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无为之道(1 / 2)

晌午,艳阳高照,秋高气爽。

或许为了映衬心情,今天天气格外晴朗,万里无云,一碧如洗。

连风都暖融融的。

李长青换上一身新衣袍,戴着儒巾帽,一副文人打扮,再把胡须理一理,容光焕发,还真年轻了几岁。

他可不是和姑娘幽会,而是去书铺。

清平县的书铺书肆,大多坐落于北城的白马街。

因为这条街有县城最大的一座书院:白马书院。

可别小看了这个世界的书院,其隶属于朝廷机构,由大名鼎鼎的儒府建立,旨在招纳四方贤士,培育儒生,虽无实权,但地位相当之高,连当地县太爷见了书院的院长也得客客气气。

白马书院有上千名儒生,地位非同一般,其所在的白马街,自然而然成了文墨气息浓厚的书街。

想买书,去这准没错。

李长青闲着无事,一边找书肆,一边在白马街闲逛。

逛着逛着,逛到了白马书院门口。

整个书院气势恢宏,富丽堂皇,如同官邸富宅。

尤其门口那张金色大匾,上书“白马书院”四字,熠熠生辉,正气冲天,好似有一位顶天立地的圣贤守护于此。

字和符一样,亦可注入神与气。

写匾额的一看就不是凡夫。

一般的妖邪鬼怪,根本进不了书院的门,看到匾就吓跑了。

这就叫“浩然之气”。

“找到了!”

“仁德书肆!”

白马书院旁边不远,即是白马街最大的一间书肆,唤作“仁德”。

李长青随着来来往往的书生,走进书肆。

书肆内有几十个隔间,分门别类,放着各种书籍。

有古卷,有今书,有经史,有子集。

因为做的是书院生意,所以将儒家和科举类的书籍摆在了显眼处,如四书五经,都是最热门的卖品。

李长青耐着性子,一间一间翻找,在无人问津的书架上,找到了摞得厚厚的《道德经》,一看价钱,十二文一本,还挺便宜。

和儒家的书卷相比,《道德经》卖的十分惨淡,备受冷落。

更惨的,是《金刚经》。

李长青找了半天,愣是没找着。

最后询问老板,才在一个黑漆漆的墙角找到了落满灰尘的《金刚经》,看样子,一个月都不一定卖出一本,价钱更便宜,八文钱。

也是,除了庙里的和尚,谁没事看《金刚经》呢。

李长青掏出二十文钱,递给老板,抱着两本经书离开了书肆。

按照吕岩的说法,这可是修行秘籍。

十文钱一本的秘籍,说出来让人笑掉大牙。

别说旁人不信,李长青自己也将信将疑。

接下来三天,他不去街上摆摊算卦,也未画符卖符,而是专心研究两本经书。

究竟是不是修仙秘籍,得看了才知晓。

其实,李长青对《道德经》的印象,只有里面的名句。

比如“道可道,非常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其他一概不知。

至于《金刚经》,更是半个字没读过。

如今得了机会,一字一句仔细研读,三天通读了几十遍,不说滚瓜烂熟,也差不多。

两本经书的字数很少,加起来一万字,读起来并不困难。

但内容无比晦涩,极难参透。

怪不得很多慧根不够的人会认为经书在说废话,毫无意义。

这也是经书在市场上不受欢迎的原因。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这不,李长青读了三天,还真读出点门道。

他发现,两本经书看似天差地别,出自不同宗派,但讲的东西相通。

《道德经》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意思是,“道”不可说不可言,一切可以言说的都是假名而已。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