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吴韵妙计除朱勔,赵佶无能怒朝堂41(2 / 2)

李应问道:“我走了,众兄弟如何打算?我实在不放心,要死大家一起死。”

众人皆不言语。

吴韵道:“我等会去找呼延灼,他是殿前司御龙直指挥使,也许念在以前的情分上会网开一面,放我们出城。”

李应道:“如此,我便放心了,众兄弟保重。”

和众人拱手道别,他便离去。

“盟主。”武松欲言又止。

吴韵道:“不必担心,我自有妙计。师兄,你先去找到圣手书生萧让,对外就说是他的远房亲戚,找机会让他把金大坚约出来,伪造一道圣旨带出来。圣旨的大意就是皇帝让朱勔进宫,问明昨夜情况。“

然后又对燕青说道:“燕青兄弟,你可有什么信物给我师兄?”

燕青想了想还真有,他手上一把玉笛就是当年委托金大坚制造的。他将玉笛拿出来,交到李世民手上,说道:“这笛子上有当年萧让的题字,交给他一看便知。”

吴韵想了想觉得不保险,又叫燕青写了一封信,说明来意,与玉笛一块儿送去。

接下来,他把计划详细地说给几人听。

众人听完无不拍掌叫绝。

听完计划,大家分头行动。

李世民去萧让家,让他伪造假圣旨。

武松和墨香两人绑一个传旨小太监。

吴韵用【说服】大法,说动小太监拿着假圣旨去朱勔家里。

燕青盯梢朱勔,将其出府时间告诉大家。

第二天早上,李世民就拿着假的圣旨回来,而武松两人也绑来一个小太监,然后吴韵【说服】他,让他去假传圣旨。

话说朱勔自从前天晚上被刺以后,整日躲在府中,加强戒备。

就在他惶惶不安的时候,一个小太监拿着圣旨到他府里。

上面的大致意思是:听闻你前日遇刺,我很担心,怕失去你这位劳苦功高的大臣,若是亲眼看见你没事,我就放心了。

朱勔从圣旨的语气中听出了一丝责怪的意味,心想:皇帝那晚必然是遭到了歹人的骚扰,而我派去的人通知的晚了,如今皇帝要问我事情的原委,我该怎么说呢?

但他一想到通知他的人的身份,立刻不寒而栗,金国惹不起,那个人的身份不能说出去,否则必死无疑。是的,作为大贪官的他深知北宋此刻的情况,可以说已经到了灭国的边缘了,朱勔已经在找退路了,他先是在江南买了大量土地和庄园,然后又和金国暗地里眉来眼去。

他想了一会儿打定主意,就说是有义士告诉他的,对方说完就走了,他也不知道这人是谁,反正推的一干二净,查无实据。

焚香沐浴后,他带着几十个武士朝皇宫行去。

在途经广德门后,突然从旁边的街道杀出一个黑甲骑士。

那人先是连发三箭,射倒三人后,挺槊杀来。

众武士不敌,掩护朱勔逃跑。

跑到广德门附近,门楼上突然有个声音大喊:“朱勔受死!”

朱勔一惊,向上瞧去,只见一人端着神臂弩对准他,不是吴韵是谁?

只见吴韵扣下扳机,一道尖啸声响起,朱勔被一箭穿胸,倒地身亡,一代奸臣就此落幕。

【叮,你完成主线任务二,杀朱勔。现在发布主线任务三,杀高俅,时限四个月。】

吴韵在想,要不要趁着世民兄在,杀到高俅府上去。不过他觉得击杀高俅的可能性不大,首先高俅是太尉,府里肯定有更多高手,其次,李世民也不是无敌的,神臂弩就能射穿他的铠甲,如果他死在这里,那大唐不是没了。

想想还是算了,当务之急还是逃出去。

按计划,吴韵和李世民在杀朱勔的时候,燕青通知萧让和金大坚,武松准备找呼延灼。

朱勔被刺杀不久,消息传到了朝堂上,只有少数几人心里乐开了花,其余众人心有戚戚,宰相王甫、太师童贯等人更是面无血色,他们直言这是方腊余孽报复,要求皇帝派兵下江南捉拿逆贼。

赵佶闻言大发雷霆,要求禁军挨家挨户搜查三日,务必要找到凶犯。

第二天,武松等人找到呼延灼,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呼延灼无奈地发现自己已经脱不了干系了,因为广德门就是他防守的地点之一。

于是他暗中安排亲信换防,在当天夜里,和萧让、金大坚等人一起逃出城,至此除奸盟已经有十人,分别是吴韵(林燕云)、武松、呼延灼、燕青、李应、萧让、金大坚、李师师、琴韵、墨香,还有一个临时的李世民。

而那个传旨的小太监,早就拿着吴韵给的金子逃之夭夭了。

宋徽宗赵佶除了每天在朝堂上无能狂怒以外,还能做什么呢。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