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快餐盒饭14(1 / 2)

小丫头吃了一口泡蒜,确实是被辣得够呛。

老徐一边笑着,一边把稀饭递了过去。

“辣着了吧?来喝两口稀饭。”

“……”小丫头说是哭得稀里哗啦的,但也的确听劝,转头就抱着碗吃了起来。

这些稀饭都是老徐特意关了火凉过的,所以这小丫头喝起来也顺口,倒也没有烫着。

老徐笑呵呵的看着她吃着稀饭,自己也随手在泡菜碗里拿了两颗泡椒,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这一口下去,熟悉的辣椒味好像是变淡了不少。

老徐脸上本来洋溢着笑容瞬间就淡去了几分,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味觉似乎是真的有点失灵退化了。

都说老年人吃饭的口味一般都比较重,不知道自己是不是也是这种状况。

他这几年一直都是和儿子在一起生活,自从女儿嫁人之后,这家里也很少有什么外客。

儿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小时候老徐为了他读书搬家进城之后就去外面打工,一直都是他妈在带他,所以父子俩的关系虽然也不算差,但是儿子和他总是没什么共同语言,显得有些生分。

老徐对此也没什么办法,他毕竟是个五六十岁的人了,儿子也是个二三十岁的大人了,老徐总不至于现在还要像小时候哄小孩儿那样每天哄着儿子。

再者说,他也是过来人,很清楚儿大不由娘的道理。小孩子长大了,方方面面都会有所改变,性格想法也会和以前不一样。

老徐知道接下来的人生都是儿子自己去走,所以也不太想过多的去过问。

一来二去之间,父子俩儿的交流就更少了,要不是前天女儿带着女婿过来吃顿饭,儿子怕是也不会说他的盐放得多了。

这些话,只有父子俩儿的时候,他是不会说的。

老徐想到这些事,心中平添几分愁绪,一方面是想到和儿子比较疏远,再者也是感觉到自己一天天的老了,心里总感觉空落落的。

正当他黯然神伤之际,突然听到了身边小外孙女吧唧吧唧的正在喝稀饭。

这小丫头的胃口还真是好,就光是吃个稀饭都能捧着碗吃得滋滋作响,也不知道是现在的小孩儿是不是都这么有活力。

老徐看着这小丫头,不由得会心一笑,心中所有的烦闷和担忧仿佛都在这一瞬间消散一空。

他顺手又拿起一瓣泡蒜,自顾自的嚼了嚼,仿佛这泡蒜都变得有滋有味了。

吃了两颗泡椒又吃了一瓣泡蒜,他现在嘴里总算是有点滋味了。

虽然看着这小外孙女吃饭也很有意思,但是老徐自己还有正事要做,一时也顾不上和这丫头慢悠悠的吃饭,端着碗就飞快的吃了起来。

一口稀饭,一口泡豇豆,他吃得也算是不错。

很快两碗稀饭下肚,老徐这边都已经吃完,小外孙女还在捧着嘬。

这小丫头吃得虽然起劲,但毕竟人小嘴小,像是小鸡啄米似的,一碗稀饭都能让她吃半天。

老徐笑了笑也没管她,任由她自己慢慢吃,自己则是收拾着碗筷走进厨房,简单的把碗筷一洗,腾出了一块地方,摆上了菜板。

接下来还是要准备食材。

大白菜要切,土豆丝要切,还有胡萝卜、白萝卜,葱姜蒜干辣椒……

这些东西都被老徐分门别类的在桌上摆成了一排,像是办一条龙流水席一样每一样都清点过一遍之后,他便开始了切菜备料。

菜刀剁在菜板上,发出“咚咚咚”的响声就像是一面小鼓,不断的被敲击着,发出连绵的响声。

土豆在中间切了一刀,分成两半,然后切片码放,再改刀切成丝。

单单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土豆丝,老徐就记不得做了多少遍,甚至于一边切土豆丝的时候,他还抽空回头看了一眼在客厅里吃稀饭的小外孙女。

那小丫头还是捧着个饭碗,嘬得滋滋响。

他这才回头又拿了一个土豆再改刀切丝,随后又看了看灶台上的白菜和胡萝卜,暗暗估计着大概需要多长时间来处理这些食材。

他以前一般都是六点钟就起床的,不过今天因为外面那小孙女儿赖床,害得他也半天都不敢动身,就这么磨叽到了七八点钟。

现在时间上虽然也不算特别急,但总归还是有一点赶的。

他毕竟是卖盒饭快餐,卖的也就是中午那一趟,时间或早或晚,一过了那个饭点,人就走光了,今天一天的准备就白费了。所以一般他都是提前推着小推车去等着人来,不过今天看样子他得卡着时间去了。

他家里的灶台不算大,煮饭的这口锅也不比办流水席的红砖灶大铁锅,菜一多了就不少弄,只能分成几锅来炒。

想到这里,老徐手上的动作又快了几分。

咚咚咚……咚咚咚……

菜刀保持着一个稳定的节奏,不断的切着土豆,很快就在旁边放着半盆水的不锈钢盆里面堆了一小盆土豆丝。

其实老徐并不是一个特别守旧的人,他以前在街上曾经见过一些刀削面的门店摆着一个半个身子的机器人,卖的自然就是刀削面。

这种机器人其实就是外面套个壳子,真正有用的就是一只手托面,一只手带着刀,整体的结构特别简单,切出来的刀削面有的会直接掉锅外面去。

不过省力也省事儿。

做刀削面最麻烦的其实不是削面的刀工要多好,而是一直托着那一坨几斤重的面团一直削,遇到生意好的面馆,基本上那面团就放在手上不用拿下来了。

几斤重的面团乍一听好像没多重,但是拿一两个小时也不是一般的累人,很多面馆的老师傅那两只胳膊都比一般人要壮一圈儿。

老徐对于这种削面机器人就很感兴趣,只不过他本身对于做面点不是很有研究,再加上这种机器人还挺贵,动辄就是几千上万块钱一部,他也就没舍得买来研究。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