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两纸婚约85(1 / 2)

贾珣给三位妹妹送完礼物,和几位妹妹玩了一会后,便准备把剩下的东西送人。

剩下的礼物送给贾母、贾政、李纨三人后便回府。

先前贾珣南下,李守中在金陵帮助过贾珣不少,此次上门感谢,顺便说一些其父亲的近况,也显得不突兀。

回到府里后,让银杏给尤氏也送去一份。

贾珣亲自提着四份礼物朝林如海家中而去。

一份给林如海使用,另一份送给林黛玉。

还有两份一份给紫鹃,一份给香菱使用。

“好啊,我以为哥哥已经不认得我家门口了呢。”林黛玉拿着一卷书,拨了拨额前的刘海,言笑晏晏地对贾珣说道。

贾珣也知道大半个月过去,把香菱放在林黛玉家不管也不问,实在是有点过分。

贾珣假装抹了抹额头的细汗,有点心虚地说道:“咳,事情太多,有点忘记了,明天我还来妹妹家认认门。”

林黛玉“哼”了一声,撇了撇嘴,坐在椅子上,说道:“哥哥今日过来,只怕又是没什么好事,平儿还不兴来我这里呢。”

贾珣打开了桌面上的包裹,献宝一样递给林黛玉,“林妹妹,你看看,这是半个月来,我在府里自己给妹妹制的,都是好东西。”

“咦。”林黛玉迟疑了一下,抬眸看了贾珣一眼,伸过玉葱般的纤手接过玻璃瓶,看着里面的东西。

贾珣接着又花了一刻钟的时间给林黛玉解释了这些东西的名字与用途。

林黛玉半是疑惑半是好奇,说道:“这劳什子真如哥哥说的那样好用?”

贾珣拍着胸口保证:“当然了,这东西下个月就能上市,就连凤姐等人都说了好用,哥哥怎么还会骗你?”

“哼,先前不知道是谁骗我来自,我可都记着呢。”林黛玉指了指贾珣,故作板着脸说道。

贾珣对林黛玉笑道:“这件事确实是我的不是,好妹妹,看在我今日真心实意过来给你道恼,送的这些礼物的份上,就原谅我这一次吧。”

林黛玉傲娇地朝贾珣昂了一下头,说道:“那也要看你送的礼有没有合我心意。”

接着林黛玉打开了一瓶沐浴露的瓶子闻了闻,“这是什么花?怎么有点像梅花的味道。”

贾珣在一旁点头,他送给林黛玉便是薄荷洗发水,梅花香味沐浴露,还有兰花的香水,草本味的牙膏。

林黛玉几样东西都试了试,看着贾珣的眼神有几分异色,“珣哥哥,这些都是你自己做出来的?这里面怕是不容易吧?”

确实不是简单的东西。

贾珣点了点头,说道:“可惜现在时节的花卉少,明年春夏时节,才能采集玫瑰、洋甘菊和金银花等,那时才有多几种味道可以选择。”

林黛玉虽然不懂贾珣是如何制作的,还是拉着贾珣问着其中的制作的方法。

贾珣也不担心说给林黛玉知道,便将如何将花卉榨汁,如何精炼,如何提炼,如何才能得出植物精油。

接着就是洗发水与沐浴露的皂化反应等,之后如何将其离子活化,配制,染色,杀菌等。

林黛玉睁大着眼,看着贾珣讲解,虽然她才智非凡,但没接触过化学,很多东西还是听得不太懂。

林黛玉小嘴微张,好不容易等贾珣说完,才叹了一口气说道:“这物件,听起来竟然要这么多步骤,那还真是不简单。”

林黛玉感叹了一会,便让紫鹃收好。

然后林黛玉对贾珣说道:“珣哥哥,有件事我要告诉你,你听了别生妹妹的气。”

贾珣有点好笑,看着有点紧张的林黛玉,戏谑道:“妹妹只管说吧,莫非妹妹也要和哥哥抢生意?”

林黛玉“啐”了贾珣一口,说道:“人家和你说正经的。香菱在我这央求我教她学诗,妹妹没问过哥哥,便主张教了香菱学了几天诗......”

贾珣本来以为是什么大事,按香菱那个诗呆子的性情,放在平日书卷不离手的林妹妹这里,学诗基本是大概率事件。

没什么好奇怪的。

贾珣完全不在意地说道:“林妹妹你要教她什么,不用来请示我,香菱她爱学什么,便让她学什么就好了。按照妹妹的品格,我从来就没有担心什么的。”

林黛玉听到此处,便高兴起来,后面听到贾珣撂担子之举,也不在意。

接着贾珣便叫香菱出来,问她在林妹妹这里住得怎么样。

只见香菱虽然对贾珣还是有点认生,有点怯生生地说道:“林姑娘对我很好,也不让我干活,每天还教我读诗。”

贾珣笑着点了点头,看着一旁的林黛玉,戏谑地说道:“那就好,若是林妹妹敢欺负你,你就告诉我,她也归我管。”

“什么?!看我把你这嘴撕烂了,在这编排我呢。”林黛玉把书卷放在椅子上,嘟着嘴,要来抓贾珣。

贾珣连忙拉过一旁看戏的紫鹃,将其挡在林黛玉面前,“紫鹃救我,林妹妹疯了,哈哈哈。”

紫鹃被贾珣用来挡在身前,气得林黛玉连连跺脚,最后还是紫鹃分开不依不挠的两人。

贾珣接着把剩下的两份洗发水以及香水等给紫鹃和香菱。

两人便连声向贾珣道谢,紫鹃还要给钱贾珣,最后被贾珣拒绝了。

接着贾珣在林府又与林黛玉、香菱等人说了一会话,然后告别去城外看一下施粥情况,便准备回家。

回京已两个月,经过官府赈灾和一些官员和士族施粥,城外的饥民在官差的管理下,已陆续准备回乡。

到了十一月份月底,城外的饥民基本就没剩下多少,各家施粥的粥棚也就准备拆除,停止施粥。

贾珣经过这一个多月施粥,花费了七千多两银子,眼下家里还剩下三万多两银票。

刚才贾珣和林如海谈论过,现在虽然饥荒的困境稍解了一些,嘉治帝将全国各盐产地的运盐使都查了一遍,查出不少问题。

该抄家的抄家,该砍头的砍头。

但是盐政改革一事,朝廷上下争辩不休,一点进展也没有。

贾珣管不到这些事情上面,回去忙了几天,准备关于开铺的事情,这天一早便带着护院去往尤老娘家中。

对于贾珣的到来,尤老娘可是喜出望外,今年她也带着两姐妹过府里找大女儿求接济,但是没有去找贾蓉。

毕竟先前贾珣有言告诫在先,但是过去了这么久,也没有见到贾珣上门,先前的一百两银子早已被尤老娘给花光了。

若是贾珣再不上门,尤老娘又要带女儿们进府“乞讨”去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