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白色气球(三)28(1 / 2)

今夜的湛江市,注定不平凡。

凌晨12点半,陈相一行人已成功在瑞云湖附近施放一个气球,现在他们正驱车赶往瑞云湖北部,赤坎区内临近湛江水道的地方,放出第二个。

他们行驶在海滨大道上,有幸目睹台风淫威所造就的盛况。湛江水道附近的港口和渡口,比以往任何一晚都要喧嚣。

毫无遮挡的海岸线附近,风是永恒的。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力差异,致使海岸线附近永远存在一个日变化的环流,具体表现为在低空,白天风从海上吹到陆地,晚间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对于湛江水道附近的人们,夜间刮起偏西风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而今夜,港口上的调度员和桥吊司机照常面朝大海工作,陆风从后脑勺刮来,代表海风的东北风球却逐渐从信号塔上升起,塔身上亮起的一绿两黄信号灯,仿佛置身于一个不真实的梦。

紧接着,呜呜的风螺声抢夺一切注意力。预示风暴潮的风螺,鸣叫频率最高,比其它紧急场景中的鸣声更加刺耳。明明一切如常,收工返航的通知却以最快的速度扩散。

无线电台的水上专用信道一下子被占满,正在轮换休息的调度员也都被重新召集。已进港的船只被要求重新检查锚链,正在进港的秩序井然,还在远洋作业的也都调转航向,极速归港。

道路上,每隔一段距离,都设有一个交通指挥卡。卡旁站着或着便衣或着工装的人,举着喇叭,冲来往车辆喊话,喊他们离开这条能欣赏海景的路,躲开那些看起来还格外平静的海水。

海岸旁,大街小巷里,嗡嗡吊扇下沉睡的人,也都被扰了清梦。明明没下一滴雨,却有人叫喊着发大水,让他们都离开家,到安全地带避难。他们有的迷茫,有的恼怒,但最终全都信以为真。因为喊出这番危言的人,要么胸前有警号,要么胳膊上别着居委会的红袖章。

凌晨12点40分,临近湛江水道的一片隐秘空地上,陈相迎着呜呜渐起的东北风,把氯丁胶乳气球坯子套在氢气瓶的出气口上,拧松阀门,把气球冲气到一人多高。任天富手忙脚乱为球炳挂上无线电探空仪,两人一同拽紧球炳,顺风摆好位置,倒数三声一齐撒手。

乳白色的气球急速升天,向西南方飘去,隐没入暗红色的云与水。在它移动的反方向,遂溪县逐渐亮起灯火。那里是东北部有低丘陵,其余三面地势平缓的宽广平原,既有繁华的集市,也有一望无际的甘蔗地。甜掉牙的砂糖和红糖在那里生产,远销全国。

在那里,被人从凉席上、毛巾被下拉起避难的农商,一定又悲又喜。悲是因为辛苦种植的甘蔗即将在丰收季来临之际,被不长眼的洪水冲倒冲散;喜是因为,他们还有来年。这本是属于赤坎区和霞山区的喜怒哀乐,却错误地让他们承受了。而在那些真正危难的地方,人们还在沉睡。

粗重刺耳的鸣笛声从不远处传来,那是停车在路边望风的陈德球给出的信号。凌晨12点45分,甩掉包袱的空载货车被狂风追赶着疾驰。从黑黢黢的无人区行驶到灯火通明的繁华地,车子停在人民医院附近,陈德球抱着气球胚心满意足地离开。

陈相从货箱里跳出,坐到驾驶位上。在他身边,任天富一直望向医院一楼一间窗户大敞并贴有白色瓷砖的小房间,满脸渴望。

凌晨1点02分,暴风雨吞噬一切。一辆甩着屁股疾驰的三厢货车出现在气象台大门口,它一个急转径直上山却一直打滑,甩出的水花飞溅很远。在水花落地的地方,并没有堆着墨绿色小钢瓶。它们早已被风吹散,不知滚落到何处。

凌晨1点04分,车子熄火在气象台大门口。陈相跳下车时,隐约闻到一股臭气,却又很快被泥土气息掩盖。他没有过于在意,只扒着各式树干和护栏顶风走到观测场里的铁皮房,从张勇手中接过潮湿的草稿本,护在胸前。

凌晨1点10分,狂风暴虐之时,本该肃清的户外有四个身影在移动。一个全力冲刺奔向主楼。两个紧贴在一起,步速缓慢。还有一个,像失了魂一样被雨墙任意推搡,走走停停,姿态扭捏。

凌晨1点15分,陈相坐在值班室的电脑前,浑身湿哒哒地滴不完水。他丝毫不理会赵栋梁的质问,只专心处理数据。自从下车之后陈相就再没看到过任天富,接下来的工作全部都要独自完成。

凌晨1点35分,模式运行完毕,结果符合预期,台风路径完全准确,暴雨中心出现在瑞云湖。他把这份无懈可击的预报产品递到张援朝手中,劝说张援朝炸堤。

期间,张援朝一直一脸怒气,无数次想要发问却都被陈相机关枪一样的嘴给堵回去了。陈相很清楚张援朝是要质问他一晚上都消失到哪里去了,可时间紧促,他不打算给张援朝机会。

这一次的劝说十分成功。张援朝被陈相牵着鼻子走,开始和陈相讨论炸堤治水的可行性。

“你的想法不错,可是容错率太低了!西有洪水,东有海水,水量还都不小。炸早了,洪水不往海里泄,只往赤坎区去,把那儿变成一片汪洋。炸晚了,洪水和海水撞在一起,溢出设计高度更低的南侧坝段,漫到霞山区去,把那儿给淹了。现在已经来不及撤离那么多居民,稍有偏颇,就要搭上几万条命。”

张援朝瞪着陈相把这段话说完,怒气和焦虑汇在一起,激得半边脸直抽搐。

“2点01,最晚2点05,这是风暴潮激振的阶段,在这个时间段内炸,保证成功。”

陈相这样劝说,神情笃定。早在11点多,张援朝就应该把他的预报结果递给水文队去跑耦合模式预报海浪了,虽然在那个结果中,降水预报有误,但台风路径整体上是准的,用来预报风暴潮绰绰有余。张援朝应该早就知道2点左右是风暴潮激振,他不应该如此犹豫。

张援朝既不认可也不反驳,只问出一个陈相无法回答的问题。

“你在11点多第一次提供给我的模式结果,用到的卫星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说完,他跳动的眼角安分下来,焦虑和不安也从脸上褪去,只剩下审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