”

“道士,顾名思义是道教神职人员的名称。”齐老道清了清嗓子,正色说:“人行大道﹐号为道士。身心顺理﹐唯道是从﹐从道为事﹐故称道士。而道教,是中华本土宗教,更是融合了我泱泱华夏数千年的历史、政治、文化、经济、军事、医学等领域的精华,在经过长久以来的不断演化、完善,成就了一套独特的宗教文化体系。在封建王朝时期,道教的思想更是被统治阶层用来作为立国的根本和教化万民的手段,而在历史上声名赫赫的道门人物更是不胜枚举,比如你所熟知的姜子牙、诸葛亮、袁天罡、刘伯温等人,无一不是可以左右王朝兴衰的风云人物。所以,不要把影视剧里的那些演绎桥段和现实混淆到一起,知道了吗?”

李乘风听的有点儿恍惚,这些道门渊源是他从来没有听过的,按照自己所接受的教育经历,王朝兴衰更替,主要原因是当时的统治阶层腐朽,百姓民不聊生,从而发生起义或者动乱,推翻旧的统治阶层后,再建立新的政权,从而推动历史进程,完善文明的延续。可是齐老道所说的这些人物,竟然全部都是道门中人,而不可反驳的是,这些人的确是在王朝兴替的进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就算你说的有道理,但是这些也都是老黄历了”李乘风撇撇嘴不服气的说到“新中国都成立几十年了,现如今是科学的时代,法治的时代,道士已经不可能再用那些怪力乱神的手段去决定时代的兴衰、政权的更替。航天技术用事实证明,大气层之外只有浩渺无边的宇宙,没有所谓的神仙天庭;原子弹用广岛和长崎证明,现代科技可以毁灭一切人类文明;那些靠着鼓唇弄舌、装神弄鬼的手段,就可以指点江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所生活的这个时代,是英勇的中国人民,历经漫长时间的浴血奋战换来的,不是你们这些道士整日躲在山里念经、拜神仙求来的!”李乘风慷慨激昂的说到。

“小子无知!口出狂言!”听完李乘风的话,齐老道显然气的不轻“今天我就让你看看,为了如今的太平盛景,我道门中人究竟做了些什么!你给我过来!”说完,拉着李乘风来到一口大木箱旁边,从箱子里拿出一本十分陈旧的相册。齐老道抚摸着相册,沉声说到:“老道我生在乱世,打从记事起就跟着家人躲避战祸,说出来你大概不信,我直至今日也只知道自己姓齐,而父母的大名,祖籍在何方,一概不知。五岁那年,父母死于军阀混战的炮火之中,而幸免于难的我,被路过的师父救起,带回观中抚养并收为弟子。这册子便是师尊的遗物,这其中有些人我见过,有些人只听师尊说起过。今天,我就把这些道门前辈一一介绍给你认识一下!看看我道门中人是否如你所说,只在山中求神念经,祈求太平!”说着,齐老道用略显颤抖的手打开了相册的封面,指着里面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对李乘风说到:

“汤念义,正一茅山派弟子,1938年出山抵御日寇,战死......”

“陈先荣,正一茅山派弟子,1938年出山抗击日寇,后被俘,被日军放狼狗活活咬死......”

“田信良,全真龙门25代传人,1932年出山协助东北抗日联军抗击日寇,后被俘遇害......”

“窦来庚,武当太乙门嫡传弟子,7.7事变后参军入伍,1942年与日寇在洪山岭一战中负伤自尽......”

“李圆忠,全真龙门第十九代传人,1938年携弟子李明刚、赵明山、李明星、苑明珍下山助八路军抗击日寇,1943年,在与日寇的激战中,其座下弟子尽皆战死,道观被夷为平地......”

齐老道还在继续说着,一个又一个的人名在老道口中出现......逝去......有全真、有正一、有武当,教派不同,但牺牲的理由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外敌入侵,荼毒百姓,下山卫道,护佑众生”

李乘风愣住了,随着齐老道不断叙述的声音,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连年的年代,中国军民团结一心抵御外侮,在一片戎装之中,有几个身着道袍的身影,正迎着连天的炮火和敌人拼杀,不断地倒下,又不断地站起来,清瘦的身形承载着华夏国人宁死不屈的精神,仿佛也在向天下证明:

“邪魔为祸人间,道门弟子仗剑除魔!替天行道,涤荡人间!道炁常存......”

