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活捉一个装逼犯(2 / 2)

郭辉乘胜追击似的催促郑夺:“说说嘛,说说嘛!不是吹牛的,就说说嘛!”

连夏小溪都抬起头来,正眼注视他,等待着回答。

人人都爱窥探他人的秘密。

郑夺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纠缠,一个字都不想说。

这种事,自然不会有人信,热度一消,大家就忘了。

就算将来,自己作为大荣公司董事长的实情,被广泛知晓,那也无所谓。

干干净净,又怕什么?

唯一担心的是,父亲观念顽固,接受这件事,需要一个过程。

弄急了,必然会大吵一架,之后,长久的冷战、关系僵化,不可避免,需要一年甚至多年,才能化解。

不过也无所谓。

再怎么样,这是自己的人生,不是父亲的,自己的选择,不会改变。

就算关系紧张,也终会缓和,父子总归是父子。

李旭东见郑夺不发一言,觉得自己有义务,弥补自己的过失。

他忙说:“没这回事,是我傻,我把门卫瞎说的玩笑话,当真了。人家那明显是嘲笑嘛,我愣没听出来。

“郑夺只是想找个暑假兼职,赚大学生活费。”

郭辉得意了,佯装失望的样子,长叹一声,然后哈哈大笑。

“我就说嘛,他爸厂里聚餐,吃剩下的鱼尾巴都要打包带回家,怎么可能挣得出几百万?

“再怎么省,也省不出来!钱哪是省出来的,是赚出来的嘛!

“郑夺啊,知道找兼职挣钱,就对了!”

他又把手臂搭在郑夺肩上,搂着对方的脖子说:“不过呢,郑夺,找兼职,也别找那么个破厂啊,都要倒闭了。

“而且你不懂,涂料,那是重污染,吸进肺里,伤身的。

“这样,哥们儿,来我爸公司。你英语好,做个跟单员吧,试用期,给你四百四,干得好的话,以后给你涨到八百。要是能挑大梁,当个主管,给你两千!

“怎么样?还上什么大学,现在就跟着哥们儿赚钱,哥们儿够照顾你吧!”

旁边几个同学,一听“八百”就很心动了,再听见“两千”,眼睛都有点发直。

本县就业人员的平均月收入,才500出头。

800,足以让一帮还没见过世面的小孩子流口水了,何况2000。

郭辉的父亲,有一家私营的外贸公司,那年头,有路子的话,来钱特别快。

服装、家电、日用品,什么都是外国的好,连外国的月亮,都比国内的圆。

2001年,正是国家允许私人成立外贸公司的第一年。

需要注册资本500万,对当时的绝大多数人而言,可谓天文数字。

直到2004年,为了满足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门槛才降到100万。

在此之前,外贸公司只能由国企专营。

且市级的外贸公司没有进出口经营权。

省级的有经营权,但是没有自主采购权。

买哪个地区的货,必须经过当地市级外贸公司过一手,在这种垄断背景下,没有外贸经营权的市级外贸公司,日子过的也很舒坦。

郭辉的父亲,就是这样,通过一些不可告人的手段发家的,然后等政策放宽,就立刻脱离体制,出来单干了。

对于郭辉的“邀请”,郑夺回了两个字:“垃圾?”

“你说啥?”

“对不起,我不是说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