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提议35(1 / 2)

朱元璋与马秀英听着朱昱的讲述,纷纷陷入了思考。

朱昱见状也没有打扰,关于饮食均衡上的了解他也只知道这些,能说的他已经说了。

其实关于食疗这一说法,中医之中早有论述,如唐朝的《食疗本草》便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医食疗学专著。

而在这大明皇宫之中也是有着不少精通医术的御医,朱元璋和马秀英自是听说过食疗。

只是由于社会技术、国家战乱等诸多因素,中医的传承在明初缺乏极强的统一性、规范性。

不说其他,就药草而言,同一种药草在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名称,每一个医者的水平亦是参差不齐。

这便才有大明后来的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

想到这里,朱昱也是不由感叹。

“大明一朝有太多精彩绝伦的存在,有太多惊艳史册的人物。”

朱昱很喜欢大明一朝,纵使这个一朝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个时期的大明真的一直在努力。

对于一个小农经济为主的时代,大明处在了一个对于小农经济最糟糕的时期,小冰河时期,而它基本贯穿了大明一朝。

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却是有了‘天子守国门,君臣死社稷’的刚气大明。

哪怕后世说八股文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但是这个王朝却是先后出现了如于谦、王阳明、戚继光、李时珍、徐霞客、宋应星等等这些闪耀史册的人物,推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步步向前走着,直到煤山上那颗歪脖子树上挂起了白绫。

而在福建平定倭患之后,朱昱对于老朱的‘禁海令’也是有了进一步理解。

由于有处于巅峰状态下的蒙元四征倭国的失败,使得这片土地的人们心里无形中对于大海形成了一种畏惧,再加上当下大明的国力也不支持朱元璋过多的分心东南,而倭寇却常年袭扰东南沿海。

无奈之下,这才有了‘禁海令’。

而据朱昱所知。

在大明之后历代君王中其实亦是有不少君王有开禁之意,但是由于国内政治上的掣肘,加上倭寇在沿海为祸日益猖獗,最终才不了了之。

最为可惜的是,万历一朝三大征中的朝鲜战役,大明将倭国打得三百年不敢再觊觎这古老的东方大国。

可是由于万历与崇祯政治上的失败加上大明日积月累下的弊病,大明在内忧外患下倒下了,从此这片也基本停滞三百年的前进。

“或许这个时空下,未来当莱布尼兹来到这片土地上后能成功成为这片土地上的一份子,而不是被拒之门外吧。”

朱昱暗叹道。

朱昱收回思绪,视线正好对上一双乌黑透亮的眼眸。

看着眼前的小小朱,朱昱心中亦是百感交集。

大明因为他改变了太多,虽然朱昱也不知道若是朱标未来不早逝,若是朱雄英不早夭,这大明未来的六十年中,是否能达到永乐大帝的那个程度。

但是这一刻,朱昱却是真心想要拯救这么一个小孩,不是因为他大明嫡长孙,只是因为朱昱觉得生于这片土地的每一个孩童都应有健康长大的权利。

至于未来是好是坏又如何呢,毕竟还没来不是,况且不是还有一个开了挂的他存在不是。

心念及此,朱昱看向马皇后开口道:“皇后娘娘,我记得那医者还曾这般说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