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斩马明志,栽赃泄怨(1 / 2)

“将军!还请速速下令。”

“淳于老贼?哼!定叫他有来无回!”

性急的何校尉按捺不住,最先请命。一众校尉司马顿时争先恐后的放出豪言,请为先锋。

“诸君稍安勿躁,此事尚且不急。”

诸将斗志高昂,刘耀甚是满意。

“算算时辰,敌军不久便可至我军三十里处,此处乃方周少有的扎营之地。其跋涉千里,天色又将暮。必驻营于此。料来以敌军之骄横疲惫,短时间内,不会来攻。”

“传我军令!中军校尉向军,广撒斥候,务必探明敌军驻防虚实动态。但有异动,速来禀报。”

“末将领命!”向老校尉行礼道。

“其余诸将听令!即刻起,本将要求各部回营,自行整顿士气,严防警惕。但要做出,士气颓废低迷,旌旗散乱之假象。”

“而后,半数兵力加固营寨。另半数兵力去将周围的树林砍了,砍不完的就烧了。”

这是坚壁清野,防守方常规战术,防止那些木材资敌,变成攻打自己的器械。众将不疑有他,尽皆领命。

“好了。留后营军司马。其余诸部自行回防。”

诸将各自领命而去。后营军司马却顿觉大事不妙。

这小胖子腆着肚子,坐立难安,眼珠子不住的左瞧右看,一副做贼心虚的样子。因为,他就是赵机所说的投敌之人。

后营军司马,曹无伤。

备注标签:胆小怕事,见利忘义,智谋短浅。

我丢,但凡念过书的都知道,这货是叛徒。不是,这也太明显了吧?这不纯纯白给?刘耀再也忍不住熊熊燃烧的吐槽之魂。

胆小怕事是吗?刘耀掏出一个写着字的尺牍甩到地上。猛的一拍案几,只听啪的一响。

“曹无伤!你可知罪?”

小胖子顿时一个哆嗦,脸色煞白。将军是如何截获通敌书信的?莫不是假的?有心狡辩几句。

但刘耀并不理会,直接丢给一脸狞笑的赵机。

几个精壮的亲卫大汉一拥而上,给小胖子来个男上加男。

起初,他是拒不承认的。

但在老赵“戳麻筋”、“挠脚底”、“弹丁丁”等一系列“极刑”之下,这货汗流浃背、胯下剧痛,主动交代了通敌背叛的事实。

其不仅散播谣言,惑乱军心。还将我军虚实尽数告知敌军。

浑身舒爽的赵机回来复命。

“将军。这曹无伤如何处置?”

闻言,正弓腰蜷缩的小胖子也眼巴巴的抬起头来。

“既是军中老将,何必为难?借汝一物,略作他用,可否?”

刘耀笑眯眯的说道。

小胖子顿时面色一喜,赶忙答应。“好!好!将军是要何物?尽管拿去。”

但无人应答。只见刘耀赵机两人交头接耳的走出军帐。密谈一番,随后赵机行礼而去。

此刻,正值放饭之时,刘耀信步走去。却听到一阵喧嚣。

“怎地又是稀粥啊?耶耶们都吃五日了。”

“王二狗,你个驴日哈的。莫不是藏着什么吃食,却拿稀粥打发弟兄们。别让乃公逮到,否则定叫你好看!”

接着便是一片叫骂声。乃公,意思大抵如同“林北”。只听这股子兵痞气。就知道是老兵中的刺头。

刘耀轻咳一声,走至跟前。一众士卒,连忙敛气屏声,让开道路。

那桶里与其说是粥,倒不如说是泛白的水混着点米粒。

刘耀深知。对待这些心地赤诚,又没文化的大兵头子。讲大道理是没用的。

在这个地位阶级明确的时代。只要你能放下身段,平等对待。然后用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推心置腹的表明,自己同生共死的态度。

就能让这些单纯质朴的士卒们以死报效。吴起,韩信,卫青、李广等名将都是这么做的。所谓“爱兵如子”嘛。

“如今,军粮短缺。让弟兄们受此委屈。我之过也。”

刘耀摘下头盔,用渣男般诚挚的目光,一一扫过众人。

“我愿效仿长平侯卫青,飞将军李广之事。饮食与士共之。”

“弟兄们没有吃完饭,我就不吃。弟兄们没有喝完水,我就不喝。弟兄们没有全部撤退,我就不会撤退。”

“有人传言,我有宝马能日行三百里。情况危急时,我便可抛弃弟兄们,独自逃去。是不是?”

一众军士,不由窃窃私语。这几天,确实有这种传闻。

“可笑!牵我马来。”

一旁的亲卫赶忙跑去将宝马牵过来。

“今日,我在此立誓:但凡有一个弟兄没有撤退。我刘耀,便半步不退!耀愿与弟兄们,同甘共苦,同生共死!有违此誓,天厌之!”

说着,抽出宝剑,一剑斩去马头。这一剑,便是自绝后路;这一剑,便是表明死志。

滚烫的马血,映红了刘耀半边身子。也激起了全军儿郎的心头热血。面板上的官职效果此刻映映生辉。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