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风暴潮(十)17(1 / 2)

凌晨1点45分,陈德球脚步匆匆地返回车上,空着手。无孔不钻的风雨把他浇得湿淋淋的,似乎也一同浇掉了他先前的萎靡。

“弟,你坐稳。你先前说得对,这风不小,我们要赶紧赶到医院,贵虾还在等着我。”陈德球语气笃定地向陈相嘱咐,把车子重新开到南桥河畔。车沿向下的缓坡一路疾驰,像被愈加汹涌的河水推着走。

期间,陈相一边向车窗外张望,一边不断看表。如果这一次也注定不能救下张瑾玥和即将出世的自己,那么弄清楚这番无常之灾的生命线是这趟行程的全部价值。

河水上涨得很快,变得浑浊,上游山区里的降水似乎比海边的更加大,这可能是因为台风的核心云带本就不对称,也可能是因为当地湿润的土壤环境对它施加了“棕海效应”,让它已登陆的左半圈持续加强。

可不论是哪种情况,都意味着更加糟糕的事实:暴雨带来的山洪将逆向与风暴潮叠加,东有猛虎、西有恶狼,霞山区以北和赤坎区的大部分地方都难逃一劫。

车子行驶到军民坝附近时,雨线已经浓密到连一百多瓦的卤素灯泡都难以穿透,它们像刚硬的茧一样包裹住一切,惟独裹不住闸口处炸耳的水流声。轰轰滚滚的水声从闸口不断压来,化作坚硬的石块砸在周身,砸得脏器都在随之颤动。

军民坝开闸泄洪了,四闸孔全开。可即便这样,从上游一路东泄的洪水也难以被疏解掉,它们还是漫过坝顶,溢到堤岸上,淌到车轮下。

陈德球一下子变得很紧张,他绷紧全身,转弯离开河边时掰方向盘的双手十分用力,像在和猛兽对抗,表情狰狞。他把车速压得很低,频繁看向仪表盘,水温表的指针正在迅速右移。

在指针移到红区尽头时,陈德球刚好把车滑到北桥河公园的入口,他什么都没做,车却自己熄火了。

一下子,车座下的振动和哄暖不再,驾驶室里黑黢黢的,像荒野里的飘摇小屋。

“狗日的烂车!”陈德球狠狠锤了一把方向盘,嘴里冒出一句充满懊丧的骂言,把脸冲向不远处模糊的山影,喘着粗气喊,“发动机皮带报废了。”

“能不能修?”陈相不甘心地问。既然陈德球能从货舱里掏出鼓风机,说不定也能掏出千斤顶、扳手和备用带子。

“修不好!”陈德球四处张望,一脸焦急,“不是带子本身的问题,是涨紧器松矿了。我给你们送货的时候就发现了,处理了老半天,要不也不会搞得这么晚。本来以为能撑好一会儿的。我们得走着走了!”

于是,几分钟后,北桥河公园里现出两个吃力行走的身影。他们互相拉扯着,目标是还亮着路灯的绕山小道,但却始终走不了直线。大风和水滑让两人不断漂移,还好陈德球的吨位够大,才得以成功到达目的地。

背风坡,路灯下,两人抱着同一棵棕榈树喘气,时间指向1点55分。惊心之余,陈相劝说陈德球不走绕山路,改走上山路,理由是一会儿要发洪水。陈德球答应了。

上山的石阶并不很陡峭,四周有密林遮挡,风比山下的空旷地要小一些,两人走得还算顺利。黑暗之中,不远处城镇里的灯光很是亮眼,一团一团连成一片,像是着了火。

时间指向2点整,两人刚好窝在一块大山石的一角,背风歇息,他们的目光都被山下的景物吸引。

海岸线附近的零散光点冲到内陆,内陆上的灯火自东向西连片熄灭,各种轰塌和碰撞的声音混合在一起,从越来越薄的雨幕里冒出头来,听得人腿肚子打哆嗦。

南桥河和北桥河相汇成为赤坎河,一齐向东入海。军民坝的四孔闸即便全开也泄不完南桥河上游的洪,水满溢上堤坝,把北桥河末段和赤坎河一齐灌满了。

与此同时,风暴潮的潮锋卷夹海水逆着赤坎河往上游送,向东北的河水与向西南的海水在赤坎河西段南侧相遇,赤坎河南侧全方位决堤,淹没了霞山区的低洼地。

能够料想到的最糟糕情形发生了,陈相有心理准备,可以保持理智,一直一边观察一边对表,而一旁的陈德球彻底崩溃了。

“狗日的老天爷,你做咩要把我们都淹死?我欠你什么了你非要收走我的蚝、我的车、我的孩儿。猪肉、生果和香炉样样不缺,神佛鬼魅全都好生供着,我欠你什么了?你个偶佬!”

