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高老庄,魔地?27(1 / 2)

“唐长老,我该去哪里?”

那铁塔般的汉子,扑通一声跪倒在三藏的面前。

“南赡部洲,大唐。”

唐僧目光坚定地说道,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那里,是我华夏炎黄的正统后裔。”

“轩辕少主的后世子孙吗?”小宝喃喃念道,“那倒是真的该去看看,只是,听说那大唐国度,已经有了儒家的传承了,还需要武道吗?”

目光又聚焦到张三身上,好脾气的他也不禁有些恼怒,儒道之事,多半又是菩萨的杰作,否则以小宝这宅妖的性子,绝不可能知晓。

该死的佛门,算计人心,真乃一把好手。

好在张三已经有了说辞。

“这并不矛盾,正所谓,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亦如这道门两仪,孤阳不长,孤阴不生。武道,乃是儒学完美的补充,两者相辅相成,才是正理,单独一方面,都不是长久之计。”

这的确是张三的真心话。

前世华夏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单一的文武,都不是什么好事情,宋明重文,因以弱败,汉唐尚武,则以强亡。

其实,在张三那个时代,这有一个更合理的说法,叫辩证法,可在这里说出来,也没有人能理解。

“你是谁?”

小宝也望向张三,仿佛第一次意识到唐僧身边有这个人。

“我叫张三,字思睿,”张三冲他拱了拱手。“是这位三藏法师的……护卫。”

“这位张先生,还有一个身份,”唐僧在一旁补充道,“大唐儒家圣子。”

“这……”

小宝愣在了当地,半晌,方才心悦诚服地叹道:“人族能以后起之运,孱弱之身,与万千族类中杀出筚路,果非幸致,小宝,佩服。”

他果断答应去大唐传习武道,那观音禅院的僧众亦纷纷表示愿意同去。

“等等,”孙悟空却突然叫住了他,“小宝……前辈,能否将这武道先传给俺老孙?”

小宝失笑着摇头道:“大圣,非是我不愿意教你,只是这法门,暗和道家的上善若水之意,却是与孙大圣的性子不符。”

孙悟空大失所望,却也知道他所言属实。当初师父菩提祖师,在斜月三星洞给自己传道,也曾问过十三正数,三十六旁门,可他都嫌弃那些距长生之道太过久远,最后祖师无奈之下,选了最为速成的大品天仙诀,地煞七十二变和筋斗云。

在张三的引荐下,小宝很快被大唐的将门二代们接受,大家对武道都很感兴趣,相比皓首穷经的儒门,这个显然更对他们的胃口。

唐僧师徒与张三又盘桓了一日,与小宝与众僧告辞,正式启程,不出三日,偌大的观音禅院便再不闻人语。

广智房间那张诡异的观音画像,也没有人再提及,仿佛只是一副普通的画卷。

此刻,它正握在一个人的手里,那人生得慈眉善目,宝相庄严,身形却姣好如妙龄少女,正是佛门大士观音菩萨。

身旁的惠岸行者已经陪她站了足足一个上午,此刻忍不住开口道:“菩萨,真就这么放过了他们?”

观音睁开眼睛,悠悠一叹道:“又能如何?那怪已经完成了对佛门,对本座的承诺,便是天道也无法惩罚他。”

木叉道:“可是,菩萨不是……”

观音摆摆手,打断了他:“不是不想做,而是什么做不了。”

她一步一步缓缓走出别院,目光深邃悠远,“在本座原本的算计里,这后山应该是一只平平无奇的黑熊怪,勉强和那灵明石猴争个不胜不败之局,我也不甚了了,为什么来得会是他。我纵然再如何自命不凡,也不会认为自己可以把一个大明王似的人物,收作守山大神。一如我们无法阻止金蝉子的觉醒,无法阻止儒家圣子跟在取经人的身后。”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