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话:朝政风波迎来短暂和平62(1 / 2)

忙忙碌碌三月余,我身负皇帝陛下的密旨,前去迎接蓝茹幻入宫,陪伴大皇子殿下,以弥补大皇子司马豪多年来缺失的亲情。

我谨遵陛下旨意,隐瞒了事实真相,假装不知蓝茹幻与蓝茹梦姐妹俩交换了身份,以宫内缺人手之名,前往各地挑选宫女。如此,便可避免蓝茹幻这普通人家的女孩,因突然被宣召进宫而引人注目,遭致有心之人的怀疑。

三个月后的一个深夜,彼时,我距金都尚有数百公里,正在金都的陪都双城郊外。就在此时,我收到了来自“暗卫”的一封密信。信中所述内容,令人震惊:在我出发数日后,陛下竟突然对刘丞相一伙人发难。

刘贤妃曾经不可一世、趾高气昂,如今却落魄潦倒,甚至连嫔妃的名衔都被废黜,被贬入冷宫,听候发落,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据混入御林军的『暗卫』口述,在贤妃被废后,现任太子司马恒如惊弓之鸟,夜不能寐,终日惶恐不安,竟跪在养心殿门口整整五日,无论刮风下雨怎么样都不肯离去。待到第六天,御林军统领张凯率领御林军百十余人,将养心殿团团围住,逼迫皇帝陛下退位让贤。这简直是大逆不道,他们这是在逼宫啊!

遥想十多年前,刘丞相就是用如此卑劣的手段,酿成了皇帝、皇后、太子一家三口的悲剧。皇帝陛下当年迫于无奈,只得将此血海深仇深埋心底。毕竟,当时陛下刚刚继位,尚不懂得朝政的黑暗,又有先皇对刘丞相一家的宠信,才让刘丞相这等祸害有了可乘之机。

然而,陛下深谙韬光养晦之道,经过几十年的卧薪尝胆,终于在这一刻成功复仇,不仅报了当年的血海深仇,还夺回了被刘丞相偷走的部分权力,陛下的手段实在是令人钦佩不已!

我骑于马背之上,手持密信,嘴角不由自主地泛起一抹笑容,心中暗想,这天下岂会被刘曳那个蠢货玩弄于股掌之间?然而,信中后续的内容更是令我惊愕不已,惊叹皇帝陛下的深谋远虑,以及刘曳之流的狗急跳墙:

“他们竟然与『冥国』有所勾结,以割让金国土地为筹码,请『冥国』皇帝出兵攻打金国,妄图到时里应外合,夺取这司马家的天下。”

我轻蔑地又笑了一声,连旁边随行的小兵都按捺不住好奇,问道:“将军因何发笑?”

我实在按捺不住,只得将此事和盘托出:皇宫中正在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好戏,然而,刘丞相却浑然不知,那几百号御林军在短短数月间,已被『暗卫』如蝼蚁蛀堤般渗透了大半,他自以为紧握的兵力,却在不知不觉中都成为了皇上的囊中之物,他又有何资本与皇上一争高下。

信中所言,御林军统领张凯为了刘丞相许诺的荣华富贵,铤而走险,踏上了逼宫这条不归路。当他站在养心殿前,以武力相要挟时,便已注定了他的灭亡。

陛下只需轻启朱唇,一声令下:『暗卫』,还不动手!”

原本整齐划一、同仇敌忾的御林军,其中潜藏的“暗卫”便会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迅速倒戈,成为正义之师。他们永远无法想象,自己的身旁竟然潜藏着如此可怕的杀手,只消片刻,便能让御林军全军覆没。

我似乎能看到现场的惨状,除了潜伏的『暗卫』幸免于难外,还能想象到张凯那惊愕的面庞上,流露出的难以置信。紧接着,他会在震惊中陷入恐惧,随后在恐惧中迸发出愤怒的抵抗,最后在宁死不屈中咆哮出遗言:“丞相大人!您一定要为属下报仇啊!”说罢,便用手中佩剑刎颈自尽,结束了这悲惨的一生。

御林军统领张凯在宫内发动的逼宫,不过是刘曳抛出的弃子,他的死亡只为刘曳等人争取向“冥国”求援的时间。可笑的是,张凯的死,如同一把扯下刘曳狐狸尾巴的利剑,让他再也无法隐藏。再加上『暗卫』多年来收集的文官集团贪污受贿、玩忽职守的证据,这次定能将这些蠹虫一网打尽。

我读完这封信,迫不及待地打开下一封,信中的描绘犹如一幅清晰的画卷:刘曳通敌叛国,当他自以为『冥国』大军压境、胜券在握之际,之前被调离金都返回边境的东旭少将军如天神降临般出现在前线。原来,这一切都是陛下的精心布局,在我离开后,陛下特意差我通知东旭少将军府前来觐见,目的正是为了确保兵权在握,守护边关安危。

我不知陛下和东旭少将军达成了何种协议,信中言及东旭少将军虽无功勋,却仍保留其父东境侯的爵位,未承袭大将军之职,想来是其功绩尚不足以服众。然此次『冥国』大军侵犯我边疆,若东旭少将军能一战成名,守住金国疆土,击退『冥国』数十万大军,必能荣膺东境侯之爵位,守护家族荣耀,完成东贠老将军遗愿。

而在边关对峙的这三个多月里,陛下以残躯扛住了朝堂之上的重压,将刘丞相乱党及为刘曳求情者尽皆处死,与此事相关者或遭诛灭三族、九族,或处以极刑、流放、劳役,受此牵连者高达三万多人。我看着信中所写的数字,触目惊心,恍然明白皇权之集中,乃是统治者以钢铁般残忍之手段和鲜血铸就而成。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皇帝陛下究竟是无情还是有情呢?为何他对待自己的孩子竟如此迥异?同为龙种,司马豪与司马轩能够尽享父爱亲情,大皇子虽受尽苦难,甚至被废黜太子之位,在南宫之中还备受太监管事的欺负与凌辱,实在是艰辛不易。可三皇子却一直备受宠爱,犹如陛下的掌上明珠。

为何……难道仅仅因为二皇子司马恒是贤妃所生,而贤妃如今因贪恋权势而失去了皇帝陛下的宠爱,就可以对这个皇子视而不见吗?甚至,二皇子亲眼目睹宫变,在惊惧之下,还想着为自己的母亲求情,这种人之常情,难道不值得情有可原吗?

陛下竟将他弃若敝屣,数月来对二皇子司马恒不闻不问,甚至在丞相府逮捕刘丞相后,宣判刘曳一家以叛国重罪诛灭九族。诚然,刘曳罪该万死。

信中又言,留二皇子司马恒一命,实乃陛下最大之仁慈。陛下唯恐留下此子,后患无穷,然念及亲情,仅是罚太子殿下于太子宫中面壁思过一年。

我苦思冥想,始终想不通陛下为何如此绝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信中那如生死别离般的悲哀。

陛下最终裁决贤妃处以绞刑,留其全尸安于皇陵,也算是对得起贤妃入宫以来的操劳和贡献。

就在侍卫在冷宫内对贤妃行刑之时,一阵哭声从冷宫外传来,不知道隔离多远却依旧能听到他的哭泣:

“呜呜呜呜呜啊啊啊啊,母妃,不要离开我!!恒儿需要娘!需要母妃!娘亲不要死!恒儿再去求父皇开恩,留娘亲一命!!”那少年的身影,哭泣声、哽咽声、撕心裂肺的呼喊,如杜鹃啼血,将内心深处最痛苦的感悟,发自肺腑地展现出世间所有的亲情与爱。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