李乘风此时已经沦陷在奔涌的思绪中,齐老道已经合上了相册,两人都没有说话,山洞中充斥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氛。

“这些......我......我在历史书上......没学过~”片刻之后,李乘风有些失神的说到“这些道门中人为国捐躯,为什么没有人知道?教材上也没有只字片语的记载?”

“呵呵......”齐老道抹了一把眼睛。

“青山难阻洪荒涌,唯以血肉铸长堤。三尊座下难复命,苍生得度慰我躯”齐老道声音有些哽咽“你觉得青史留名对于出家的道门中人有那么重要吗?”

李乘风震惊了,心中开始重新审视这所谓的“道”究竟代表着何种意义。一直以来,他所认为的道士,都是避世修行,出家之人更是对天下动乱漠不关心,战争、饥荒、天灾人祸,他们皆可用一句“天意如此,凡人如之奈何”来一言以蔽之。没想到,在道门之中竟还有此等不为人知的秘辛往事。

“晚辈无知,刚才多有冒犯之言,还请道长见谅~”李乘风回想刚才的一番慷慨陈词,心中羞愧难当。

“无妨......世人有世人的对错,道门有道门的作为,不冲突亦不影响”随即话锋一转“那拜师之事,你是否......”

这老头还真是会见缝插针啊~李乘风心中腹诽“道长莫怪,道门前辈所为,晚辈心中敬佩不已,现如今已是和平年代,道门弟子只要安心修行即可,我自问不是一个能坐得住研究经典的人,道长还是另觅高徒吧~”

“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齐老道捋了捋胡须,仿佛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刚才给你讲述的只是一些道门往事,接下来要给你说的,你会更加震惊!”

李乘风呆住了,刚才这一幕道门弟子下山抗日的事情,已经让他非常震惊了,可以说是颠覆了他长久以来对道士、道教的认知。可是老道竟然说接下来的内容会更加令他震惊,那会是什么?“ET”?“UFO“?还是现在的道门已经掌握了时空穿梭的核心技术?

看着发呆的李乘风,齐老道点点头,似乎很满意他现在的反应。

“咳咳......”齐老道轻咳一声,把正在神游的李乘风拉回现实,“在说接下来的事情之前,我先声明几个关于拜师的事情。”

“我靠~又来了”李乘风一阵头疼“我能不听吗?您老渴不渴?我去前面给你买瓶水喝!”

“别打岔!”齐老道转过身,郑重的跪在三清神像下的蒲团上,对着满桌的牌位深施一礼,低声说道“师尊和列位祖师在上,弟子齐崇道座前叩拜~弟子天资有限,玄根浅薄,虽入门数十载,然,修为已无寸进的可能,实在无法实现恩师所托,如今年过七十有三,于世间游历十数年,如今得见可承衣钵之人,玄根深种,道心天成。特此遵循恩师羽化之前的法谕,将我门中秘术交予传承,并准其入世修行,待其道果大成,再迎回龙门。弟子终其一生护持左右,拱卫我教秘术传承,死而后已。弟子崇道拜上!”

李乘风听罢,赶紧上前阻止“道长,你可别在各位神仙面前乱说,我根本就没答应拜师的事情!”

齐老道叩了头,从蒲团上站起身来,一脸严肃的说到:“接下来就是我要给你说的拜师声明,你必须认真听完,每句话都要牢牢记住!如果最后还是决意不肯拜师,那就说明你我确实没有师徒缘分。后面的事情也无需再说与你知晓。我便亲自送你离去,决不食言!”

看着老道认真的模样,李乘风把心一横,听就听吧,反正等他说完,我就说没有出家修道的意思,然后赶紧找到孙哲,离开这个是非之地,也算是把这件事情彻底了结了。于是开口说:“行吧,我再听您老人家念叨念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