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析津县帮派大混战,德庆楼吴韵说真相67(2 / 2)

识相的,交钱关门走人。

不识相的,打残抢钱,走人。

了解完情况,金弹子气得大吼:“奶奶的除奸盟,老子杀了你们。”

他就要领着一百人杀上蔡氏客栈,却被一个奴隶场主拦住。此人告诉他,如今除奸盟和城东的恨帮合作,两个帮派加起来大约两千人,并质疑道:您这点人过去搞得定不?

金弹子瞪了他一眼,说道:“老子一个人过去都搞得定。人多怕个鸟。”

说完他拎着两个铜锤,只身前往蔡氏客栈。

不到半个时辰,他又狼狈地退回来,手里的两只铜锤都丢了。

他仰头灌了几口水,开骂道:“奶奶的,比人多是吧,等着!”

于是当天,金国在城北成立了一个金帮。

此时整个析津城有大小帮派十多个,其中主要的有除奸盟、金帮、恨帮、怨帮、西夏帮、西域联帮、辽帮、丐帮等。

东北的恨帮主要是由一些被金国迁走的原燕京汉人百姓逃亡回来组成的,对金国恨之入骨。

北边的怨帮是由一些原辽国怨军伤残士兵和辽东难民组成,目前呈观望状态。

西边的西夏帮由一些西夏商人抱团组成,也呈观望状态。

西北的西域联帮由西域十几个小国的商人联合组成,他们比较支持除奸盟。

西南的辽帮主要由一些原辽国小贵族组成,比较仇视宋人和金人,目前态度不明。

南边的丐帮则是一些乞丐、流民、混混组成,从事一些人口拐卖的活动,态度也不明。

金帮成立以后首先威胁恐吓西夏帮。金弹子亲自拜访他们帮主,说如果不听金帮的命令行事,金国将会出兵灭了西夏。

这时候的西夏完全没有成立时候的锐意进取之心。和宋朝打了这么多年的仗,西夏的贵族也打累了,心想大家坐下来谈谈,一起做做生意、喝喝美酒不好么。这样的西夏人自然怕金国怕的要命,于是西夏帮的帮主妥协了,表示咱服从金帮的安排还不行吗?别老是动不动就要灭了人家,搞得人家心里好怕怕。

西域联帮和西夏帮是有仇恨的。原因在于西夏这么多年占据通往中原的丝绸之路,每年都收取高额的关税,让他们这些西域的商人损失惨重。所以在吴韵亲自拜访并【说服】之下,西域联帮的帮主也答应加入这个暂时的联盟。吴韵称之为:抗金联盟。

可笑的是辽帮和怨帮却两不相帮,成立了中立联盟:辽盟。

而丐帮也加入了辽盟。不过吴韵无所谓,他也瞧不上这群人贩子。

所以整个析津城成立了三大联盟:抗金联盟,辽盟,金盟。

然后吴韵领着抗金联盟和金盟打成了一锅粥。

三天一大打,一天一小打。

一个月的时间,析津城发生四十多起血案,死亡人数高达五百多人。除奸盟也损失了二十多人,金帮损失更惨重,足足折损了三十位勇士。还有一百多中立帮派的人无辜遭殃,大多是金盟干的。按照金人的逻辑,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没有中立一说。

期间,虽然郭药师派兵镇压过无数次。可是帮派争斗可不仅仅是白天的聚众械斗,更有暗中的绑架、下毒、刺杀等等手段,防不胜防。

书房里,望着一个月下降了八成的关税,郭药师叹了口气:“打吧,打吧。打到最后大家一起完蛋。”

“大帅,要不要将这些帮派一锅端了。”管家郭福建议道。

“你以为我不想啊。金帮的后台是金国人,上次我杀了他们的探子,双方已经结仇了。这次我再动手的话,就没有退路了。至于除奸盟,呵呵,我怎么就感觉他们像是朝廷的人呢?”郭药师说道。他心里是这么想的:首先,除奸盟在梁山一带闹得挺厉害,目前朝廷正准备第二次围剿他们,这时候他们怎么可能跑到北边来闹呢?其次,除奸盟的利益在南而不在北,护住运河,他们就有得吃。可是跑到北边来要经过朝廷的几个州府,他们抢了这么多东西怎么运回去呢?

