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本王已经答应了(1 / 2)

  所以即便现在有了解释,她心里也还是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对待大长公主。

  为了一个机会,便将她拉下水,这样的人,说一句不折手段都不为过,说实话并不值得深交。

  更何况刚才晋王可是说了,大长公主这样做的原因还有目的。

  这让她更是觉得这大长公主的人品,远远没有她表现出来的好,甚至还有些低劣。

  为何这么说呢?

  很简单,按照大长公主的说法,这皇位交换的破局之人应该是她,而且先帝还给她留下了不少底牌。

  先帝既然能留下那些底牌,自然就会大概率的成功夺回位子。

  即便稍有波折,基于晋王的正统身份,也能快速的站稳脚跟。

  当然,这也有可能会让当时的东洲更加动荡,朝着外敌入侵。

  可说一千道一万,这是先帝给的任务,你既然答应了先帝,还得到了先帝给的保命符,就应该在必要的时候站出来。

  再说当时的情况,那时候镇国公虽然已经有了崛起的势头但却并没有达到顶峰,甚至说相较于他后面的强盛时期,也就三四成的势力而已。

  在加上那时候先帝的余威还在,手里又有兵,更还有先帝密诏,只要振臂高呼,必然能瞬间就拉拢过来不少人,想要收拾当时的镇国公,概率非常大。

  可是大长公主却放弃了,真如她所说是担心拿不下吗?

  陆杳杳觉得也不尽然吧。

  她更倾向于,那时候的大长公主好不容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地位,她不想再起波折,甚至说不想为此去冒险。

  为什么这样觉得,首先就要说说大长公主少时的一些个情况。

  前面也有说过,大长公主和弘文帝,母妃过世得早,在那吃人不吐骨头的后宫,没有了母妃的护持,别说是那些个主子,就连那些宫人都能随意的欺辱他们。

  少时的情况十分悲惨,又见惯了别人高高在上。

  最后,她高高在上了,成为了大长公主,更是得到了弘文帝百分之二百的敬重,这样的感觉会让人着迷。

  她如何会舍得拿这来之不易的地位,去拼一个不确定的未来?

  即便成功了又如何?

  她得到的也不会比她当时得到的多,甚至可能还会更少一些,毕竟晋王虽然也是她的弟弟,关系也还不错,但是真要是说情分,那绝对没有从小相依为命的弘文帝深厚。

  所以,成功了地位可能会下降,在加上一切的来之不易,更还有危险重重,面对这样的处境,如何去选?

  陆杳杳到也没觉得大长公主如此选择有什么不对,毕竟人到了那个时候有大长公主这样的选择是人之常情。

  即便是换成她,在那个位子上,她也会毫不犹豫的这样选。

  错并没有错,但是随后的一些做法,却让陆杳杳有些看不过眼。

  正该站出来的时候,不站出来,等到镇国公没了,她却站出来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