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炒股无需谨慎,捡钱就是疯狂。(1 / 2)

郑夺停好车,走进长江证券,开户。

深市、沪市、A股票、B股,全都开通,存入资金80万。

A股票70万,B股10万。

卡里还留下十六万多现金,用作大学的学费和其他开支,绰绰有余。

开户时,他“看”了一眼给自己办理手续的工作人员。

从对方身上,顺便也读取一下未来的股市行情。

当年,不含PT股,沪深两市共有A股1040只,算术平均股价为17.11元。

其中沪市548只,平均股价为17.22元。

深市492只,平均股价为16.98元。

绝大部分个股介于10元至20元之间,占了总数的63.7%,股价在30元以上的有55只。

而截至2001年12月24日,沪深两市A股数量增加到1118只(不含PT股)。

94%的股票都集中在了20元以下,20元以上的个股也只有寥寥60多只,30元以上的股票只剩下10来只。

1999年5.19行情之后,上证综指不断创出历史新高。

市场上普遍存在着一种,要消灭10元以下个股的声音,并于2001年6月14日达到最高点2245.44点。

然而,持续长达两年的大牛市,随后便展开了长达四年的熊市之旅。

市场上真正被消灭的,却是20元以上的中高价个股,两市个股损失惨重。

这些信息,郑夺前世从不关心,他就没碰过股票。

今生从别人的人生数据包里得知这一切,他也没什么感觉,仍然与自己无关。

别人的悲剧,与他并不相通。

他所关心的,只是这种惨烈的境况下,依然存在的大机会。

当然,这不是事业,仅仅是纯捞钱,和上次买彩票一样,捡个漏、取个款就行了。

既然不是事业,就没必要冒风险、搞创新,越保险越好。

一星期前,在驾校遇到的那位白裙美女,就是某高校金融系的学生。

那位表姐读完大三,暑假来表妹家玩,顺便把驾照考了,因为小地方的培训费便宜。

她已经联系好了实习单位,一个月后就要报到,因此要加急拿证。

作为学生,她所关注的股票数量不多,其中就有一个正适合抄底,很快就要腾飞的个股。

她自己当然不会知道,还劝大舅赶紧抛空呢!

郑夺得到了这个未来的消息,就等于捡到了金矿。

虽然自己的这点微薄资金,不太可能引发蝴蝶效应,但为了防止万一,还是再找个人印证一下更好,反正也不花钱。

他面前的这位证券工作人员,虽然不可能关注一千多只股票,但两三百只还是有的。

其中正好就有那个漏——ST奥钧。

这只股票的命运有点意思。

奥钧,是山南省的一家大型的民营白酒企业。

历史悠久,产品屡获大奖,红遍大江南北,把公司做上了市。

然而就膨胀了,开始无节制地扩充产品线。

低档、中档、高档、奢华……什么档次的市场,都想拿下。

甚至还做起洋酒来,就因为商标带个“奥”字,和“澳洲”的“澳”谐音!

盲目上新,盲目扩充产能,导致企业精力分散、品控松懈,品牌形象也模糊,于是品牌就砸了。

股票就变成ST了。

董事长被赶下台,高管也大换血。

重新整顿之后,公司专注做好高端白酒,品质回来了,大奖回来了,顾客也回来了。

又赶上必肯市申奥成功,举国欢庆,奥钧白酒,莫名其妙又火一把。

因为谐音“奥运冠军”,就蹭上了奥运会的概念,找谁说理去?

于是乎,在全国股市一片哀鸿声中,ST奥钧股票也逆势上扬了,甚至一飞冲天。

股价从6月初的4元多,涨到7月中旬的8元多,翻了一倍。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