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禁军争功中敌计,康王装疯拖时间75(1 / 2)

第二天上朝,赵构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这次议和事关重大,咱们是不是找司天监的人算算,让他们选出一个黄道吉日再出发。同时,咱需不需要将此事告诉祖宗,让祖宗指点一下咱该怎么办。

赵桓一听就同意了,说:没错,这个主意好,就这么办。

下朝以后,新皇帝拉着康王跑到太庙去烧香,祭拜祖宗。表面上是问祖宗指点迷津,实际上是赵桓在向祖宗诉苦:祖宗啊,你的不孝子孙,也就是我的老爹赵佶把江山玩坏掉了,要我来收拾烂摊子。现在满朝上下有几个忠臣,有几个能干事的?朝廷没钱,什么事都办不了,我该怎么办啊?

赵构在一旁听了,直翻白眼。皇兄你还好意思说老爹,你自己任命了一些什么玩意,你不知道吗?六贼的家产去哪里了,你不知道吗?你就惯着这些奸臣吧,迟早会出问题。

赵桓发泄完以后,又恢复呆呆的样子,还打了一个哈欠。

赵构问道:“皇兄,你身体不舒服吗?“

赵桓说道:“啊,没事。昨天晚上太兴奋了,没睡好。皇弟,这可是好东西,你要不要来一颗。“说完他就拿出一颗拇指般大小的朱红色的圆润丹药。

赵构立刻摆手道:“臣弟每日诵经念佛,替皇兄和太上皇祈福,保佑外敌退去,大宋国泰民安。“同时心想:你可真是个孝子。太上皇御驾亲征,被困滑县,你却磕丹药。

听到康王居然求神拜佛,赵桓不高兴了。心想:你真的很不孝啊。老爹信奉道教,你偏偏信奉佛教。你这是和老爹对着干啊。你看看我,多孝顺啊。老爹信奉道教,我也信奉道教。老爹磕丹药,我也磕丹药。老爹喜欢画画写字,我也喜欢画画写字。老爹任用奸臣,我也任用奸臣。哦,不对不对,这点重来。老爹任用奸臣,我,唉,算了,反正朝廷也没有几个忠臣,不用奸臣,朝廷还怎么开张?嗯,反正我最像老爹了,所以我是皇帝。而你,我的九弟,就永远是个弟弟,哦哈哈哈。

想着想着,他又微笑起来。

赵构觉得自己这个皇兄精神有些不正常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自己赶紧告辞,远离这个神经病。

过了几天,司天监送来黄道吉日:十一月初八,万事大吉,利火德。

赵构觉得自己躲不过去了,问文焕章自己能不能假装生病,再躲一段时间?

文焕章告诉他,不行的,你要是真的生病了,还可以。不过风寒乃是重症,王爷不要玩火自焚。

赵构一听,打消了冬泳的念头,心想万一把自己整死了就不划算了。那就出发吧,在拖到漫天大雪;那就抱一下,再告别心爱的人。

他轻轻地抱了抱已经怀孕的卢秀娘,毅然离去。

十一月初八,寒风凛冽,天降瑞雪。

康王一行人踏着风雪,来到驻扎在滑县南郊的金营里。

完颜宗望等宋朝的计议使等得望眼欲穿。终于特么的来了。

虽然金军不缺粮食,虽然金军耐寒,可是南方的冬天是又湿又冷。这次他们带来的皮褥子不够,许多金兵都冻得脸色发青。而且南方的百姓太穷了,连皮褥子都没有,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过冬的。

其实在古代,百姓过冬大多靠熬。而真正的富户则用得起木炭和棉被。至于皮褥子这种东西,一股子腥膻味道,没人会用。

金军一路烧杀抢掠,大多数抢的是粮食和财宝,哪里想到抢被子的?现在人人怀里揣着一大堆财宝,又不能取暖,就比较悲催。

张邦昌一行人进了金营,只见:门口立着牛头马面两个鬼差,面目狰狞,浑身散发着让人心惊的寒气。里面是一队队巡逻的鬼兵,个个表情凶狠,如嗜血的野兽。中军大帐内坐着几个脸色铁青的判官,正中坐着一个一脸怒气、满脸络腮胡子的阎王,只听他怒喝一声:“为何来迟?“

张邦昌吓得一下子跪倒在地上,磕头说道:“阎王大人饶命。“

完颜宗望几人听了哈哈大笑,心想:宋国居然派如此鼠辈来谈判,干脆胃口大一点,再敲诈一点地盘和人口好了。

康王使劲踢了张邦昌一脚。这货才反应过来,赶紧从地上爬起来,退到他的身后。

完颜宗望上下打量了一眼赵构,得出结论:这就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孩,宋国果然没人了。

他问道:“你是哪个王爷?“

赵构回答:“康王。“

“今年多大了?“

“十八。“

哈哈哈,几个金军将领哄堂大笑。

赵构面无表情,站在那里等他们不笑了,才说道:“两国议和事关重大,自然要选一个黄道吉日。再说你们也没有约定时间。何故有来迟一说?“

完颜宗望呵呵笑了一声,问道:“你不怕死?“

赵构回答:“我是来议和的,不是来送死的。“

宗望又问:“你现在到了我们的地盘,生死由我们说了算。你是想生还是想死?“

赵构又答:“我是来议和的,若是你们杀了我,议和失败。两国继续开战,对你们没好处。“

宗望又说:“你若是答应我们的条件,你就能活;不答应,就死。“

赵构说:“你们的条件毫无诚意,恕我国不能答应。而且作为入侵的一方,你们应当无条件退兵,并且承认错误。“

赵构的话一出,张邦昌的脸色瞬间惨白。

完颜宗望等人先是愣了一下,然后勃然大怒,这小子是没搞清楚状况吧。

他正要让人将赵构推出去斩了,一旁的杜社说道:“将军,初生牛犊不怕虎,不要和他一般见识。他之所以这么硬气,无非是觉得我们拿老皇帝没有办法。只要将军打败宋军,给他来个下马威,保管他服服帖帖的。“

完颜宗望瞪了他一眼,心想:我特么能打赢宋军,还用议和?