当然作为辽国的降将,他不知道大宋的官场风气:只要钱到位,没有什么事是办不了的。若是有,就是上面有大官要整人。

目前,除奸盟的对头只剩下蔡京一人,而且他又被罢官了。新上台的王甫虽然极力主张剿灭除奸盟,可是他在地方上没有什么党羽,他的话在地方上就是个屁。所以,郭药师失算了。除奸盟抢劫得到的货物现在正一批批的运往梁山,主要是皮褥子。至于粮食和钱财,吴韵则分给了城中贫苦的汉人百姓。

郭药师心中怀疑,准备找吴韵来次开诚布公的谈话。若他们真是朝廷的人,来此到底干什么呢?

时间来到了五月初二,已经是炎炎夏日。

郭药师在全城最好的酒楼德庆楼摆下酒宴,邀请吴韵前去一谈。

“盟主,不能去,这是鸿门宴。”杨天豪说道。

“对。郭药师既然能投降大宋,也能投降金国。”公孙若水说道。她是前些日子跟随那一千刺客来的。

“哈哈。放心好了,我的四大金刚已经来了三个。就算是鸿门宴我也能全身而退。再说,是金国灭了大辽,他郭药师和金国人是有国仇家恨的,怎么可能无缘无故地投金呢?”吴韵其实心中并非不害怕,可是来到析津城已经快两个月了,连张觉的影子都没看到。他觉得要么就是张觉不在此地,要么就是他藏在郭药师的军队中。此时郭药师请他赴宴,他正好要开诚布公地问一问他,张觉到底在哪?

德庆楼最大的雅间飞马阁。

郭药师举杯敬道:“贵使到燕山府来是为了什么事?”

吴韵笑笑,拿出伪造的押班官印和密令给他看,然后说道:“本来不想让郭大帅费神的,可是此事事关重大。所以,在下替朝廷问一句,张觉在哪里?”

郭药师大惊失色,连忙站起身来,替吴韵倒满酒,说道:“原来是皇城司的大人。下官不知道张觉是谁?朝廷为何要找他?”

吴韵皱了皱眉,心想:要是郭药师没见过张觉就麻烦了,他又没有张觉的画像。而从平州回来的下属告诉他,张觉的亲人死光了,他的亲卫多数也战死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那么历史上张觉是如何被宋朝发现的?难道是他自己去找官府的吗?还有宋朝发现后为何不将他藏起来,而是将他的人头送给金国,这不是坐实了收留张觉的事情了吗?

既然郭药师也不知道,那么张觉只能躲在一个地方,析津县大牢。

他说道:“本来事关机密,不能说。可是这件事情和郭大帅你有关系。朝廷收到密报,金国将会在今年秋天攻宋。理由就是朝廷收留金国叛将张觉。可是朝廷从来没有见过此人,更谈不上收留此人,所以朝廷派我等来此找到张觉,并且秘密带回京城。”

“啊?”郭药师惊呼一声,手中的酒杯掉在地上。他问道:“你是说,今年秋天金国会派兵攻打燕山府?”

“很有可能。所以我提前告知大帅,希望你早做准备。”

“唉,可是目前我军钱粮不足,兵少将寡,如何抵御金国人的入侵?”郭药师急得原地转了一个圈。

“我以除奸盟的名义捐给大帅十万石粮食,一万件皮褥子,十万贯钱财。而这些都是取自金国人和那些卖国粮商,大帅尽管自用便是。”

“如此,下官感谢大人的厚意。”郭药师弯身下拜道。他觉得这位密使此举无非是想抹除朝廷的痕迹,将金国人的愤怒转向除奸盟。此乃一石二鸟之计,既帮助他抵御金国人的入侵,又激化金国人和除奸盟的矛盾。

“嗯,不必客气。我有一事要劳烦大帅。请大帅将析津县大牢交给我们看管。我怀疑张觉就藏在大牢中。”

郭药师明白了,密使这是要亲自审问,于是点头道:“请大人放心。此事绝不会泄露。”

“很好。事不宜迟,现在就去吧。”

郭药师和吴韵来到知府衙门,将此事告知蔡茂。把这个知府大人吓得是六神无主,脸色苍白。

在吴韵的提醒下,他才回过神来,吩咐牢头搞几身狱卒的衣服,安排除奸盟的审讯高手混入其中。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