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烤27(1 / 2)

刘彣往后翻翻,纸业空白,这本日记到这里就算完结了。对了,还剩下一点结尾,是潦草的字迹随便出现的那一页,半张纸写的只有鬼怪。

关于后面发生了什么,已无从得知,可以猜测地堡一定起过动荡,研究人员最终炸毁了通道,将这幢地下建筑包括珍贵的K003掩埋在风沙里,如果百年前确有风沙的话。

再看一眼窗外,玻璃上镀了一层水汽薄膜,他轻轻抚下,让外界的景色得以漏进来。故事从一个开始进入另一个开始,隔着一本发黄的日记,两个经历迥异的人有了短暂的交谈。

刘彣通过自己亲身的经历打算告诉日记主人,世上或可能存在鬼怪,但也一定有理解范围内的解释。诸如研究人员的灵体,那皆为幻觉,有切实存在的实体影响观察人的头脑。

只是遗憾的,这句话没办法说给那个人听了,剩下自己去揣摩,去探索。

从整个日记本里,没有哪一页提到过K003会发出蓝光,算是一个未知后的另一个未知。

刘彣消化掉日记写着的文字,他又变得无所事事,等待最为煎熬,缺少了电子设备,现代人无法忍耐流逝的时光。身为群居动物,鲜有人可以真正躲进深山,靠着独自一人维生,这类人的意志该达到了何种的高度?

刘彣自然不属于这类人,他必须找些事情打发时间,睡觉本是最优选,怎奈睡不着。

精神抖擞的他搜出工具包去拆卸返回舱损坏的设备,既然前方的路看不清楚,那便保证自己过得舒服。

不少电子设备还有修复的可能,这一次的拆卸工作也有统计作用,找出那些可以修好的,实在用不了的干脆拆成备用零件。为了让生活更加滋润,他把目光盯上了头顶的座椅。

得益于返回舱反转插入地面,座椅从脚下变到了头顶,若是把这东西拆掉,他可以避免总睡在硬地上。

在简单的观察过后,拆卸座椅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里面隐藏着许多线路,一个不慎将造成连锁反应。返回舱不仅是他的家那么简单,而是能继续活下去的依仗,生命的维持全看返回舱能运作多久。

他也不是没想过搬家,搬到地堡居住,至少不用每天醒来查看电量,也不用怕制氧机会在睡梦中损坏,而且地堡还有房间和床铺。怎么想,怎么权衡,似乎地堡才是最适合居住的地方。

可他就是不愿意睁开眼看见一大片虫子,所以在返回舱还能维持运转,情愿每天多麻烦些。

小心摸索着拆卸,地上摊了小片零件,几根抽出来的电线也被他盘成了一个圈备用。

工作不多,做起来麻烦,此刻外界有了墨色的云层,再有点时间就应该外出活动了。

他放下手头上的工作,拉过摄像机打开录制,告诉镜头这是第几次舱外探索。这一次探索是有划时代意义的,他不光要搞来更多冰晶,还要弄些虫子肉回来,是到了品尝赤地平原独有特产的时候了。

今日天气很好,阴云万里,无风无尘,又见不到雨落,正所谓良辰美景。这份好天仿佛昭示着所有苦难终将结束,美好的时光终将开启。

今天,也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刘彣行走在赤地平原的荒野千里中,身着喷洒氧气的探火服,双手推着手推车闲云野鹤。

多次俯身捡拾冰晶,承载冰晶的框子逐渐溢满,每每看到小虫子们因为抢夺食物争斗,他都会笑一笑,尽享美好的田园时光。这些小虫子们总避讳刘彣,躲远了便龇着大牙威慑,也难怪,它们的母亲算是死在刘彣手中,双方有着弑母之恨。

方圆十几米不会有一只小虫子涉足,这让打猎变得尤为困难,只好继续等待时机。

冰晶采集足够,正思考用什么方法搞点虫子肉时,他看见不远处的地上有一个黑色的东西。

走近了才知道,正是他遗落的手枪。

枪里留着最后两颗子弹,打完了也没地方补充,从地堡搞来的弹药规格不一致,用不到手枪上。

一番检查过,枪管里堵了沙土,枪身也灰了,不知道清理干净后会不会影响击发。以人类当年的工业水平,估计手枪不会被沙土影响。

只是手枪遗落前上着膛,首先要做的是把子弹退出来,倘若走火可就不好玩了。

小虫子们几乎吃饱喝足,地上余留的冰晶和球状鲸遗所剩不错,它们即将脱离地面回到地堡去。

再不打几只虫子,刘彣估计也要跟着下地堡才能弄来吃的。

他抄起一柄消防斧,闭住一颗眼睛瞄了瞄,紧接着用力甩出,斧头几经翻转,一头扎进小虫子附近的地里。几只虫子瞬间魂飞魄散,无数条腿迈开,在略松软的地上留下了几排痕迹。

掷飞刀、掷手斧,庙会杂耍的艺人总会表演,那份精准的把控很难很难。刘彣也没特殊锻炼过,一斧头过去击中十多米之外的小虫子并非易事。

他又跑到斧头掉落的地方捡起来,那些虫子们依旧保持着十几米的距离。

这段距离说近不近,说远不远。

虫子们近可观察,远可逃脱。刘彣也是近可观察,不过想追却很难,至少要冲几十米距离才有可能追上一个。但那是轻装的速度,这一身探火服披在身上,光是跑起来都费劲,冲刺那是想都不要想。

他捡起斧头如法砲制,不是丢偏了就是距离不够,连续几次没碰到虫子的边不说,反倒自己累够呛。

呼哧呼哧喘气的功夫,眼睛不断扫视周围这些虫子,他在虫子那副嘴脸上读到了一丝嘲讽。

莽撞不可取,人还是要发挥自己的专长,以灵智取胜。

他觉得自己可以挖陷阱,可以找材料做弓箭,还可以躲在虫子洞口守株待兔。总之方法是多种多样,唯有拿斧头去劈砍不切实际,没经验终归难劈中。

在返回舱里考虑的还是不够周全,只想过吃,没想过抓。

要不今天到这里吧。

再饿一天,也饿不死人。

说到挨饿,刘彣较初来乍到那会儿可瘦了不少,据他自己估计,有个二十斤的体重是减下去了。

自己一张脸消瘦,面色如土,有蜡黄的趋势。

把丢掉的斧头捡起来,人才走到推车前,他的好邻居一家从土里钻出来。

同样的,生活在这片资源匮乏的平原上,每天都得为了食物发愁。可供挑选的花样不多,所能摄入的营养类别也不多,能吃的只有一样。

怪物一家不再过多仇视刘彣,它们已适应凭空出现的异类,这个异类并不会对它们的生存产生威胁。

老爹看护它的孩子们,凡是某个小怪物有脱离家庭的倾向,它会冲过去咬回来。这种忽然严肃起来的家庭氛围,几只小家伙不太适应,被老爹咬一口成了常态。

捕食的工作暂时交给那个挨千刀的,就是第一次见面差点杀死了刘彣的那一头怪物。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