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只是高中生(2 / 2)

“要把这些拼图统统合在一起,也非常不容易,路漫漫其修远兮!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有点疲劳,想换换脑筋,放松放松。

于是起身来到书架前,打算选一本文学读物看看。

这个念头让他想起,自己一个多星期前的投稿。

“杂志社那边有消息了吗?刊登前,应该会先和我联系吧?”

他上辈子从没投稿发过什么文章,不论是文学作品,还是论文,不知道这些事情有什么流程。

登录自己的电子邮箱账号,果然有来信。

“编辑叫‘刁绮’,是笔名吗?

“问题还真多!

“我的创作意图?有没有故事原形?使用推理式写法的初衷?我以前的创作经历、作品、笔名?在别的刊物发表过的作品?曾经获得的奖项?

“奖项?全县小学生作文大赛第一名,算不算?

“还是不提了,这算什么奖!”

郑夺琢磨了一下,决定直接无视大部分的问题,针对自己个人的生平,和该作品,只各回答一个问题。

他在回复框中写下:

郑夺是我真名,高考完毕,正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

《师兄的透镜》所揭示的道理很简单:真相是无法抵达的。

如果要解释,那就是人类对于宇宙万物的了解,注定不会超过3%。

这里指的不是暗物质、暗能量或其他,而是宇宙膨胀。

虽然我还只是一名高中生,但我相信,随着人类科技的发展,暗物质、暗能量的面纱迟早会在智慧的面前,被逐步揭开。

但是,宇宙时空自身的膨胀,却是无法逾越的绝对壁垒。

由于宇宙的膨胀,97%以上的物质,已经以超过光速的速度远离我们而去,而光速是宇宙中一切运动速度的上限。

由此可知,那些已在地球光锥之外的事物,我们已注定永远无法触及,再也不可能知道了。

面对终极问题,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

所以,宇宙大爆炸发出的第一缕光,才会显得如此珍贵而迷人。

我认为,写小说,就是一个反向剥洋葱的过程。

作者用一层又一层带有刺激性气味的外皮,把一个独特的念头,包装起来,形成一个值得品味的故事,

等待读者用自己的方式,重新将其打开,一层层脱光,从中获得阅读和探索的乐趣。

这样,他们对最终获得的那个简单内核,才会视如珍宝,甚至改变他们的一些想法。

仅此而已,我是一个理科生,并没有什么写作技巧。

发送。

这封电子邮件,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刹那间就到了必肯市,某互联网公司的服务器机房。

系统立刻就以同样的高速,向刁绮女士的微机终端,发送了新的消息通知。

她的手指一点,生成访问请求,查看新邮件。

“作者回复了。什么?他是高中生?”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