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有钱的大姨23(1 / 2)

从1987年7月到1988年年底,这一年多,是刘国庆纸箱厂最红火的时期,每天厂门口都有大车排着长队,等着拉货。

杨树,刘向东,郭先进,心里再不忿,但天天亲眼看着,不服都不行,更是眼红的很,于是再次凑到一起,商量着合伙开个纸箱厂。

“树哥,我可听说了,坡头村的纸箱厂可是已经动工了,急着抢刘国庆的生意呢,咱们也干吧,那么多大车,这生意怎么可能赔,跟捡钱一样。”

刘向东最是积极,他家养猪虽然赚了些钱,但毕竟不是他自己的,他还有兄弟,钱更是被他爹攥着,他没一点儿支配权,他急着想单干,已经来找杨树商量好几次了。

但杨树一直没松口,他心里还想着拖拉机那件事呢。

当初他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和刘向东他们合伙做生意了,但这次又动摇了,实在是纸箱厂的生意太让人眼热。

再加上自己的工资太低,又没有上升渠道,一眼看到头,一辈子也不可能转成正式工,于是杨树也有了合伙开纸箱厂的心思。

不过他并没有急着表态,只是做出一副沉思状,他想的很清楚了,除非见到真金白银,否则宁愿不挣这钱呢,也不当冤大头,

“先进,你弄不弄。”

见杨树不表态,不吭声,向东心里虽不满,但又不好发作,只能把问题抛给郭先进。

之前郭先进家里穷,拿不出钱来,没有资格发言,如今不一样了,先进靠着一辆二手拖拉机,给工地送砖,送沙子,已经有一定经济实力了,也终于有资格发表自己的看法了。

“咱们都没干过啊,不知道好整不好啊?”郭先进很谨慎,自己的钱,都是没日没夜开拖拉机换回来血汗钱,可不能打水漂了。

可他的这份谨慎在刘向东看来就是‘没用’,刘向东嘴一撇,大声嚷嚷道:“有啥不好整的,我都去看过了,都是机器,通上电,傻子都会。”

郭先进本来还有好多问题的,但被刘向东这么一呛呛,就不吭声了,也学着杨树模样,低着头不说话。

三个人,两个不表态,这事儿注定就没法谈了,这件事就再次搁置了下来。

就在杨树以为这件事会跟买拖拉机的事儿一样,不了了之的时候,却不想,87年年底,突然迎来了大转机。

87年12月,刘向东失踪多年的大姨从台湾回来了。这是整个大河镇,自国家开放台湾民众探亲后,第一个从台湾回来的人,整个镇子都轰动了。

刘向东家第一次成了整个大槐树村关注的焦点,村里人人都在谈论他们家,大家都说那老人家很有钱,老伴儿是台湾的大老板,这次回来给了刘向东家很多钱。

这并不是单纯的谣传,刘向东家的种种变化就给出了证明。

在老人回台湾后不久,刘向东家就买了电视机,洗衣机和摩托车,成为了村里继刘国庆,刘茅岗外,第三户购置了全套现代家电的家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