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金国二次来犯,妖人郭京出场80(2 / 2)

此时,吴韵正在梁山和五万金军对峙。

本来许贯中劝他趁着朝廷兵力空虚,金军退去,起兵占领大名府,守住这个战略要地。等到金军再次南下的时候,可以据城而守,阻挡金军。

但是吴韵拒绝了,因为梁山镇的地盘不包括大名府。

除奸盟不能擅自撕毁和朝廷签订的协议,除非朝廷先毁约,派兵攻打梁山。

大名府是重要,但是重要不过契约精神。

因为契约是守住人性底线的规矩,不讲契约的人没有底线,不讲契约的民族是野蛮民族。

宋朝这个文明国家打不过野蛮民族组成的国家金国,就是因为先有宋徽宗背弃盟约,使辽国被灭亡;后有宋钦宗和一帮大臣反悔割让领土,使手段贿赂金使,反而被金使告发。

如果,没有宋徽宗的背盟,即使辽国被灭亡,那么辽人也不会憎恨宋人;如果,没有宋钦宗的毁约,也不会让金人再次抓住借口伐宋。

战争一定要师出有名。这在古代是很重要的。

正义打败邪恶永远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所以,正义之师打败不义之师是肯定的。

那么怎么判定谁是正义的一方呢?

立场不同,角度不同。有时候,侵略者还真的可以找出正义的借口。

那就是背盟毁约!

所以一个朝廷不能签订卖国条约,它不仅影响当前,还会影响后世子孙。

当一个朝廷签订卖国条约的时候,这个朝廷已经完蛋了。

实际上,北宋在靖康元年的时候已经终结了。

赵宋朝廷出卖国家利益的时候,它就代表不了广大百姓的利益诉求。

没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就不要当统治者。

吴韵认为明朝这点做的还是很好的。

他也要号召梁山的大小头领学习这种精神。

八月十五,中秋节。

金国名将银术可作为东路军先锋大将,领兵五万,渡过黄河,屯驻大名府。

吴韵也在这天晚上,在梁山县召开抗金动员大会。

除奸盟的大小头领,包括所有的文官都来了。

此时,梁山县的百姓家家户户都出来赏月。

虽然没有东京城热闹,但是梁山县的大街上也是人来人往。看花灯、猜字谜、吃月饼、喝桂花酒,梁山县的百姓过得一点也不比东京城差。

坐在盟主宝座上的吴韵往下看去,是一片万家灯火、人间热闹。

吴韵指着城下的百姓说道:“诸位,今天本来应该是合家团聚的日子,但是我叫你们来此是为了一件事:抗金!如果我们不抗金,明年再也见不到这种和平热闹的日子了。如果我们不抗金,我们枉为朝廷的蕃镇,就是不忠;如果我们不抗金,我们不能保护百姓,对不起他们的供养,我们就是不义。不忠不义之人能立于天地间吗?”

众人齐声回答:“不能。抗金!抗金!抗金!”

“好!金人不仅杀了许多百姓,更杀害了我们两千多的兄弟,和我们有血海深仇。我们今天对天立誓:面对金人绝不后退,我们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要守住梁山!”吴韵端起桌子上的一碗酒一饮而尽,然后猛地摔在地上,高声说道。

众人也都一样地饮酒、摔碗,然后向天起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很好!现在我宣布这次抗金的部署。“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众人都安静下来,一眨不眨地看着他。

“呼延灼,你率领一千五百骑兵活动在大名县东南至梁山县西北一带。你军的目的就是刺探军情,查探敌人的粮道和敌人屯粮地点。遇到小股出来打劫的金军,可以围杀;遇到敌人大军立刻就跑,不要恋战。你军应当遵循以下战法: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扰,敌少我打。切记!“

“末将遵命。“呼延灼出列,右手捶胸说道。

“关胜,你率领一千五百骑兵活动在兴仁府西北一带。你军的目的就是阻止敌军南下的哨骑,同时骚扰敌军。你军的战法同呼延灼一样。“

关胜也出列领命。

“武松,孙立。武松为正,孙立为副,你二人率领两千步兵坚守济南府。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后退一步,哪怕战至最后一人。“

两人出列领命。

“燕青,阮小七。你二人各率领一千步兵和一千水军,坚守梁山县。同样,没有我的命令一步不能后退。“

两人领命。

“牛大,你率领太行五杰,领兵一千,坚守郓城县,同样要死守不退。“

五人出列领命。

“最后,我率领两千杀手堂的兄弟们驻守兴仁府。“吴韵也出列,右手捶胸说道。

李俊急了,众头领都有任务,唯独他没有。他抓住吴韵的衣袖问道:“盟主,咱呢?“

吴韵悄悄地说道:“你另有重要任务,一会儿我私下跟你说。“

李俊这才放心下来。咱原来有秘密任务啊,不知道是啥任务?

吴韵又端起桌上的碗,一口气连饮三大碗酒,说道:“各自珍重,胜利后再见。“

众人也痛饮三大碗酒,高喊:“盟主保重!“

然后众头领接过将令,一一拜别吴韵,踏上抗金的征程。

这一别,兄弟不再见,夫妻难团圆。

这一别,多少好男儿战死沙场,为国捐躯。

这一别,他日九泉之下再相见,兄弟同饮胡虏血。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