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各有各的考量19(1 / 2)

就在老徐暗暗气得窝火之际,电话总算是打通了。

电话那头传来了女儿的声音。

“喂?”

老徐的儿子问了一句。

“姐,你现在在哪儿啊?”

电话那头的女儿问道,“怎么了?是不是妍妍出什么事了?”

“妍妍没什么事,我就是问一句你在哪儿。”

“是不是爸催你打的电话?是不是妍妍又不乖了?”

姐弟两人话没说两句,老徐就忍不住从儿子手中夺过电话,皱眉质问道。

“雪梅,你是不是和张勇吵架了?”

电话那头的女儿听到老徐的声音,顿时就不说话了。

老徐本来就是直脾气,依他年轻的年纪,说不定现在已经开骂了。

这结婚吵架,婆家不理,娘家不回,不声不响的把孩子丢在这儿就跑,这算是什么事?

不过人到岁数,的确是方方面面的脾气都会消磨很多。

女儿以前没嫁出去的时候,老徐还不觉得,现在女儿嫁出去了,他每每回想起来,总感觉对女儿有所亏欠,现在又怎么舍得骂她?

他犹豫了一下,心里憋着的一口气提到了嗓子眼,又化作了轻声细语的一句话。

“有什么事,你回来说清楚,当初你结婚的时候,你妈就跟你说清楚了,你要是结婚之后遇到什么困难,你尽管回来找我们。这是不是你妈之前跟你说得好好的?现在你妈不在了,你还怕回家来了?”

电话那头的女儿沉默了一会儿,还是嗯了一声。

老徐听到她点头,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皱着眉头道。

“张勇,我就先帮你打发回去,你晚点过来一趟,具体是什么情况,你跟我说清楚,我来看怎么解决。”

“嗯,那我晚点回来。”

电话挂断。

老徐转头就走到了客厅,看了一眼不着调的女婿,心中腾的又是一股无名火起。

这一次幸亏自己女儿没做什么傻事,要不然老徐非得追过去给他两拳。

简直太不像话了,结婚吵架了,竟然两三天都不过问一句。

幸亏他这次还是亲自过来登门找人,如果只是打个电话过来,那老徐非得追去婆家骂他一顿不可。

老徐心中窝火至极,不过事情没弄清楚之前,他还是秉持着一个做长辈的态度,没有轻易发火,只是冷着脸说道。

“张勇,你先回去等通知,具体的事,等我了解清楚之后再说。”

女婿迟疑道,“爸,你这……”

老徐腾的一下就发火了,“我喊你回去等通知,你听不懂?”

“……”女婿顿时就不吭声。

虽然被拂了面子,但是女婿其实也自己理亏。他结婚的时候就没什么排场,不仅结婚没有给彩礼,办结婚酒的时候说是老徐带着材料人工去帮个忙,结果最后连结婚办席的钱都没给他。

这种事情,怎么想怎么混蛋。

老徐当初就一直憋着火,只不过女儿结婚的时候,老徐的老伴儿还在,她一直在中间调停劝和,这才没让老徐去他们婆家要说法。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女儿在结婚前两年,一直没有和老徐来往。

老徐生气的原因其实不单单是钱不钱的问题,而是他知道这其中的门道。

结婚要彩礼,本来就是量力而行,可多可少,但是一定不能少,这是一个态度问题。

以前结婚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要点彩礼,哪怕家里穷得揭不开锅了也要挑两担子谷子,提几块猪肉去提亲。

讲究的就是一个登门求亲,叫做讨媳妇。

要不然结个婚,嫁个女儿,一分钱不要就这么随随便便的送出去了,那结这个婚就不值钱了,人也跟着轻贱了。

街坊邻居传出去,说是老徐家嫁个女儿,一分钱彩礼都没有,赶着把女儿嫁出去了,这算什么?生怕女儿嫁不出去?这丫头就天生贱格?

再者说,没有彩礼来定个心意,那男方心里就对这场婚姻完全不会重视,他对于这个轻易得到的媳妇儿也不会重视。

老徐当年想的是哪怕是万儿八千,只要女婿给了彩礼,他就准备包个红包把这笔钱都送给女儿做私房钱,之后还准备了一些喜被、枕头这类的小物件作为嫁妆。

没想到这个张勇不仅一分钱都没提,转头把他诓过去办了个酒席,还是一分钱都没出。

从头到尾,这结个婚,倒像是老徐急着把女儿送出去一样。

这件事一直横在老徐和女婿之间,女婿直到现在也没提这件事。

现在老徐少见的吼了他一句,女婿也不敢抬头和他摆脸色,下意识的抱着小外孙女就要走。

老徐见状,眉头一皱,阻拦道。

“妍妍就留在这儿。”

“……”女婿看了他一眼,一反常态的没有回绝,就这么把那小丫头放在了沙发上。

小丫头伸了伸手,还想抓住他的衣角,嘴里喊了一句爸爸。

女婿也没有搭理,转头就灰溜溜的走了。

他走得这么狼狈,不仅没有让老徐感到一丝快意,反而心头平白的泛起一丝不安。

老徐也是过来人,他很清楚当姑爷女婿的人,在老丈人家里都有点虚,但也不至于心虚成这个样子。

他这个女婿说是一无是处也不为过,但是平时过来也是吊儿郎当惯了,完全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嘴脸,时不时还会和女儿当着他的面吵架。

按理来说,泥人尚且有三分火气,老徐都这么摆脸色了,他这女婿竟然一句话都不说,直接灰溜溜的就走了。

这只能说明,他做贼心虚,之前两口子一定吵得特别厉害,说不定还打了一架。

老徐想到这里,心里平白的觉得堵得慌。

就在这时,儿子走了出来,问了一句。

“爸,怎么了?”

