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但为君故(1 / 2)

徐英和千玥刚刚离开月升城的地界,开始动身赶路,就看到一队人影出现在了视野尽头。

这位刚出虎口正值自由的千家遗族,突然眼神慌乱的躲在了男孩身后,一脸惊慌失措和伤心欲绝。

但徐英一句话都没有说,男孩并未流露出惶恐不安的神情,仍是冷漠的,孤傲的,唯有那对黄金色的瞳孔在泛着微光。

远处。

一队身材挺拔的披甲士兵正向着徐英和他身后的千玥迎面而来。只见他们骑着威猛的坐骑,身披银甲,一只手握着缰绳,另一只手举起长矛,以一种规格的仪仗来到男孩面前。

为首的将领在三丈之外停下脚步,没有继续走进,他翻身下马,脱下头盔,露出一张坚硬的脸庞,磐石般坚定的声音响起,“是启明殿下吧?”

“我名为于岚,南御关镇守使,奉王上的命令来接您。”

陌生的男人站在他的身前,面孔清秀,披着规格很高的甲胄,一头略显凌乱的黑发,身材精壮,他骑坐在马背上的时候,骄傲的就像是天上的雄鹰,浑身都透着一种别样的锋芒。

被唤作殿下的徐英,顿时有些恍惚失神,不知觉突然有些想念白帝城,殿下二字于他而言,意义尤为沉重,在这一瞬间,他的眼中浮现了很多往事,龙族的言灵,血与火的战乱,那是一曲高歌,亦是挽歌,万众瞩目,睥睨天下,最后又死去。

而后,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中,他再次归来,死亡对他来说并不可怕,只是陷入了一场黑暗的长眠,在他可以吞噬这个世界之前,与其孤独跋涉,不如安然沉睡,他仍然会醒来。

徐英征征出神,又摇了摇头。

这并非是值得留念的事情,相比起不可逃脱的命运,现在的生活反而更值得珍惜,他无论是见识或是思想还是理念,都不是以往了,逝者如斯夫,男孩轻轻叹息一声,旋即神采飞扬,向前走了过去,与自称南御关镇守使的男人并肩而立,只是面朝方向相反,抬起手,然后拍了拍这个男人的肩膀,轻声笑道,“辛苦了,走吧,我想早点回家。”

男孩心思情绪,如浮云如山风,来无影不可琢磨。

名叫于岚的男人对于这位世子评价很高,当年王府遭遇变故,年仅六岁的孩子竟然主动入京,作为质子,这着实惊人。他实在想不明白,一个弱岁的孩子是如何将王府的重担,肩负在自己身上的?让人惊畏。

徐英走向后头的车驾,回首看去,那个小姑娘还呆呆的站在没有他的原地上,看着离去的男孩。

他洒脱一笑,道:“野外的豺狼可是不少,你确定要停留在这里,不跟上我的步伐?”

“还是说,你以为我要抛弃你了?别那么丧气小姑娘,君王是不会轻易违背誓言的。”

稚嫩的他说出了老气横秋的话语,却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与怪异,而是如此的理所应当,仿佛他就真是一位离家出走的老君王。

……

从北部新区去往南御关的路程有好几千里,虽然以于岚等人的境界修为,足以在一天的时间赶到那里,但考虑到严寒的天气与孩子的孱弱体魄,他们并没有直接御空而去,而是采用了最为原始的交通方式赶路。

不同于其他地方的车架,日月帝国已经将魂导器作运用于交通,但也只限于半机械化,依旧需要牲畜拉车,他们的科学技术还是差了些火候。

马蹄践踏在白雪上,温热的风像水那样弥漫在车厢里,火红的太阳光缓缓的向着玻璃窗上爬去,徐英望向窗外,介于夜晚与白天之间的阳光并不是很强烈,能够看见充斥在天地间的淡金色阳光,不够明媚,但你尽可以直视它。

他的小跟班千玥整个人都趴在窗台上,托着头好奇的打量着这个新世界。

这确实是一个崭新的世界,生活在温室里的人们,或许一辈子也想象不到这里的辉煌,有人说,这里是帝国的第一道关隘,也是最后一道防线。

南御关。

气势磅礴,高耸挺拔,犹如一座威武雄伟的古堡。它守卫在峻岭之间,巍峨壮丽,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守护神。

南御关的宏伟壁垒与天空相接,威武雄壮的天险使行人望而生畏。

城墙高出云霄,巍巍屹立不倒,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保护着内地的安全。群山环抱,宛如一座不可逾越的天堑。

城楼雄峻高耸,仿佛通向天空的桥梁。巡山的盾牌闪烁着威武之光,震慑敌人的心志。

这座边关本身便是最惊人的杰作,但它对于士卒们而言却是热血的坟墓,只因为城外的土地才是他们的家乡,他们都是外乡人!

今天的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数年前那一场倒行逆施的罪过,如果不是因为那一件事影响极为深远,或许今天的南御关也将没有存在的必要,这座城市也不需要如此多的外乡人,这里也不会被称作为热血的坟墓。

数年前,今天统治日月帝国的还不是皇帝徐渊,当时的帝王名叫徐锡悦。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