风眼过境,风雨停歇,月光透过濛濛的水汽打在陈德球脸上。他正用最为粗鄙的话咒骂自己年年日日一心作福的神,每骂出一句,愤怒和不甘就从脸上消却一点,换为懊悔和悲怆。

骂到最后,失了全身的力气,瘫软在地,只剩下沉哀的自言自语,像在自我解嘲,嘲尽自己无果的一生和注定遗憾的今晚。也因如此,藏在气球胚里那股迷一般的执念也得以剖解。

“贵虾天一亮就要做清腹手术,瘤子很大,位置很不好,大夫说他很可能下不来手术台。贵虾要么就这么死了,要么多活个几个月。好多人劝我别花冤枉钱,可我偏不,几个月我也要争,我赌老天开眼。

我赌输了,输得心服口服。最后一晚没法陪在贵虾身边,以后再听不到他喊我阿爸。

贵虾特别灵性,估计是知道自己要走了,才开始跟我说心里话。打他生病起,我总变着法哄他开心,把花样都用完,再问他想要什么,他就说只想要阿爸。直到今天,我再问他想要什么,他说想要气球,能带他飘上天的大气球。别说气球了,他就是要星星月亮我也得给他摘下来。

我有印象的,他生病那年,在城里的庙会上,有个摊子卖比天灯还大的红气球,一大簇系在一齐,拴在大石头上。贵虾拽着球上的系线蹦跶了好一会,贩子嫌烦心,把他给轰走了。我想给贵虾买,贩子黑心要一张绿票子,贵虾听见直摇头,拉着我手走开老远。

那帮神啊佛啊就是黑心,见我孩儿有灵气就要收回去当童子伺候他们自己。贵虾,你别被他们骗了,天上玩够了就回来,下辈子还叫我阿爸。”

陈德球在陈相背后一直喃喃着,字字句句打在陈相心上,他只本能地觉得痛但无暇应和和安慰。

2:01风暴潮激振,2:05赤坎河西段决堤,2:10目之所及汪洋一片,2:14风眼过境。现在是2:20,台风登陆后移速骤然减慢,风眼依然没有移开。

借着月光,他可以清楚地看到那些在水面上冒尖的残垣。二横巷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那个方位上,水面上只有悠悠荡荡的几簇黑点,像混在细腻红土里的炭灰粒。

一瞬间,眼前的景物开始扭曲,黑点越来越密,飞在眼前,像空气里微微呛人的灰尘。陈相兀地转身,摇晃失了魂的陈德球,“陈师傅,你说你车今晚坏了修了好一会儿,在什么地方坏的?”

陈德球一脸疲惫地望向带有波光的山脚,嘴唇动了几下。烟嗓里发出的沙哑声音传到陈相耳朵里时,只化作几个不知所云的音调。

2015年4月,陈相20岁。

晚春是陈相最喜欢的季节,没有寒风、没有暴雨,天气一连几周都爽朗可爱,是一个植物、动物和人都皆大欢喜的季节。

每年这时,陈相都会在上课时特意选择靠窗的位置,窗外茑萝垂下的细叶红花,随微风飘荡。他把自己浸在这毛茸茸的绿意里,连黑板上密匝的公式都显得生动起来。

俗话说得好,只要专业选得好,年年期末似高考。陈相的专业大气科学就特别符合这句话,甚至更甚,不用等到期末,他们平日里就像在备战高考一样。

数学、物理和计算机组成的交叉学科,每一堂课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从早9点上课到晚9点,讲台上的白头秃顶老教授换了一个又一个,黑板上密密匝匝的公式写了又擦,擦了又写,作业一交交一本。这就是他美好的大学生活。

不过他过得并不算太辛苦,凭借还算聪慧的脑子偶尔混出绩点前三的名头,也挂过两次科。一次是在大一上学期,因为旷课太久;另一次是在大二下学期,因为旷课太久。现在是大三下学期,他觉得天气学分析那堂课肯定会挂,因为他再一次旷课了。

这天,在本该踩着下课铃冲出教室到食堂抢饭的时间,他正远在湛江,站在二横巷三层小红楼附近的一个隐秘拐角处,挥着小锄头刨土。

这里是他家卧室窗台下的一小片泥土地,张瑾玥把它收拾出来,种上些喜阴的植物,打理成小花园。往年这个时候,这一方特意铺了椰糠土的小天地,都会热闹地开满绣球花和非洲瑾。今年是个例外,这里被稗草和马唐侵占,稗草长得老高,高到陈相弯腰拔它的时候会被尖叶扫到鼻子。

张瑾玥已经2个月没有打理她的小花园了,因为她又一次病了。

在这两个月间,陈相每周五中午从广州出发回家,周二中午返回学校。这样,只需要翘掉天气学分析这一门课,便可以照顾张瑾玥整整半周。对此,张瑾玥自然是反对的,不过陈相骗她说不耽误课程。张瑾玥一向信任他,从小如此。

这天是周日,他已经买好傍晚启程的票,因为张瑾玥已初愈,晚上出院回家,赵栋梁会去接她。陈相走得这样急,自然不是为了赶早已无所谓的课程,他只是不想看见赵栋梁的那张老脸而已,一眼也不想。

许久无人光顾的花园收拾起来格外费力,椰糠土干结在表面,去年干枯在土壤深处的草根和新发的野草纠缠在一起,特别难清理。陈相特意找来锄头,把锄尖刨进十多厘米的深土中,拔出时好将草株连根带起。

他干得很卖力,一是为了赶时间,二是想让张瑾玥开心。她定是做不了这么重的活儿的,赵栋梁也不会有心帮她做。

他越刨越深,锄尖带出的泥土也越来越奇怪。泥土分了层,椰糠土之下是红土地,红土深处又夹了一层黑土。这层黑土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水泥渣,有圆润的小石子,有河蚌,有贝壳。

又一锄下去,拔出,细腻红土块里面掺着一小块一小块的黑色物质,像是碳粒。陈相把他们捏碎,竟然捏出了几粒完整的芋螺,浅棕色的花纹十分素雅,在阳光下晶亮亮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