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2 / 2)

这对岭南王和钟慕双方,都是瞌睡来了送枕头的好事,一方巴不得他走,一方正愁没仗打,可说是一拍即合。

钟慕二十八岁从军,至今己十五年,四十三岁,正是男人一生智慧体能最巅峰的时候,加上他修炼魔功十年,身体条件远超常人,十年中带过的剿匪兵,真刀真枪不好说,毕竟刀枪无眼,钟慕虽每战争先,悍不畏死,(不跑在第一线血都流完了)实战经验极为丰富,但悍匪中也没什么高人,并没练出什么绝世武功,真的要一分生死,阴沟里翻船也不是不可能。徒手单挑,这么多部下能势均力敌的最多三两人。

既然武力过人,哪里还怕打仗。

带了十数亲兵,回到岭南府城家里休整一番,他这种摆明没后台的自然岭南府高层没人鸟他,岭南王例行公事赐下财物勉励了一番。

倒是曾经的老部下们如过江之鲫前来拜访老首长,不得己大开流水席,哪天都是几百人在家闹腾喝酒叙旧。

岭南王得报,更是坚定了扔这个烫手山芋出去的决心,想到他马上就要走了,也犯不着找他麻烦,于是每日赐酒送肉,必让送货的报上岭南王大名,蹭个功德,收买人心。

钟慕猜到他用意,也极力配合,必定带领在场部下大声称谢表衷心,表演一番主贤臣忠的把戏。毕竟老婆小老婆娃娃们还在人家手里,你好我好大家好不好吗?

私下里担心万一有变被一锅端了,虽说有一应老部下照应,但人走茶凉,时间长了情分自然淡了,非亲非故的,别人帮你是情分,不帮是本分,怨不着别人。

钟府人又多,目标太大,又颇有财货,家里除了女人就是小孩,最年长的本家男性次子才二十来岁,体弱多病,又没经历过社会毒打,少不更事,

主母更是从钟家寨那种鸟都不去拉屎的乡下地方出来的,大字不识几个,但凡上档次一点的迎来送往都不会的无知妇人。

这么一群人守着偌大家业,简直是只差在脑门上刻着肥羊在此,赶紧来拿么?这不是诱惑人犯罪么?

钟慕令信得过的亲兵押阵,雇佣人手,分批往钟家寨转移人员财物,兴建钟家祠堂,钟家大院。府城只留嫡次子(长子己挂了)和母亲充门面,其余人一律回钟家寨住。

亲兵有几人本就是钟家寨出来投奔他想混个前程的,他自是多方提点,奈何钟家寨那种小地方出来的,能有多大本事?

打铁还需自身硬,军中是个讲真能耐的地方,是坨烂泥,谁都扶不上墙,不过来自同一个地方,多少沾亲带故的,都收为了贴身亲兵,混日子倒也混得下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