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改嫁前夫死对头_分节阅读_第6节(1 / 2)

  来娣掏出一个白色的布口袋,先把米给她们看了一下,闻了闻,“这袋子里是十斤,但我没秤,两位大娘都要的话就各出一半的钱,回家自个儿分去,咋样?”

  只有米的话,即使被抓也能搪塞过去,可要是带着秤,那就是光头上的虱子了。

  老太太们掂了掂,十斤是足足的,很满意,这才低头凑钱。

  来娣把钱数清楚,才将米递给她们,可惜接下来半个多小时再无人问津,路过的人倒是不少,但愿意问价格的却很少,一听两毛都吓跑了,毕竟能吃得起这个价格的也没几家。

  盼娣在一旁看得直叹气,“姐,你说奶要是知道咱们带了这么多米出来,会不会打死我们啊?”说好的只准带五斤,三姐却偷偷把十五斤全带走了。

  来娣却不犯愁,压根也没打算撤,正老神在在呢,忽然有人来到跟前:“小同志。”

  这名短发女同志,不知道为什么,来娣一眼就能感觉出来,应该是一名女医生,这大概就是同类职业的第六感吧。

  “是你们有白米吗?”

  “对,自家的粳米,颗粒饱满,米香浓郁,姐要不要看一眼?”

  女人随便看了一眼,“不用不用,我还得上班呢,你还有多少?”

  “五斤。”

  女同志迅速地掂了掂,“行,还是两毛一斤是吧?”说着就伸进兜里掏出一个手帕包,准备数钱。

  秦来娣的眼睛忽然一转,“我们不要钱,能跟您换个东西吗?”

第8章 大姐爱兰

  “换啥?”女医生一愣,数钱的手就顿住。

  这年头钱金贵,可物资更金贵,她家里娃不少,最近小闺女病了闹着想喝白粥,她两口子又都是上班的,都没时间去粮站排队,一直没买到白米,今儿恰巧出来上厕所的时候听见院里老太太提起一嘴,她赶紧就追出来。

  而乡下人最喜欢跟她们换的,就是肥皂、布料这些买不到的刚需。他们两口子虽然都是医生,但这些东西也都是紧巴巴的,刚好够用而已,可没能换给她们的。

  “姐姐能不能换两瓶鱼肝油给我?”秦来娣的话却让她很是意外。

  “你要那药干啥?”现在不像建国初期,国内很多企业都有了提炼鱼肝油的技术和设备,价格没以前那么贵了,但终究是药物,不会便宜。

  “我妹妹生病了,大夫说她需要吃这个。”盼娣的夜盲症,以及身材矮小类似于佝偻病,其实就是缺乏维生素A和D的表现,而鱼肝油就是最适合的补剂。

  “我不要,我好着呢姐!”盼娣急得脸都红了,这可是她们仅有的口粮,怎么能折在她身上。

  来娣安抚的冲她笑笑,“听我的。”

  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又左一声“姐姐”右一声“姐姐”的叫,女大夫也很有好感,心里松动。

  再看小点那女孩,根据自己临床经验判断她们应该没说谎,不算乱吃药,“但两瓶换不到,我们医院的鱼肝油也很紧缺。”

  毕竟,这年代营养不良是通病。

  “成,那姐姐能先换一瓶给我吗?不够的可以补成钱。”

  不一会儿,女医生拿着一瓶双鲸牌白色鱼肝油出来,教给她们服用方法和药物禁忌,又很厚道的补她们五毛钱。

  直到走到看不见医院的地方,盼娣才委屈地说:“五斤白米啊三姐,你居然只换了这么一瓶子药,我们都要饿死了……”声音哽咽。

  她是真的心疼粮食啊,她一点也不觉得自己有病,可挨饿却是实实在在的,药可以不吃,但米却是能救命的。

  “小傻瓜,粮食我们以后还能有,过俩月就能收秋粮了,可你的眼睛却只有一双。”

  盼娣低着头,不吭声,但走路的脚步声却更重了。

  “还有啊,你晚上看不见东西咋不跟我和奶说,要是早说咱就能早点治疗,现在说不定都好了。以后啊,你可不能再在太阳底下看书写字,晚上也不能,身体必须坐直,别夜盲症没好又搞出个近视眼。”

  “喂,秦盼娣你听见没?”

  “嗯。”

  当然,她俩也没立马回家,兜兜转转又来到黑市,贺连生走之前给的全国粮票,是细粮,秦来娣给淘换成粗粮的地方粮票,又赚了一些,加上刚才卖白米得到的两块五,全买成粗粮,居然足足六十斤!

  学霸盼娣觉得,自己脑子不够用了。

  如果昨天三姐没要精粮,队上顶破天也就是给她们45斤粗粮,可现在这一倒手,钱票一整合,居然换到了60斤!多出来15斤够她们吃很久,鱼肝油和昨天那顿米粥还是赚到的?

  嘿,三姐真狡猾!

  回到家,秦桂花发现她们带走了所有白米,正气得七窍生烟呢,见她们居然带这么多东西回来,还给盼娣换了治眼睛和长身体的药,笑得嘴都合不拢。

  老三这脑袋瓜,是她的种。

  *

  接下来几天,来娣没有再出门,都在猪圈里吃住,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大队部的人看在眼里,也就把她的工作固定下来,以后就是五里屯生产队的饲养员,跟其他队一样拿满工分,一周可以休一个礼拜天。

  这不,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她半个多月的饲养,小猪仔们一天天胖起来,身子圆溜溜粉嘟嘟的,长势喜人。

  生产队已经很多年没养过猪崽了,每天看着圈里的猪崽崽们,就跟看着一个个金灿灿的元宝似的,这不,离得近的几家,都是靠小猪崽下饭的。

  “哎呀,这么多小猪崽呐,整整十八只呀,昨儿我跟隔壁队的王老五说咱们的头窝猪有十只,他还不信哩!”吸口水。

  “唉,要是那天没压死两只,现在就是整整齐齐二十只。”众人开始叹气,可惜可惜。

  “要我说啊,还是咱们来娣厉害,跟着何老大夫学到了真本事。”说话的老太太端着一只土碗,里头是清得能当镜子照的稀饭。

  “对,咱们来娣可是何老大夫的那啥弟子?”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