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赵桓软禁宋徽宗,康王出逃开封府79(2 / 2)

得知这个消息的吴韵正从沧州赶回来。

他和黄邪成功击杀了杜充,全身而退。

要问这杜充犯了什么罪?

两人只调查到表面,那就是这家伙在北方难民逃到沧州地界的时候下令,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杀绝。理由是怕有金人的奸细混在其中。

按道理,他不敢接收难民,将城门关闭就是了,没必要赶尽杀绝吧。

吴韵怀疑这里有什么阴谋,于是和黄邪夜闯杜府,利用他的【说服】技能终于问出了实情。

这个杜充竟然是杜社的哥哥。

他的任务是破坏宋朝廷的威信,引起北地汉人对宋朝廷的仇恨。

只有百姓不信任朝廷了,仇恨朝廷了,才会放弃对金人的抵抗,才会接受金人的统治。

好家伙!难怪他会做出这么离谱的行为。

黄邪建议将这个汉奸点天灯吧。

吴韵表示咱不懂,你来吧。

黄邪亲自动手行刑,过程过于残忍,就不必讲了。

在杜充死后,吴韵收到了提示,他完成了隐藏任务,获得了一个属性宝箱。

哈哈哈,真是双喜临门啊,吴韵仰天大笑,咱要做舅舅了。

三月初五,不顾许贯中的反对,吴韵和燕青、李师师、墨香几人化妆成卢秀娘的远房亲戚,前往康王府里喝喜酒。

由于康王现在只娶了一个王妃,加上有大管家文焕章的照顾,卢秀娘平安地生下一个千金,娶名赵燕。

几人在康王府里住了一段时间,从文焕章那里了解到现在开封府的形势,那真是暗流涌动、诡谲云涌。

“这叫什么事啊?父子两个抢皇帝宝座,也不看看金人还要打过来的,大宋就要完了。”文焕章叹息道。

“也许他们以为金人不会打过来呢?毕竟双方签订了和平盟约的。”燕青说道。

“和平是建立在双方的实力差不多的基础上的。当年的大宋和大辽实力差不多,才有百年和平。现在呢?”吴韵问道。

他的话大家都很赞同。现在的朝廷是个什么样子?文臣忙着争权,武将忙着捞钱,百姓和士兵早已麻木,谁还会为国家战死沙场呢?

“哼,都是王安石惹得祸!变法,变法,党争不断,越变越乱。”文焕章一拍桌子说道。

虽然吴韵不太赞同他的话,但是也不好反驳。因为在当时的大环境来看,确实如此。北宋的问题根源于皇帝,王安石怎么可能变法成功?这也许就是一些反对派大臣心里的想法,他们看见了问题,却没法解决,只有得过且过。而王安石,他是直面困难的勇士,只是,他注定是个悲剧人物。

“现在怎么办?金军要是再次打来,朝廷很可能守不住。而我们梁山兵少将寡,注定只能防守。”吴韵问道。

文焕章站起身,走了几圈,突然说道:“古有曹操迎献帝,盟主为何不效仿曹操将康王迎到梁山。待天时变,拥立康王登基?”

他的这番话把吴韵给惊住了,难道文焕章是穿越者?

吴韵试探地问道:“nicetomeetyou.“

大家一脸问号?

也许人家不懂英文?吴韵又问:“太阳系在银河第几悬臂?“

文焕章懵了,盟主在说啥呢?

也许人家不关心宇宙和人类起源?他再次问:“唐宋元明清?“

文焕章狐疑地看着他,说:“唐,宋,元明清是什么朝代?“

好吧,他也许不是穿越者,可是他怎么知道两个皇帝要完蛋的呢?

吴韵问:“就算金兵再次来犯,太上皇和皇帝不会跑的吗?“

文焕章苦笑道:“昨天,宫里来消息了。皇帝将太上皇给软禁了。除非皇帝跑,否则太上皇想跑也跑不了。“

“你凭什么断定皇帝不跑?“燕青问道。他终于听懂两人的谈话了,心中有些得意。

“你们看,从这段时间皇帝的一系列动作中,不难发现他还是一个比较有心机和手段的帝王,只是根基尚浅,无人可用。一旦他逃跑的话,本就不多的威望还剩多少?将来谁替他卖命?谁帮他夺回京城?所以我断定,他必然会死守京城,如果守不住,也许会投降。“

吴韵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宋钦宗宁可投降也不逃跑。在古人的观念里,投降不可耻,胜败乃兵家常事嘛。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代,这种观念尤为盛行,其中还有投降以后在敌国当官的,还有在敌国做质子后回来做皇帝的。但是逃跑就可耻了!

