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林燕云奇袭应天,高太尉命丧瓮城53(1 / 2)

话说吴韵占领徐州只是为了引出高俅,他虽然不知道朝廷要派五路大军合围他,但是他知道徐州肯定守不住,朝廷不会任由徐州被除奸盟占领。

他一边将大量的布衣堂的探子派往大名府一带,探查高俅的动静,一边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根据探子的回报,高俅目前躲在大名府内。

大名府是北宋四京城之一,是首都开封联系燕赵之地的咽喉,城高粮多,兵多将广,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为宫城,有三门,分别是中门‘顺预门’,东门‘省风门’,西门‘展义门’。外城四门,分别是北门‘拒胡门’,东门‘东安门’,西门‘西安门’,南门‘南安门’。

吴韵想起此时关胜就是大名府兵马总管,若是能够策反他,设刀斧手于屋内,将高俅诓骗过去,就可以轻易杀之。只是派谁去策反他呢?

他思考了很久,觉得派谁去都不合适,因为关胜此时已经是手握一府兵马的大将,就算他念旧情不杀来人,估计也不会重新当‘匪寇’。

但是还是要试一试,万一呢?

于是他让萧让写了一封信,里面大致介绍了梁山目前的情况和除奸盟的宗旨,然后让一名布衣堂的探子潜入大名府,找个机会交到了关胜的手里。

关胜看完密信后,将之烧毁,坐在椅子上久久不语。

他想起了梁山上那段金戈铁马的岁月,那些逝去的和少数依然还在的兄弟们的音容笑貌。

去和兄弟们在一起是小忠小义,而报效朝廷、报效国家是大忠大义,关家以忠义传世,当行大忠大义。

打定主意,他对那探子说道:“我乃是朝廷命官,高太尉就算作恶多端,也应当由朝廷议罪,你请回吧。”

那探子说道:“关将军岂不闻官官相护?高太尉等奸臣的罪若是朝廷能议罪早就议了,指望这样的朝廷,天下黎民百姓还有活路吗?”

关胜叹了口气说道:“朝纲不振,天子昏聩,我等只有等待明主,切不可犯上作乱,导致生灵涂炭。”

那探子讥讽道:“呵呵,只怕等来的是一位更昏聩的天子。告辞!”

两天后,吴韵得到了几路探子的消息。其一,朝廷要派五路大军合围徐州。其二,这次围攻徐州的主帅就是高俅。其三,相州军里没有一个叫岳飞的。

呼,他长舒一口气,还好没有岳飞。

然后他对着简易的地图分析起来:以高俅怕死的尿性,他肯定绕道走应天府这路,跟在杨保大军后面多安全啊。

若是在野外伏击高俅,对方人数太多,他也容易逃跑,而且还可能会被两军夹击。所以,最好是把高俅骗到城里,来个瓮中捉鳖。

符合这个条件的也只有应天城了。

他摸着下巴思考了良久,决定先扔出一个迷雾弹,掩盖自己正真的行军路线。

很快,梁山各部都收到了盟主的军令,调兵遣将,往梁山县集合,其中两千步兵,一千骑兵,一千刺客,两千水军,共计六千大军。其余六县各留五百士兵防守。

大军在梁山县以北二十里处扎营,日夜操练,喊杀声震天,做出一副要攻打大名府的架势。

高俅大急,他此时已经率领八千禁军离开大名府,要是碰上这伙贼寇就完蛋了,于是又急忙撤兵,退回城里。

与此同时,在济南府的金德收到了一份密信,梁山除奸盟准备攻打大名府。

他立刻将此消息送往金国。

由于金国人善于驯服海东青,用它传递消息效率极高,当天夜里金德就收到了完颜宗翰的密令,要求他阻止除奸盟占领大名府,并给出了一个围魏救赵的计策。而后这个计策就被送到了高俅的案桌上。

第二天,十二月三日,济南王辉、青州赵德柱、兖州徐庆三路兵马拔营向东平县行军,准备围攻东平县。

就在这天,吴韵留下五百死士,让他们坚守徐州三日。自己则带领着两千三百名刺客和一千七百名刚加入除奸盟的徐州军,全部换上徐州军的破烂军服,装扮成一只战败的徐州溃兵队伍,向应天府出发。

