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文焕章计谋童贯,许贯中明投梁山63(1 / 2)

当夜,她被身边侍女红鸾告知此事是盟主的谋划,为了不让她露出破绽,故而未告诉她。

这个侍女就是吴韵暗中派到她身边保护她的。

琴韵闻言大哭道:“神仙哥哥,你永远是我的林大哥。”

红鸾闻言赶紧说道:“少主,小心隔墙有耳。盟主说了,你以后的路必然坎坷,作为未来的皇后不仅要有气度,更重要的是有学识,这样才能被帝王长宠不衰。还有,大度可以,但不必对内院当中的其他女子交心,防人之心不可无,要时刻谨记,这是盟主特意吩咐的。”

琴韵低声说道:“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听林大哥的话,做个合格的皇后。”

从这一刻起,琴韵的人生彻底改变了,导致这个世界南宋的历史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

当然这是后话,此刻北宋这辆列车正驶向毁灭的深渊,谁也拦不住。

金国都城会宁府,金太宗完颜晟端坐在一张虎皮椅子上,下面围坐着二太子完颜宗望、四太子完颜宗弼、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各猛安首领。

“狼主,去年宋国迟送岁币,今年又收留张觉那个叛徒,宋国先背盟,我们应当起兵南下,攻灭宋国。”完颜宗翰说道。

大多数人都赞同,他们早就对宋国的繁荣富庶垂涎三尺,只是缺少一个起兵的借口,现在借口有了,那还等什么。

完颜晟见众人摩拳擦掌的样子,知道众意不可违,加上自己也需要一个灭国的功绩来坐稳皇帝的位置,于是说道:“向西先扫灭草原上的抵抗部落,等到今年秋天,我将起兵十万伐宋!”

他的这个决定当然得到绝大多数在场之人的拥护,不过也有极少几个人脸上赞同,心里却不太乐意。

其中一个就是蓟州汉人首领公孙望。

回到家里,公孙望唉声叹气。其妻子问何故,他将今天会议上的事情说出。

其妻子说:“领主应当将此事告知宋朝!”

公孙望说道:“若事发,全族性命不保。”

其妻子说:“我等皆是汉民,如何坐视五胡乱华之事再发生?死后必然无颜见列祖列宗!”

公孙望被说动,于是派心腹之人扮成商人,秘密前往东京城。

因为事关重大,必须当面见到皇帝才可告知,那心腹之人苦无门路,在东京城内滞留半月之久。

带来的盘缠大部分都花在了那些高官的门子上,却连人家的面都没有见到,实在是可悲可叹!

眼见盘缠花完,使命还没有完成,心腹之人一怒之下准备到开封府找知府引荐。不巧那天正好碰到了吴韵兄妹俩人大闹开封府,见识到了大宋官员的‘敬业’态度。心灰意冷之下他准备返回大定府,却听到了一个消息,那对兄妹竟然成功了!皇帝亲自下旨意赐婚。他立刻意识到,这个康王也许有门路。于是在二月初八的那天,他混进康王府,意图找到康王,告明此事,不想被当作刺客抓起来。

文焕章连夜审问,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刻派人告知了吴韵。

吴韵看了来信,不禁感叹自古燕赵之地多义士。但是他知道即使朝廷知道了此事,金国攻宋的步伐不会停止,北宋被灭亡的命运不会改变。他能做的只是最大限度的利用此事。

其一是为了任务。

其二是利用此事让赵构露露脸,让群臣对他有个好印象,为以后他的登基埋下伏笔。

于是他给文焕章取信,嘱咐他两件事。

其一,想办法让童贯处理此事,让朝廷把童贯调往燕山府。

其二,想办法让赵构给皇帝和群臣留下一个擅长兵事的印象,大的方向是建议往燕山府增兵防守,具体细节和方案自己想。

文焕章收到回信,苦思冥想了数日,终于得到了一个方案,献给赵构。

赵构大喜,仔细研读,又揣摩数日,在大婚之后的第三天就上朝谋划此事。

宋徽宗看到他上朝有些意外,问道:“你才大婚,今日何故上朝?”

赵构哭道:“我有了妻,以后也会有子,为了儿子的前途,我努力读书,这几日苦读资治通鉴,略有心得。”

宋徽宗知道这个老九平日里最喜欢纸上谈兵,厌恶儒家经典,结婚以后总算开窍了,这是好事。但是对于他的这个哭泣的行为感到不解,于是问道:“你能读书是好事,为何哭啊?”

赵构回答:“我哭我儿子生在乱世!”

宋徽宗以及群臣听了皆震惊不已。

“何故出此妄言?”宋徽宗怒问道。

赵构回答:“不是妄言,祸事就在眼前!我观史书,中原王朝要想安定繁荣,必然要有燕云十六州作为北边的屏障,而今这么重要的地方却大部分落在金国人的手里。如果他们率兵南下,我们如何抵御?到时候岂不是生灵涂炭,乱世来临,所以我说我儿子生在乱世!”

他的一席话令一群奸臣们羞恼不已。他们纷纷指责康王,你这是杞人忧天。我们建国一百多年也没有收回燕云十六州,不照样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今金国和辽国也没什么区别,给点钱打发走就是了。你这样危言耸听,居心何在?

他的一席话令李纲等人眼前一亮,对于这个默默无闻的王爷立刻来了兴趣。

李纲问道:“燕山府不是在我们手里吗?难道金国南下的时候,不经过它?”

赵构说道:“燕山府有雄兵吗?有钱粮吗?”

李纲暗道:上道。既然如此,我们来暂时搭档,唱个双簧。他说道:“没兵不可以调兵吗?没钱粮不可以运过去吗?康王若有良策,你可以说出来,大家参考参考。”

赵构在心中给李纲点了个赞,暗道:此人或是忠良之人,可用。他说道:“目前西夏战事不紧张,可以先调一支西军,同时从禁军和各厢军抽调一部分兵力,同往燕山府,然后派几个能征惯战的大将坐镇,或许可抵御金国入侵。”

宋徽宗无语,你以为我不想啊,钱粮呢?所以他问道:“想法不错,问题是钱粮呢?你知道大军一动,需要多少钱粮吗?”

赵构于是递上去一份折子,上面详细书写了出多少兵,从那条路线出兵,需要钱粮多少,一一列举,最后又写到:若是钱粮不足,可以让东京城的官员和富商们打折赎买今年的赋税,就可以筹集这笔钱了。然后又是一堆数据,告诉宋徽宗这些富的流油的家伙应该要交多少税。

宋徽宗一看,好家伙,整个东京城的官员和富商居然一年要交两千万贯的税,可是这些家伙一年能交一百万贯的税就不得了了,感情朕的钱都在你们手里啊。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