其实投降也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你不确定敌人是仁慈的,还是残暴的。但是逃跑就毫无节操可言。

操蛋的是这个世界往往是有利于破坏规则的人的。如果当初刘邦不逃跑,还有大汉吗?如果岳飞和金人在山西死磕,还有后来的岳家军吗?

想到这里,吴韵叹了口气,他终于明白问题出在哪里了。宋徽宗和宋钦宗这两父子读书读傻了。崇尚所谓的古礼,将公主改为帝姬。崇尚所谓的古礼,宁可投降也不逃跑。

你崇尚古礼,可人家是蛮夷,能跟你讲古礼?

他又想到了南宋的情况。

虽然因为赵构的逃跑,宋朝得以延续。可是也因为他的逃跑失去北方汉人的民心,使朝廷的威望大不如前。而赵构这个皇帝要听江南地主的利益代表秦桧的话。从虽然他很讨厌秦桧,但是不得不用秦桧就可以看出。

如果历史可以改变,赵构最好的做法就是在江淮一带抗击金军,坚决不逃跑。如果胜利,他将会是中兴之帝;如果失败,宋朝就没了,历史进入一个新的篇章。

看来逃跑也是有代价的,就看当事人如何抉择了。

如果吴韵可以在这个世界待很长时间,那么文焕章的提议是非常有远见的。既然曹操做得,他林燕云为何做不得?

可是世上没有如果。

所以文焕章的建议,吴韵是不会采纳的。

他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不如效仿南北朝,先将朝廷稳定下来,再北伐。那么康王登基的地点在建康最好不过了。“

文焕章急了,问道:“盟主真的无志于天下?“

吴韵笑道:“我不是救世主,谁也不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自然要天下人去救。“

文焕章叹息道:“但愿康王是个明君吧。“

他似乎话里有话啊。

吴韵觉得康王这个小伙子挺好的,重情义,有决断,能吃苦,他不可以成为明君吗?于是问道:“康王现在是怎么个情况?“

文焕章重重地叹气道:“唉。康王真的是病了,夜里经常大喊大叫,说呓语,做恶梦。这些都是秀娘告诉我的。“

完蛋了!吴韵一拍脑门,他怎么忘了创伤后应激障碍。康王一定是在金营里受到了死亡的威胁,目睹了金人残酷的杀戮,回来后发病了。

难怪历史上赵构畏惧金人如虎。

想想也是。一个在和平美好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跑到杀人如麻野兽一般的金营里面,会遭受怎样的折磨?

这不能怪赵构。谁也不是生下来就冷酷无情,杀人如麻的。他的反应才正常!

吴韵摸着下巴想了想,说道:“这些天,你带他去大相国寺,让寺里的高僧给这次抗金死去的将士做几场法事吧。然后让他多念念往生咒和地藏菩萨本愿经。也许会有些用处。“

文焕章说道:“但愿如此吧。“

接下来的两个月,康王就住在大相国寺,向高僧学习经文,一心念咒。

还别说,似乎真的有效果!

根据秀娘所说,康王近来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晚上睡觉也比较安稳了。

皇帝赵桓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又赏赐了一些金银珠宝给康王府,让他安心待在大相国寺念经,为皇家祈福。

时间很快到了五月初七,已经在大相国寺待了两个月的康王赵构想要回家看看老婆孩子。

文焕章告诉他,京城会不安全!王爷要想办法离开京城。

赵构问:“我若走了,秀娘和燕儿怎么办?“

文焕章说:“林盟主已经将她们接到梁山去了。现在府里的是替身。“

赵构这才放心。

然后他上书皇帝说自己要跟随方丈外出云游,继续学习佛法,请批准。

赵桓一看这个好啊,反正老九的妻儿都在府里,他也不怕老九能折腾出什么幺蛾子。于是欣然同意。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