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忙碌的刘老师(二)”30(1 / 2)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小明是怎么做的。小明打开书本看了眼课文,发现里面有很多字不认识,然后他不高兴的哭了,一边说自己背不过,一边哭,声泪俱下,最后从六点哭到九点,饭也没吃,作业也没做,也没玩儿,也没看电视,最后他哭着哭着就累了,然后躺床上就睡着了。小明从六点到九点一共花了三个小时,换算成分钟是一百八十分钟,除了哭和难过,啥也没干。”

“最后我们来看小刚。小刚回家先把作业做完了,然后拿出课文通读了一遍,跟小红一样,把自己不认识的生字圈出来,这个时间是5分钟,然后小刚就合上书吃饭了。吃完饭小刚又拿出课文,打开录音笔,将课文从头到尾读又读了一遍,时间也是5分钟,然后他阖上书本,将录音笔调成循环播放的模式,然后他玩儿了会儿折纸,又画了一幅画,最后还跟妈妈下了一盘棋,这个过程中他听了几十遍自己的这段课文录音。睡觉之前他又拿出课本,第一遍小声只读,第二遍有感情的朗读,这个时间用了8分钟,然后他就睡觉了。第二天早上小刚起床后,先刷牙、洗脸然后喝了杯温水唤醒大脑、嗓子和肠道,然后坐到书桌前打开台灯,翻开课本,先是将这篇课文出声朗读了一遍,阖上书,课文里描绘的画面出现在他脑子里,他回忆了一遍,又出声背诵了一遍,然后又给妈妈完完整整的背了一遍。小刚晨读花在这篇课文上的时间是十分钟。这样算下来,小刚真正坐在桌子前面背诵课文的时间是多久?二十八分钟,对不对?”

“你们来他们三个人在老师检查背诵的时候谁背过了,谁没背过?”

小明没背过,小红背过了,小刚背过了。

小明、小红没背过,小刚背过了。

小红背过了,小明、小刚没背过。

小刚肯定背过了,他都给妈妈背了一遍了。

“小红、小刚有没有背过大家会存在疑问,但是为什么大家都认为小明肯定是没背过呢?”

小明就知道哭,三个小时啥也没干,哈哈哈。

“推己及人。我们每个人手里都有选择的权力,做怎样的选择你说了算,不论做什么样的选择,都没有对错之分,都可以,只是有的路好走一些,有的路很难走而已。但是,你们要记住,不管经历了什么,都不要否认。因为你不承认不仅仅是不承担责任这么简单,如果你拒绝或者放弃自己的经历,那就是你自己在阻止你自己的发展,否认自己的经历就是自己对自己撒的弥天大谎。”

孩子们萌懂的看着我,表情各有不同,我知道,这是他们的家庭赋予他们的。

我摸摸身边孩子的头,“人往高处走,想要做一个优秀的人,就要对优秀有远超别人的热爱,然后强迫自己养成优秀的习惯。”

“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的边界,也就是能力的上线。”我看着一个眼神纯净的孩子问:“你一分钟跳绳,最多跳多少个?”

这个孩子洪亮的声音响彻房间:一百三十七个。

“也就是说,那对于你来说,一分钟跳绳数量的边界就是一三七个。能不能跳更多?不一定。能不能跳更少?能,一定能,对不对!”

我看到几个孩子捂嘴笑,也陪他们笑了一会儿,“有人不相信他能跳更少。”然后看着刚刚回答一百三十七个的同学,“他不相信你能跳的比一百三十七个少,怎么办?你有没有方法,跳地更少?告诉他。”

小男孩起身,手舞足蹈的说:“我跳的慢一点不就好了。我还可以直接坐在地上连跳都不跳。”

“你看,想要偷懒,有的是办法。”

孩子们又是一阵哄笑。

我给了他们两分钟的时间嬉笑讨论,然后收起温和的表情,严肃的扫视了在场的每一个人,“所以你一分钟能跳多少个,关键取决于什么?你的态度。你想不想做这件事。”

“我们还拿跳绳来举例。他一分钟跳一百三十七个以内,他可以慢慢跳、乱跳,更甚至连跳都不跳。可是如果他想跳到一百四十个,是不是就得努力练习了!因为一百四十个比他的能力的极限还多三个。那他该怎么办?怎么练习啊?有没有人知道?”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