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初见林如海67(1 / 2)

“林姑父,小侄是东府的贾珣。首次见面,侄儿在家已经对姑父久仰多时。如今看到姑父,真是令小侄得偿所愿矣。”贾珣恬不知耻地对着前来迎接的林如海小小地拍了记马屁。

一旁的林黛玉睁大眼睛,看了看面不改色的贾珣,对贾珣的厚脸皮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

旁边的史湘云偷偷抿嘴笑着。小惜春把脸埋在三姐姐探春的身上,她这位亲哥哥也太肉麻了,丢人啊。

探春一手拉着惜春,笑盈盈地在旁边观看着。

林黛玉又接着看到久违多年不见的老父亲,耳鬓旁已起了几咎白发,面容也清减了许多,但是眼间的慈祥神色一如先前的模样。

“爹爹。”林黛玉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淌,扑在林如海的怀里。

“玉儿。别哭了,啊。几年不见,怎么一见爹爹就开始撒娇。”林如海爱怜地摸着林黛玉的头。

林如海抱着林黛玉哄了一会,两父女分开,然后说了点近来身体怎么样?京中老祖母怎么样之类的话。

接着林如海笑着对贾珣说道:“你是珣哥儿,内兄存周和我说起过你,存周二兄长对你的评价很高。珣哥儿,今日你带了玉儿来,实在是很感谢。”

贾珣连忙回礼口中说着不敢,不过举手之劳。

林如海又看了看一旁三名女孩,虽然看上去有点面善,但到底不认识。

贾珣此时不抢风头,对林黛玉微笑着,做了个请的姿势,把介绍人的差事交给林黛玉。毕竟这两父女五年多没见面了,让别人多说几句话。自己此时出来献殷勤不大合适。

林黛玉对贾珣点了点头,手拉着林如海,先介绍史湘云,“爹爹,湘云妹妹是老祖母的内侄孙女,最是爽利的。”

史湘云笑着给林如海行礼。

林如海赞赏了几句,让史湘云不要拘束多礼。

接着林黛玉又介绍贾探春和贾惜春,“爹爹,这位探春妹妹是二舅舅的女儿。惜春妹妹是珣二哥的亲妹妹。”

林如海看着十岁的贾探春,有点惊叹,“原来是存周二兄长的闺女,眉眼间是和内兄存周有点像,内兄养了个好女儿啊。”

探春笑意盈盈,福了一礼,口中也喊着林姑父。

最后林如海点评了惜春,聪明伶俐,品格上佳。

林如海接着带了众人出了扬州的官衙别厅,请贾珣他们前往林如海在扬州城的府邸。

林如海在扬州的住宅不大,家中仅有一二名侍妾在后院居住。

林如海让林黛玉和贾探春,史湘云另居一别院里。贾珣则住在前院。

贾珣看到林如海在扬州的生活和家里的人口都很简单,再联想到林如海自从贾敏去世了六年,一直没有续弦。

一方面有故妻难忘的原因,另一方面林如海应该也有自己的考虑。

巳时时辰,林如海请贾珣在前院的别厅上吃饭。

菜肴酒肉都具备得很丰盛,不过林如海饮酒不多,吃的饭菜也比较少。

只见林如海笑着说道:“珣哥儿你不用客气,姑父早上起来去衙门前已经吃过。若是不合口味,我去厨房叫再换了些菜来。”

贾珣此世是第一次吃淮扬菜系,味道和后世有些许差别,但可以看出是同出一脉。

桌上的软兜长鱼、水晶肴肉、松鼠鳜鱼等菜可以看出淮扬菜十分讲究刀工,刀功精细,菜品形态精致,滋味醇和;在烹饪上则善用火候,讲究火功。

贾珣对此些维扬菜系还是挺喜欢的。

“林姑父这些菜很好,我都挺爱吃的。吃家乡的菜还得是扬州才有味道。”贾珣笑着说道。

林如海摸了摸胡子,让贾珣不要拘束,只当在家里一样。

吃完饭后,林如海请贾珣去书房里坐。

不多时便有一名丫鬟奉上茶来。

“刚才我听玉儿说起,珣哥儿是要来金陵南监游学的是吗?”林如海坐在书桌后的椅子上,看着一旁的贾珣问道。

贾珣便将准备游学以及拜访李守中等一些名家的事情说了出来。

不过这些只是贾珣的顺带工作,说实话,贾珣此行是为林如海而来的。

不出意外的话,林如海是在今年或者明年的九月份殁的。在四大家族里面,这个嘉治帝最器重的臣子,最终死在了两淮盐政的任上。

巡盐御史虽是七品的官职,但是工作性质是上差,可谓位卑权重。况且此职位是一个肥差,其中油水大有可为。

朝廷在两淮、两浙、长芦、两广、福建、河东等地派一名巡盐御史领敕巡视禁约、催督盐课。

两淮特指南直隶与江苏高官江以北、淮河南北的大部地区,该地区以江淮平原为主体,包括扬州府、淮安府、凤阳府、应天府的滁州等区域。

各地都转盐运使司都是以两淮盐课所获的税钱最多,也是以两淮盐课的弊病最为严重。

林如海这几年估计是被这两淮盐政折磨得够呛。

这几年嘉治帝估计是想让林如海革除两淮盐政的弊端,把盐税都收起来。

这里面涉及到很多之前的亏空的问题,不可谓不令人触目惊心。

所以说,嘉治帝对林如海既看重,但又没那么看重。若是如平常一样督促把税金收起来,这两淮盐政是天底下一等一的肥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