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保健品公司。(1 / 1)

  三十多份口供中提供的同一个线索——他们都去过墨子商场附近的一个超市里进行免费领鸡蛋或者替孩子们交钱便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学位、工作、事业还有分配好的另一半,还有的一些骗子利用老人的善良在各大超市门口演起一段双簧戏骗他们购买保健品和营养品,老人半信半疑全部上当,因此老人和孩子不停争吵,渐渐的别人说的话竟然比自己亲生孩子说的话还要听见声响。

  杀人动机有了。

  山林白鹭别墅会所707号房间的暗房墙壁挂着的人皮经过法医的具体检测发现是失踪老人的皮骨,上面散发的恶臭不是老鼠尸体腐烂的味道,是大熔炉里用火炖着的肉汤飘出来的味道,加上一种掩盖腐臭的香料,可让接近的人不打开熔炉的盖子是不可能闻到的味道(香味),吃上一口容易中毒致幻,再严重点要你的命。

  兰姐被抓的那天将把炖好的肉汤送到各位苦难的失踪人口的家中,愣是一句话没有提醒他们现在他们嘴里咀嚼的食物是他们最亲的人。

  若不是学校里的保安室留有我们刑侦大队的电话,提前报案告知我们,估计还会有更多的孩子失踪无法上学,他们受尽苦难折磨后炖成汤送还给他们的父母,那滋味不好受儿的,地狱空荡荡,恶魔在你我他之间生存。

  莫问问过这位别人尊称名叫“兰姐”的女士,问她是以什么样的身份去替遇难者家属处理他们亲人的尸体,那个人狡猾的疯笑着给出的回答就三个字“清道夫”,对于他们来讲,无论是怎么样的结果都无所谓,大不了从头再来,可惜她已经没有了未来的规划,我们无情的掐掉她所有的幻想。

  身处一处黑色的世界,上方的天窗是唯一的出路,你见过哪些鬼哭狼嚎的声音出现在你的梦境里吗?你见过吐着血的灌汤包夹杂着一根手指头吗?你有没有在别人讲故事里听到有关自己的消息吗?你可曾因为爱上一个人变得浑身带刺,变成一个泼妇?你提着灯笼站在白皙的十字路口见到已故的故人笑着跟你打招呼吗?你见过兔子长出獠牙朝你扑过来,拍打自己的肉身撕碎灵魂?你见过人性丑恶吗?你知道嘛有些人会不可一世地粉碎你的梦想,打破你的生活,让你万劫不复的沉睡深渊?你见过因为从不敢轻易交心的猫咪活生生死在你面前,你却连救它的机会也没有吗?

  外面一闪而过一闪出现的感应灯无时无刻不在诉说着黑色的声音,声音千变万化,没有固定规律,唯独自己想要见到的人你想着他的声音就会出现在你的耳边,有时是惊吓,有时是一种噩梦,俗话说的话“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你这么害怕鬼是不是做了什么亏心事?人们永远不知道满足,欲望会吞噬你的贪恋。

  第230章 保健品公司。

  随笔(四)变态。

  拼命奔跑的觳觫小女孩扑进了警察姐姐的怀中,巨大的毛毯披在她身上抱着她回市局休息,其他人追着绑架的面包车一路追到山林白鹭会所别墅附近的停车场,慌不择路的绑匪六个人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所措,摘下他们的面套,露出整齐的五官,拍下照片返还市局信息资源库进行调查人员背景,看看那个(在逃通缉犯名单或者是脱氧核糖核酸)和他们六个比较符合。

  救觳觫回来的第二天她又无故失踪,学校、家里甚至是垃圾场他们全部都去找过,皆没有她的任何消息,走访附近群众人员调查时,路过的居委会大妈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线索。

  她说:“那天我有事起来的比较早,大概三点半左右出门就看到有一辆面包车停靠在小区门口那里,车上有好几个人,其中有一个手腕上有一道星星疤痕,拿出来一把钱装进觳觫的书包里,我亲眼所见,绝对没有任何想要欺骗你们警察同志的任何想法,当时我还纳闷既然是她的父亲母亲给她的钱她为何闷闷不乐?在这个时候凭空又出现一辆面包车二话不说把觳觫的书包抢过去了的同时觳觫整个人摔到面包车一侧硬拽着上车,警察同志你们都不知道凌晨的看见这场面,不被吓死我都已经是万幸的存在喽啰!”

  “谢谢。”

  “不用谢,不用谢。”

  楚望头痛的瞧着附近人民群众提供的口供,什么样子的全部都有,真把这里当成集中投诉消费者协会中心,每天至少一百多个电话打过来,也不知道是那个缺心眼的把消费者协会的电话写成警察局的电话110,这几天的电话快被人民群众打爆了。

  走访保健品公司的楚望收到了一份小朋友送的报纸,是一份二十世纪初的一起凶杀案,简单大概的看两下,听到折叠门开始的声音,快速的把报纸叠的整整齐齐放进斜挎的帆布包里,笑着走进去。

  这家公司因为媒体的曝光导致公司现在面临巨额的赔偿金还有倒闭的风险,为了不让别人说闲话,老板亲自当着消费者的面销毁这批保健品,并且贷款把消费者损失的钱悉数奉还给消费者本人,楚望去到的时候,老板刚刚把最后一位消费者的钱还给他,抽取骨髓的痛苦让老板抱着一根柱子痛哭流涕,不停捶打他自己的胸口懊恼的回忆着那伙人坑骗他签下自己的名字当法人的全过程,暗自咒骂吃干饭的混蛋黑心人,坑自己的钱不说还要坑自己人。

  接待楚望的人是保健品公司的门卫兼老板秘书,叫“魏连生”,今年刚好五十岁,不过面相显老,公司里的其他人都喜欢叫他“老魏”,他自己也没有反驳,自然而然接受了这个称呼,在职期间一直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从来没有过一次懈怠的影响工作,除了有点不好的小癖好比较喜欢站在学校门口盯着一群孩子们不停地去看,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对待,是孩子们口中的“糖果老人”。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