杜社贴着他的耳朵说道:“我有一计,或可诱敌来攻,将军可趁机灭之。…“

随着他的话语,完颜宗望点头道:“好,就这么办。来人,将宋国使者带去安置。“

康王一行人被安置在几个小小的帐篷里,还特么是破的,四处漏风。

北风呼呼地吹,雪花哗哗地飘,众人冻得瑟瑟发抖。

“王爷,咱能不能让金人换个大点的帐篷,这里哪是人能住的?“张邦昌冻得鼻涕直流,上下牙齿不停地磕在一起。

“我看这是金人故意刁难我们,好让我们就范。我们的决定可是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不能服软。“赵构义正言辞地说道。

“那怎么办啊,难道要被冻死在这里?“张邦昌绝望地说道。

“我们去找些枯枝来,自己生火。“赵构说道。

几人刚跑出去没多远,就有几个金兵拿着武器拦住他们,喝道:“军营重地,不能随意走动,回去。“

他们也听不懂,但是看到对方凶神恶煞的样子,又缩回了帐篷里。

赵构说道:“我们彼此靠得近些,依靠彼此的体温取暖。”

众人一听愣住了,王爷可是天潢贵胄,自己等人怎敢冒犯。

赵构又说道:“此时我不再是王爷,你们也不再是士兵。我们是同生共死的兄弟。“

大家听了,心情很激动,将康王和张邦昌围在中心,互相依偎着取暖。

与此同时,在滑县的宋徽宗也很激动。因为半个月以来,金人再也没有发动一次攻城战。

“林爱卿,金人是否准备议和?“他问道。

“也许吧。不过他们的粮草还很多,士气还很旺盛。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吴韵回答。

宋徽宗心想,我要是一把火烧掉金人的粮草,他们是不是就要退兵了。他将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吴韵摇头道:“且不说我们不知道他们将粮草放在哪里,就算知道了,派何人去劫营?“

宋徽宗一听不高兴了,整个大宋就你们梁山军能打吗?还不是被金军打得全军覆灭。要是西军到了就好了,咱也可以早点逃出这个鬼地方。

正在这时,公孙若水进来了,她说道:“盟主,有消息称金人将粮草囤积在滑县西南的孟阳镇。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调些兄弟来烧了他们的粮草。“

她的眼中闪现仇恨的光芒。不只是她,整个除奸盟此时都恨透了金人。这帮畜生不只是一路烧杀抢掠,还杀了他们两千多个兄弟,此仇不共戴天。

吴韵也恨,不过此时除奸盟应该做的是安置好北方逃难的百姓,固守地盘。以除奸盟目前的兵力是不宜再出动大军的。他说道:“招兵的事情进行的如何了?“

公孙若水正要回答。吴韵一拍脑袋,旁边还坐着一个太上皇呢。事关梁山机密,不能让这个家伙知道。

“跟我来。“

两人走到一个僻静的地方。

“说吧。目前招了多少人?“吴韵问道。

“一万多点,大多都是北方被金人残害的百姓。“公孙若水回答。

“不能再多了。军队一多,百姓养不起。”吴韵心中计算了一会儿说道,接着又问:“北方逃难过来的流民有多少?都安置好了吗?“

公孙若水皱着眉头,回答:“一下子过来十万多人。有单身的,有拖家带口的。民政堂的官员们已经好几天没合眼了,一直在忙着给他们办理户籍。还有,就是原来六县的百姓有不少人不乐意收留他们。多亏了民政堂的官员一直在劝导当地百姓,那些流民才有地方住。“

吴韵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的家里来了一大堆要吃要喝的陌生人,以后还要和自己抢田地,哪个会高兴才怪。

这个问题要是处理不好,梁山就要发生内乱。

他摸着下巴想了一会儿说道:“第一,告诉民政堂的那些官员,这段时间他们干好了,回头按功劳每人给他们发三到十亩的永久免税田。功劳就按每人安置的流民人数来算。第二,多找些媒婆,促进流民和当地的百姓结婚。第三,告诉那些流民梁山今后将要面对的局势,如果有意南下的,给他们路费,让他们自己到南边谋生路。第四,扩大对南边的粮食贸易,告诉那些粮商和地主,如果他们敢将粮食价格抬高,就让北边的流民到他们家要吃要喝。“

公孙若水一一记下,正要离开。

一道灵光击中吴韵的脑海,他说道:“等等。还有一件绝密的事情要你亲自去办。把这一万多人秘密安排在济州训练,不要让任何人知道,尤其是李应。然后让燕青再大张旗鼓地招收两千人就行了。“

这是他临时想到的藏兵计。一个会藏兵的将军不是好将军,但是一个不会藏兵的帝王就不是好帝王了。他虽然不是帝王,但是盟内有个金人的奸细,他不得不防。

公孙若水也听吴韵讲过李应的事情,苦于没有证据,不能将他怎么样。所以,她也理解盟主这是不得已而为之。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