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拖油瓶_分节阅读_第111节(1 / 2)

  就是不要上学,那就更好了,可惜不能够。

  这边徐瑶在熬上学时间,平城那里,赵合言给杨秋月送完东西,又去找了郝佳玉。

  “辛苦你了赵团长,来来去去很累吧,进来喝杯茶。”郝佳玉请赵合言进屋坐,但赵合言说要去周家村,“是城北那个周家村吗?”

  “是的,你也知道?”赵合言问。

  “我怎么会不知道呢,那是我妈的娘家,也就是我外祖母家,你去哪找谁啊?”郝佳玉知道赵合言在找妹妹,“是有什么你妹妹的线索了吗?”

  “是有一点,不过我得到了才知道。”赵合言听郝佳玉对周家村熟悉,便多问了一些周家村的事。

  郝佳玉向来是个热心肠,“你说那人我知道,是我们村以前收古董金银的,后来不让干这个,他还被抓起来批.斗了。你去的话,不一定有人愿意带你找他,这样字,你明天和我一起去,我正好带着孩子们去看看我外祖母。”

  赵合言有些不好意思,但没等他说什么,郝佳玉便说就这么定了。

  “既然不急着走,你进屋喝杯茶,和我说说美珍他们的事。”郝佳玉先进屋倒茶,赵合言也就不得不坐下喝茶。

  “他们家是四房啊,那可真不错。”郝佳玉由衷地为徐美珍感到高兴,“我这个北屋,也搬了一家人来,都不爱和人说话,完全比不上美珍他们。”

  “就是可惜了,美珍的厨艺就该干大厨,不过能在后勤部门干,那也是不错的,至少清闲。”

  郝佳玉絮絮叨叨地说了好一会儿,赵合言才得空插一句,“刚才我进来时,看到许家摆了一个小花圈,这是怎么了?”

  “哎,说来也是造孽。”

  郝佳玉长叹一声,“许大宝的腿断了后,被许茂才送到他外祖母家去。那家人对许大宝本就不上心,加上许大宝自己脾气不好,因为一些琐事和长辈吵架,偷偷跑了出去。”

  “但前面说了,许大宝腿断了一条,翻到山崖下,半天爬不上去。等家里人发现时,已经是一天一夜后的事,人发了高烧,没救回来。”

  “本来余薇薇是不让办事的,但许大宝奶奶还是有点心疼他,大吵一架后,才给弄了个那么小的花圈。”

  再次叹了口气,郝佳玉摇了摇头,“真的是造孽啊,生了孩子不好好养,还不如不要生。”

  赵合言听得也心情沉重,看时间不早,和郝佳玉约了时间后,先回去了。

  第二天她和郝佳玉母女三人一起去的周家村,郝佳玉看他心急,把两个孩子放外祖母家里后,便带着赵合言去找人。

  赵合言找了那么多年,从最开始的满怀希望,到后来一次次的失望,到现在不敢有期待,试图让自己平常心一点。

  进入一个破旧的小院,郝佳玉喊了一句二大爷,屋里拄着拐杖走出一个佝偻着身子的男人。

  “是……是佳玉啊,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看您,顺便我这个朋友,想来问您一点事。”郝佳玉进屋给他们拿了凳子。

  赵合言还没坐下,先拿出纸,递给二大爷看,“老先生,您看看,这个银锁您认识吗?”

  “我看看啊。”二大爷把纸拿到眼睛前,看了又看,“你这银锁倒也没什么特别,我以前……咳咳……以前在村里收东西时,能看到好一些。”

  “大兄弟,你光是给个画,我看不出有啥特别的,还有没有其他特征?”

  “有的,这个银锁的中间还有一个赵字,是我拿小刀刻上去的。”赵合言那会带着妹妹,身上就那个银锁值钱,时常害怕银锁会被人偷了去无法证明,便用小刀刻了他的姓。

  “二大爷,您仔细想想,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银锁,它对我很重要。”

  “刻了赵字?”

  二大爷拧眉看着赵合言,过了会,他突然敲了下拐杖,“我想起来了,还真收到过这样的银锁。你不说刻了字,我还真想不起来。”

  “那年我去走村的时候,正好有人拿了这样的银锁问我收不收。当时我看到上面刻了字,觉得不能直接出手,便和那人压了价钱。”

  听到这话,赵合言的手颤抖起来,他找了那么久,平城十里八村基本都去过了。

  这还是,他第一次感受希望在眼前,却又不敢大声叫出来,生怕惊醒后发现是做梦。

  “二……二大爷,您……您还记得,谁卖给您的银……银锁吗?”赵合言激动得口吃,弯着身子,紧张地看着对方。

  “我年纪大了,又过去很多吗,你让我想想啊。”二大爷低眉思索,“是什么人呢?”

  他一时真想不起来叫什么名字,只是脑海中有这么一个人的画面,“我记得是在徐家村收到的,至于是谁给我的,你让我再想想。”

第75章

  在赵合言到周家村时, 另一边的徐瑶他们,天还没亮就起来,坐最早的农村客运进了市区。

  这是徐瑶他们来随军后, 第一次进城买东西。

  徐美珍和杨立廉带着四个孩子,下车后,除了杨立廉, 其他五个人多少有点晕车。

  徐美珍站在路边,喝了一口水, 感叹道,“妈果然有先见之明, 这个路那么难坐, 以后没啥事, 我也不会再来了。”

  “你再喝点水。”杨立廉在一旁拿着水壶, “确实是该修修路了, 年年都说要修, 年年都在拖,也不懂他们在干什么。”

  徐美珍摇头说不喝了, 转头去看几个孩子, 杨望秋最有精神,杨守春还是老样子,瑶瑶和杨听夏则是恹恹的。

  “你们怎么样,还好吗?”徐美珍问。

  杨望秋最先接话,“下车后就舒服了。”

  徐瑶深呼吸好几次,感叹交通便利太重要了,若是能把路修好, 开车的时间可以缩短一小时,“我也好多了, 车上味道重,下了车舒服。”

  “听夏,你呢?”徐美珍看杨听夏的脸色不太好,走了过去。

  “我……我下次也不来了。”杨听夏今天会出来,有一半原因是好奇,另一半是因为三弟拉着他,说三兄弟就要一起。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