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核战模拟程序33(1 / 2)

工作分工完成,郑曾经就带着李想体验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模拟核战争。

这个程序,他早就设计好了。

仿制新型计算机成功,使这个程序运行得更加顺畅。

要想使李想拼力完成阻止现实世界核辐射人体试验,就得先让李想充分认识双方核战争的残酷和毁灭。

李想躺回了保温箱里,温床的传感效果最好,穿越虚拟世界就是靠温床的作用。

郑曾经也在基地里躺进了温床。

一阵混沌过后,二人在空中相遇。

确实是空中,眼前是一个蓝色星球,占据了视线的百分之八十。可以看到脚下的云朵漂浮在空中,山川河流清晰可见。

郑曾经:“你是想体验上帝视角还是身临其境。”

李想:“身临其境吧,这么高,有点吓人。”

郑曾经笑了,坏笑坏笑的:

“身临其境更吓人。”

但没等李想再选择,郑曾经都已经选择了身临其境。

他们一下子就落到了一栋大楼里,看风格,就是虚拟世界的建筑,因为造型独特,已经违反了现实世界的力学原理。

这里是虚拟世界的指挥中心,眼前的屏幕上,正在监视着全球的导弹发射情况。

这是两个势力关系紧张时必须做的事情,目的是及时发现对方发射的导弹,特别是核导弹。再分析究竟是拦截还是报复回去。

监视系统的原理是用卫星捕捉地面上的异常红外信息,再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出目标是多大质量以及多高速度的导弹。

相应的,高清摄像头也会同时工作,依据红外信息的坐标,进行高清捕捉。

新型计算机运用强大的算力,会立刻算出导弹可能运行的轨迹图,可能进行变轨的飞行方向,飞行距离……

郑曾经还没有给李想把原理讲完,就听到指挥中心的警报响起,在场的士兵们马上回到自己岗位,紧张地工作起来。通话声,敲击键盘的声音占据了整个大厅。

没过几十秒,一位穿着少将军服的军官快步赶了过来,大厅里的负责人也迎接了过来。

他们长得一模一样,只是军服不同,用来区分身份。

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内存用量,减少算力负担。毕竟要模拟一个真实世界,消耗巨大,只能从这些方面节约。

军官一边看着屏幕上的数据,一边听负责人汇报,一边进行着最终决策。

如果现实世界同时发射十颗当量百万吨级别的核弹,就考虑同归于尽。

如果小于十颗,就考虑拦截,并且回应相应数量的核弹,作为报复。

少将军官在做决策时,要第一时间报告领袖。

此时,大厅的屏幕上出现八个红点,士兵报告,三颗百万级,五颗十万级,距离基地两千公里,一小时内到达陆续到达。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