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吴韵巧施美人计,武松怒杀蔡京子38(2 / 2)

此楼名为太白楼,相传当年李白曾在此楼与他的好友高适辞别。

四人选了个临窗的位子,望着远处繁华的街道畅饮。

燕青为李应介绍了吴韵,将他当日在西湖杀敌救人的事说了,只不过救得不是四人,而是他、李师师、墨香三人。

听闻他的描述,武松、李应大感惊奇,这世上还有人的箭法不比他们的花荣兄弟差。

几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李白和高适。

这李白也是诗酒双绝,一样怀才不遇,武松等人大有同感。

吴韵却说:这李白恃才傲物,本应是江湖中人,却偏偏去混官场,岂有一展才能之时?而那高适,坚忍不拔,心胸广阔,正适合混官场。

他的话令几人深思。

接着吴韵趁热打铁,说道:“我等与那李白一样,有一腔报国之心,只是不能忍受官场阿谀奉承之气,倒不如重聚梁山,重举义旗,杀贪官,诛恶霸,护佑一方百姓安宁,不也一样是报国?正所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我等聚在一起,必能成事。”

武松一拍桌子,大哭道:“当初公明哥哥若有此意,何至于落个如此下场?我当初就说招安不是众兄弟的出路,只是公明哥哥一心愚忠,唉!”

李应与燕青也跟着大哭,吴韵也只能跟着落泪。

旁边一桌的李师师见状则一拍桌子,痛斥道:“几个大男人,哭个什么,燕云兄弟说的对,我李师师与墨香妹子加入除奸盟,与朝廷奸党誓不两立。”

燕青也跟着说:“我岂能输给一个女流之辈,死便死矣,我也加入。”

李应与武松对视一眼,眼中闪过挣扎之色,主要是他们对吴韵不熟悉,要是再来一个宋江,他们得哭死。

吴韵看这两人的神色,也大致猜出了他们的心思,本想今天让武松结果了蔡虎,让他没有退路,但是他突然觉得,当大哥的要身先士卒,自己先把退路绝了,底下的小弟才放心。

宋江不敢杀官,他敢!算算时间,迎亲队伍也该来了。如果没来,他便立刻杀到贾秀才家救人,当然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下定决心,他便拿出随身的包袱,掏出一把神臂弩。

燕青大惊,林大哥这是要干嘛,这与计划不一样啊。

武松、李应二人也是不明所以。

吴韵看着三人说道:“今日一来是辞行,二来是救人。我打听到那狗官今日要强娶贾秀才之女,便打算在这里设伏,射杀狗官后,从运河逃跑。”

他这番话竟然没有让武松觉得自己被算计了,反而觉得此人心胸坦荡,是个干大事的人,于是说道:“我武二还没有老,还能提得刀,杀得人,林兄弟稍等,我去取那狗官人头回来。”

李应则心里苦笑,这下子又要干老本行了。

正在此时,有一队穿红带绿的人马从闹市经过,正前面一个面容阴鸷的中年男子骑着一匹高头大马,穿一身红色喜服。

后面四个壮汉抬着一顶轿子,轿子后面一队乐班吹吹打打,好不喜庆。

武松单臂拎着戒刀下楼,一打听,才知道那骑马的就是杭州知府蔡虎,他正在娶第十九房小妾,听说好像是一位老秀才的女儿,生的是花容月貌,有沉鱼落雁之姿。

武松心想没错了,这位必然是贾秀娘了(琴韵取的假名)。

这时,有一位年轻人跑来大喊,“不好了,贾秀才死了,被人打死了。”

这位年轻人自然是吴韵花大价钱买通的城内泼皮,是想以此言坚定武松的杀人之心。

那武松一听,立刻明白前因后果,这位知府蔡虎前去贾秀才家抢亲,被贾秀才阻拦,派下人将其打死,然后将贾秀娘强掳上轿。

此时他心中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右手紧握戒刀,直朝着蔡虎冲去。

而其胯下之马被他的杀气惊吓的止步不前。

蔡虎惊怒,指着武松骂道:“大胆狂僧,竟敢阻拦本知府娶亲,来人,将他的腿打断,关入大牢。“

武松跳起,一刀砍断马头,鲜血飞溅,那蔡虎被压在马下动弹不得。

接着,他快步走到蔡虎面前,举起手中戒刀朝其脖子砍下,一刀断首。

丢下戒刀,拎着首级朝空中一抛,趁着混乱,抢了琴韵,向太白楼逃来。

那些衙役这才反应过来,知府大人被杀了,还被割了首级。

一部人前去抢首级,另一部分人前去追捕武松。

吴韵在太白楼看得清楚,拍栏大叫:“好!我来做个添头。“

接着举起神臂弩,单手上箭,对准正在追武松的班头就扣下扳机。

嗖,箭如闪电,金属质地的箭头打磨的异常锋利,二百八十步外,一下子贯穿了那班头的胸口。

李应在一旁看得心惊不已,这位林燕云兄弟看上去一副娘里娘气的样子,没想到竟然力气这么大,能将神臂弩单手上弦,这在军中绝对是凤毛麟角。

其实吴韵只能双臂上弦,他为了装逼,在袖子里扔了个骰子,搞了个两倍暴击,达到了69点力量,这才单臂有七八百斤力气。

不知道为什么,他两次掷骰子都只出了两倍暴击,他真想看看出六倍暴击的样子。咦?他忽然想起,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个技能?嗯,想必是上个任务给的。

不过用神臂弩只能一次射一箭,而要是用长弓他可以一次射三箭,这叫做三星连珠箭。试想,一次三箭,箭箭暴击,可比一次一箭要强吧,所以他接下来还是要搞一把长弓。

话说他一箭射杀那班头后,一众衙役赶紧找掩体躲避,开玩笑,对方有神臂弩,上去就是送死。

片刻后,武松领着琴韵回到了太白楼,几人从后面下楼,来到早已等待的渔船上,沿着运河向北逃去。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