十二月五日上午,除奸盟四千大军到达夏邑县附近的济阳镇。

碰巧杨保所部正驻扎在县城里。

据探子打探的消息,杨保所部有九千步兵,一千骑兵。步兵不用当心,但是骑兵就比较麻烦了。

若是正面冲杀,除奸盟就算胜利也是一场惨胜,后面根本无力攻下宋城县(应天府治所)。

吴韵摸着下巴仔细思考了一下,要想攻占应天府必须用李代桃僵之计。

这天下午,他先是派几个徐州军的小头领跑到夏邑县,请求杨保送些粮食到济阳镇。

然后又分出两千人隐藏到夏邑县西北处的一座小山里。

杨保一听应天府来了一群徐州溃兵,人数还不少,足有两千人,就很头疼。

为了稳住这帮溃兵,他只有送些粮食到济阳镇来。

第二天送粮食的队伍只回来了一人,还被砍掉了一根手指。

杨保大怒,心说:我好心给你们送去粮食,你们却滥杀我的人。准备剿灭这伙溃兵。

回来的那人说道:“我们送去的粮食有问题,里面大部分都掺了沙子,剩下的都是发霉的。溃兵头领一怒之下杀了我们的人,放小的回来告诉大将军,他们都很饿,只是看在大将军的面子上才没有劫掠济阳镇,若是明天再没有粮食,他就不敢保证压得住底下人。”

杨保一愣,不对啊,他明明从自己的军粮里划拨一部分给那伙溃兵送过去的,怎么会是烂粮?

其实,他送的这批粮食也是有点问题的,那些发霉的粮食确实在他送的粮食当中,但是其余大部分粮食确实好的,只是被吴韵运走了,又故意留下了一模一样的烂粮。

杨保不明白啊,他觉得要么是粮官贪污,要么是这伙溃兵故意找茬。

于是他亲自率领五千大军围住济阳镇。

溃兵的头领是一个叫韩七的,他独自一人到杨保帅帐里说明情况。

“大将军非是我等故意杀人,只是当时群情激愤,若不杀了那送粮的士兵,恐怕济阳镇就要遭到劫掠。大将军要杀就杀我吧,放过我手下那帮兄弟。”

杨保先是派人查看那批军粮,确实如他所说,是一批烂粮,不能吃,再加上敬佩此人是条汉子,重打了五十军棍,将他赶出去。

那么事情就很明显了,一定是粮官贪污!

这种事情在所有朝代中都非常常见,尤其是北宋末年,那几乎是无官不贪,杨保自然知道这粮官平时肯定贪污,只不过他没想到这家伙连士兵的救命粮食都要贪。

只是这粮官是个文官,走的又是蔡京的门路,他也没法军法处置,只能绑起来抽了几鞭子出气。

然后又让人压着这粮官再运来一批粮食,他发誓如果这次粮食还有问题,他一定要砍了这狗官的脑袋,大不了被充军发配。

这几十个人在回夏邑县的路上被吴韵埋伏,全军覆没,只剩下了这个粮官。

望着绑在树上的粮官,吴韵使用了他的【说服】大法。

“看着我的眼睛。”

那粮官的双眼出现了蚊香圈。

“你被杨保无故鞭打,不应该报仇吗?他一个低贱武夫有什么资格打你一个进士出身的文官?”

那粮官的脸色狰狞,说道:“必须报仇。”

“对。你应该让他吃败仗,让他丢官罢职,刺配千里。”

“没错,让他当一个贼配军,丢他家祖宗的脸。哈哈哈。”粮官疯狂大笑。

“所以你要答应我,带我们进城,在马槽中下巴豆,没了骑兵,他一定会打败仗。”

“我,我答应。”那粮官挣扎了一下,就被【说服】了。接着把他知道的进营暗号说了出来。

然后吴韵选出身材相仿的几十人扮作应天府官兵,跟在粮官身后,混入城里,对了暗号以后,又混入了军营里,不仅在马槽里下巴豆,还在各营地的食物中下了巴豆。一时间夏邑县臭气熏天,变成了粑粑县。

紧接着城中的几十人趁机打开城门,吴韵领着剩下的杀手进入城中,杀掉还有力气负隅顽抗的,将其他人捆在一起,收缴了他们的兵器。

然后他率领一千八百人埋伏在官道两侧,留下两百人埋伏在通往谷熟县官道,专门劫杀逃兵及报信的人,再让人在城中空旷处点上狼烟。

杨保此时正率领大军看住这帮徐州溃兵,没想到老家起火了。他赶紧派出哨探查探消息。不久,哨探回来说道:“大将军,一伙儿土匪攻占了夏邑县。”

他一听,长叹一声,心想:咱大宋朝的土匪也算是特产了,没见过哪个朝代的土匪有这么多的。

又一想,不对啊,城里我还留了五千守军,城怎么就丢了呢?于是他问道:“土匪多少人?”

“不到百人,咱们的人都被下了巴豆,所以这帮土匪轻而易举的攻占了县城。”

杨保惊呆了,他实在想不明白,对方是怎样混入军营下巴豆的?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