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师徒(1 / 2)

十年后。

春色渐深时,草原上疯长着翠嫩青草,其间杂缀着各色的野花,金黄的是旱地莲,鲜红的是山丹花,紫色的是飞燕草,远远望去,仿佛一匹秀美的锦缎,澄澈的湖泊便如一块嵌在锦缎上的通透玉璧。

平如镜的湖面上倒映着云影天光,却在下一秒破碎漪荡。一匹枣红色的漂亮马儿俯首饮水,它的嘴上带着缰绳,它的主人却并不在它身旁。

一道浅青色的修长身影自远及近的走来,到得这湖泊边停住了脚步。马儿警觉地嘶鸣了一声,却夙以水净了面,理了理有些散乱的长发,目光一晃,见到远处青草覆没的山丘上,一道小小的白色身影坐了起来。

那是个约莫十岁光景的小女娃,穿着一身利落的白色骑装,眉目精致,玉雪可爱,不是草原部落人的打扮。

却夙猜测着她的身份。

女孩同样也打量着他,灵透的眸中露出好奇与警惕。

却夙索性开口向她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我从帝都来,是个远行的旅人。”

女孩点点头,又看了他一会儿,似乎确定了他没有威胁,女孩走近了几步,对着那匹枣红马招了招手,那马立刻小跑到女孩身边。

女孩牵住马的缰绳,开口道:“北原景色虽好,却不是个安全的去处,望先生小心珍重,早日回还。”

却夙看向她,缓缓问道:“天地间又有何处绝对安全呢?”

女孩皱了皱眉:“危墙与坦途,总有分别。”

却夙道:“天下将倾时,何处不是危墙?”

女孩眼神一厉,郑重地看了却夙一眼。

她沉吟良久,道:“沉疴之人,医者不弃,命未定也。”

却夙神色复杂,视线远远落向南方,似有遗憾。

南方,帝都之所在也。

他回头望向女孩,开口道:“已入膏肓,如何救之?”

女孩双唇微动,几次想要开口,复又咽下,她曲着拳,指尖在掌中摩挲。

却夙见她再不回话,转身欲走。

女孩忽然嗫嚅道:“不破不立。”

她声音极轻细,却夙的耳力却还灵敏,他倏地回过头来。女孩抿着唇又不说话了,像做了什么错事一般。

她身边的马似乎感受到主人的情绪,打了个呼哨歪着头蹭过来。

女孩摸摸它的脖子,拉紧了它的缰绳:“我该走了。”

“吾名却夙。”眼见着女孩拽着马就要掉头,却夙开口表明自己的身份。

女孩面上现出些讶然,明显是听过他的名字,她犹豫了一会儿,报上了自己的姓名:

“玉灵均。”

却夙点点头,神色平静,显然是早已猜出了她的身份:“今日之事我不会告诉你的母亲,有缘再会。”

三日后。

却夙穿过大半个草原,重新回到湖边。

枣红色的马儿在不远处悠闲地吃着草,玉灵均垂着头,蹲坐在湖畔。

三日前她也是如此。

看样子,似乎日日都会等在这里。

却夙有些惊讶,他走过去,学着玉灵均的样子坐到她身边。

“你在这里做什么?”却夙看着平静的湖面,开口问道。

“我在等人。”玉灵均回答,复又问道,“先生来这里做什么呢?”

却夙道:“我在找人。”

玉灵均转眼看他:“先生找到了吗?”

却夙的目光落到玉灵均脸上,一大一小沉默地对视着,长久的审视后,却夙开口道:“或许吧。”

两人的目光重新落到水面上,却夙开口问道:“那你等到了吗?”

玉灵均道:“她不会来了。”

却夙觉得身边的小女孩子说完这句话后情绪明显地低落了下来,他不太会应付小孩子,摸了半天也没从身上摸出糖果糕点来,他想了一想,把右手伸到玉灵均面前。

“嗯?”玉灵均茫然地眨了一下眼睛,就看到却夙的手一握一张,干净的手掌上突然生出了一团青色的火焰,明亮却并不烫人,在他掌心里不断舞动着,最终开成了一朵青色的莲花。

“喜欢花吗?”

玉灵均想了一想,低声道:“喜欢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