老徐不耐烦的看了他一眼,心情烦闷的不想和他说话。

儿子的脸色明显有些黯淡,突然没头没脑的被摆了脸色,他估计也不太舒服。

老徐把他的反应看在眼里,虽然不太想解释这些事情,但是转念一想还是想跟他解释一句。

毕竟再过几年,他要是走了,就只剩下他这对儿女相互扶持。

如果女儿又出了什么变故,受了什么委屈,好歹可以找他帮帮忙。

再者说,儿子也大了,这些人情礼短的事,其实没什么可避讳的。

想到这里,老徐皱眉说道。

“你姐和张勇吵架了,张勇过来就是来问你姐回来没有。”

“……”儿子有些懵,对于这件事他不太好发表意见。

老徐也知道他会是这样的反应,不过还是点了他一句。

“你娃儿继续懒嘛,我看你以后媳妇儿跑了,你也差不多。再过两年,我死了,你和你姐就两个人,要是她再和张勇吵架,回来找你帮个忙说个话,你多多少少还是给她开个门,你晓不晓得?”

儿子“嗯”了一声。

老徐看着他这不咸不淡的反应,暗暗无奈摇头,说道。

“家里没什么菜了,你去菜市场买条鱼回来。”

“要啥子鱼?”

“带条花鲢嘛,三四斤就差不多了。再买包巴沙鱼片,那种九块九的,处理好的。”

“嗯。”老徐的儿子点了点头,换了身衣服就出了门。

他一走,这房间里就安静了下来。

老徐心里憋着的一口气一散,原本佝偻的身形更显得萎靡。

他突然感觉有些无助,尤其是这种时候,如果老伴儿还在,多多少少还能打个商量。

他一向很少处理儿女的事情,一直都是老伴儿在管孩子,现在却出了这样的事。

平心而论,老徐是看不起这个女婿的,整个人完全没有一点事业心和家庭观念,一天到晚不务正业就知道去钓鱼,要不然就是打电脑游戏。

老徐心里对他有无数的怨言,但是作为一个老父亲,他还是不太想在女儿面前数落女婿。

原因很简单,那两口子已经结婚这么多年了,女儿都五六岁了。如果他这个当爸妈的,一时说了气话,最后害得女儿离婚了,那结果其实未必会比现在好。

老徐是个过来人,他这辈子办了这么多年结婚酒,也听过很多人离婚的故事。

一个三十来岁的女人带着个五六岁大的孩子,本身经济条件各方面都会有很大的问题,而且也很难再找合适的对象。哪怕不说这些,单单为外孙女着想,这孩子现在五六岁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如果她妈再婚,那别人男方肯定不想帮着养这个小孩。

到时候哪怕老徐能够接济几年,这丫头又该怎么办,甚至于哪怕老徐让儿子帮忙再养几年,等这丫头长大了,她心里也会觉得别扭。

老话说得好,宁拆十座庙,不毁一桩婚。

老徐现在已经过了心直口快的年纪,也看淡了这些人情世故。他知道晚上女儿过来,他要是一时图痛快,跟着数落女婿的缺点和罪证,反而容易把矛盾激化。

他作为当父亲的,现在非但不能跟着拱火,反而应该尽可能的权衡利弊,帮女儿把这件事定下来。

他也是过来人,二三十岁的年轻人本身经济条件各方面就处处受限,当年他结婚头几年也是差不多的处境,到处都挣不到钱,穷得叮当响。

好就好在那个时候是在农村,大家都是差不多的条件,哪怕家里穷一点,熬一熬也就过去了。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在城里生活,方方面面都需要钱,柴米油盐,水电煤气,再加上网络这么发达,别人都过好日子,自己过得不如意,肯定就容易心生不满。

老徐觉得这次女儿他们两口子吵架,他先要理清楚事情的头绪,如果是小问题,那最好还是让他们回去继续过日子。

一日夫妻百日哀,本身结婚就是在一起经营一个家庭,哪能说散伙就散伙。

老徐琢磨这些的时候。

沙发上的小外孙女就安安静静的坐着,不哭也不闹。

老徐阴沉着脸考虑了半晌,突然注意到那小丫头正坐在沙发上看着他,虽然老徐的心情不太好,但是看着这个小家伙,他倒是难得的心一软,走过去,牵着她的手坐下。

“你这丫头还怪文静的,怎么不吱声?”

“……”小丫头看了看他,没有吭声。

老徐摸了摸她的小脸儿,这小孩儿的脸蛋儿就是娇气,软乎乎的,带着温度。

老徐看得出来她这小外孙女的确很懂事。

她应该是她妈比较亲近,但是在外人面前也很少闹脾气,只是偷偷观察着四周的人或者事,一双明眸黑溜溜的,带着小孩子天然的好奇心。

不过她的性格多多少少还是受到了一些家庭因素的影响。

老徐看得出来,这小丫头虽然不怕人,但是也不乐意开口说话,不喜欢和别人交流沟通,这可是很大的毛病。

别人家五六岁的小姑娘,大部分都已经奶声奶气的很喜欢说话了,这丫头却不太喜欢开口。

老徐寻思着有机会真该让她在自己身边多待几天。

一来,他本来就是半截入土的小老头了,好不容易能够和自己孙辈亲近亲近,这相处的时光也是数着日子来的,自然能多看两眼算两眼。

再者,带这小丫头多去菜市场转转,见见生人,也让她的性格活泛一些。最重要是女儿和女婿三天两头的吵架,他把外孙女接回来,也好让这两个年轻人安静的处一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