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 2)

  皇帝可受不住念叨。

  任命书发出的同时,一封带着安抚之词的密信也由皇帝亲卫送往了北牧。

  南海族群归降事宜有序推进,海关方面的问题也清查彻底,由中书监侍郎递交奏章。

  市舶司驻南海沿岸的官员层层剥削,愣是将关税提高了二十个点,上报关税当中还有五个点的“提成”,而商品进入中原市场后还会因地溢价,相当于一颗成本一两的海珠流入京城就能卖出五十两的高价,若品相、数目、工艺再加成,卖出一百两也不是没可能,但实际上这样一颗高价海珠,最终落到渔民手中的可能也就只有八钱银。

  南海族群也有会钻营的商人,知道价差之后难免心中不平,长此以往自然对广阔中原生出觊觎。

  皇帝之前刚送了崔昭仪一串南海极品珍珠,一串品相极佳、又足有十八颗,自宫外采购便花费了一千五百两,结果现在一看成本不超二十两银,顿时怒火冲顶,一把将奏章丢到了中书侍郎身上。

  “这便是你们监管的PanPan海关!”

  差一点!

  只差一点他们就要被动面对南海发起的战争了!

  若无巫家父母提醒,来年被南海打个措手不及又该何人来承担罪责!

  中书侍郎腿一软,被奏章砸得当庭跪下,“陛下息怒,臣……”

  中书侍郎深知在皇帝震怒的情况下不宜说什么自己也被蒙在鼓里的推脱之词,紧急住嘴,埋着脑袋磕了个头,转而表示自己愿意亲自前往市舶司揪出那些欺上瞒下的虫豸。

  “是该你去!若不能让市舶司那些蛀虫认罪伏法交出赃银,你便也不用回来了!”

  中书侍郎满脑门冷汗,将头埋得更深了——高额利益相关,他若不下死手,死的就会是他,如此一来就算皇帝不逼他,他也得拼了命的去干啊!

  喜悦被贪墨大案冲淡,待回了御书房,皇帝的情绪才缓了过来。

  巫虞同样受召随行入了御书房,听得皇帝连连叹息之后落座,才交出了一沓手拟教学方案。

  皇帝没想到巫虞还这么正式的交出方案,待翻看之后满脑子都是“巫卿有脑疾”的疑问,“巫卿为何觉得一个三岁稚童能听懂政论?”

  这份方案十分完善,皇帝通篇看下来都不要由产生了“千古一帝”即将诞生的错觉,但他脑子里及时出现了大皇子和四皇子的身影,愣是让他头脑一阵清醒。

  他家似乎真没多优良的基因。

  巫虞:?

  不能吗?他记得云永轩的小说中时常出现三岁学金融的角色,现代教育中精英教育下的幼儿也多为两岁入学,照如此安排,小皇子两岁开蒙,三岁听政论有何不可?

  皇帝:……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