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入院56(1 / 2)

等待两周,接到入院电话的时候,我的心里是激动的,不可控的说话结巴,双手颤抖.......

我迫不及待的找到杨医生,告诉他接到了通知入院的电话。

他看起来也很高兴:“可以、可以,那我这边给你办理转院手续,转院过去,保险报销的比例应该会高一些。”

“好的,好的,谢谢您啊,还是您想得周到。”我打心里感谢他。

“没事儿,这都是小问题的。重要的是,过去检查清楚病因,找到更多的可能性。”

“好的,好的,检查结果出来,我会第一时间告诉您的。”

住院的几十天,医院里的护士、医生早已熟悉,对我们照顾有加。我对杨医生的依赖与信任,早已超出了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关系。

“行,你们过去以后,有什么需要,或者有什么新的情况,都告诉我。包括他们一些治疗方案,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微信上,及时沟通。”

“好的,好的,我会给您发信息的。谢谢您啊,杨医生!”

“不要总是说谢谢,这是我的工作,换作别的病人,我也会这般对待的。你别总是谢个没完没了。照顾好陆不凡的同时,也照顾好你自己。”

“嗯,我会的!”

突然的,我就想哭。好想给他一个拥抱,或者,让他给我一个拥抱……

我也只是在心里想想。转身离开前,我的视线模糊,向他90度鞠躬,没有再说谢谢的话。

第一次感觉“谢谢”,这个词有些空洞,不能很好的表达我的感激之情。我想,年轻有为的杨医生,未来一定会成为医术更为精湛的医师。他不仅拥有不断学习、探索的精神,他还有拥有善良、纯洁的心灵!

疫情越来越严重,出行的手续变得更加繁琐。为了不给朋友添麻烦,为了避免感染,我们选择包车,价格虽然贵一些,但是,更具有安全性。我的陆不凡,已然如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折腾。

带着核酸报告,扫行程码、出示健康码、一关又一关的量体温,终于,住进了省城医院心脏内科的加76床。

陆不凡在护士小姐姐们的安排下,量体温、称体重、测血压、查看皮肤、讲病史、做心理健康测试......

我在护士站填写各种表格,办理入院的手续。

香港研学回来的心内科专家张教授,不到一米六的身高,略显娇小的样子,五十岁左右的年纪,看起来却很年轻,若不是头发有些花白,像极了三十多岁的职场精英。齐耳的短发显得很干练,黑框眼镜也没能遮挡住她美丽的大眼睛。说话的时候,语速不快,用词却是简洁明了,学生们围在她的身边,听她分析病情、做笔记........

医院很大,门诊大楼、住院大楼,一幢连着一幢,我有些分不清方向。一系列的检查分布在各个楼,护工大哥或者大姐也是根据检查预约的时间接人。认真负责的他们,反复的叮嘱我们戴好口罩。

他们的步伐总是很快,我背着包,端着水杯,拿着薄被,小跑着跟在后面……

检查室里的温度总是要更低一些,我觉得舒适的温度,陆不凡会感到冷,检查的时候,给他盖上薄被........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