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2 / 2)

  但降职就得有人顶上,这两位也是干实事的“骨干”,一时半会儿实在找不到人来替,皇帝也只能忍下这口气,另择他人选。

  御书房内,皇帝愁得连小皇子都忘到了脑后,连转几圈,实在忍不住扶额感叹,“如何是好啊!朝中竟是无一人可用了吗?!”

  巫虞默然。

  他也是没想到朝中臣子已经安逸到了如此地步,心想若南海一战为被动,怕是皇朝基业真的就要断在这位皇帝手中了。

  不过有些话没有明说的必要。

  巫虞理了一下朝中的人员关系,斟酌之后道:“北牧暂无异动,又有司徒两位将军镇守,陛下不若将司徒勋召回,由他领队进行巡查。若此次巡检成功,陛下亦觉得可持续施行,就此成立中央巡检司也未尝不可。往后再从新科中甄选新人交由司徒勋负责管理,如此便无需再从官员中借调,也可避免朝中官员互庇勾结。”

  “这倒不失为一个办法……”

  新立部门不易形成党派,司徒勋也深受皇帝信赖,又有司徒家为背景,所以哪怕那些蛀虫恨他也得考虑他背后的靠山有多稳,更何况他本身实力不差,有人想下手也得先掂量掂量得手的机会究竟有多渺茫。

  且不提司徒勋为人有多睚眦必报……那些人只要未能一击得手,之后多半也承担不起被司徒勋报复回去的痛楚。

  定下司徒勋,这事儿基本算是成了,皇帝当即拟了召回的旨意,让亲卫快马加鞭送往北牧驻地司徒勋手中。

  皇帝打着算盘,想着司徒勋领了巡检司的要职,将来恐怕也会常在京城,介时文有巫卿,武有阿勋,于小皇子而言可谓万利无弊!

  接到旨意的司徒勋正在研读阿姐司徒黎的家书。

  司徒家一门三将只在高祖皇帝时出现过,之后边关无战事,基本都是等上一代致仕后下一代才能接替,如果不是南海一战需要部署,皇帝在众人无法理解之际采纳了巫虞用女将的意见,估计这一代也会如此前一样待司徒大将军和司徒将军推任后由司徒勋继任大将军之位,而后再传给司徒勋的儿孙。

  司徒黎此次纯属意外“弯道超车”,姐弟二人平日关系好,司徒黎也不是面儿上看着那般严肃,自然免不了写封家书“炫耀”一番自己的功绩。

  看着信中滚轱辘般的自夸,司徒勋气得直翻白眼,不等他拿笔回怼,皇帝的旨意便送达了驻地。

  巡检更偏文职。

  司徒勋的志向当然如长辈一般,二十余年中更是没怀疑过自己将来会长久的留在驻地会是深入沙场,所以初接旨意,他的第一反应就是拒绝,不过与他从小一同长大的御赐亲卫却不这样认为,开口便是劝阻。

  “少爷倒是不必急着拒绝,陛下此番大动作必定有巫大人参与其中,或许让您主领巡检司正是巫大人的主意也未可知。”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