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基建狂魔(1 / 2)

韩子生的双手和双脚都戴着沉重的铁链,他不慌不忙地上了囚车。

他身高八尺,鬓若刀裁,眉眼如画,目如寒星,着一袭白色长布衫,黑发如墨,散落在白衣之上,冷峻而又飘逸。

生命将要终结,韩子生稳如泰山、面不改色。将军的一生,坎坷多舛,呼啸风云,纵横长空。

然,生亦何欢,死又何惧?

虽然天气突变,可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已经站满了闻讯赶来的老百姓。人们满怀悲痛,眼含泪花,都要送他们爱戴的将军最后一程。

这时候,人群中有人在高声呐喊:“当年韩将军跟着皇帝出生入死,如今还要背负着叛国的罪名,不公平啊!皇帝不能卸磨杀驴啊!”这是有明白人啊!

“就是啊,韩将军多么爱国,爱百姓啊!韩将军不但帮我们驱逐外族,建设家园,保护弱势群体,他清理赌场,惩罚奸商,抓捕地皮恶霸,带领部队帮我们种田,收庄稼,修河道....”有个乡绅模样的男人一边哭,一边说着韩子生的功劳。

“是啊,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个白面书生随和着。

“快看,下雨了!老天爷在为韩将军喊冤呢!”驼背的老婆婆指着黑压压的云团喊着。

老婆婆话音未落,狂风起,雷声轰鸣,倾盆大雨,瓢泼而下。

韩子生双膝跪地,磕头跪拜。他仰头看天,苍然悲怆,任凭风雨无情地吹打,脸上的水珠滴落,早已分不清是泪水还是雨水。

金碑银碑,石碑丰碑,都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韩子生觉得值了!

乔云亭和几个好友联名上书,为韩子生求情。

汉帝为了安抚臣心,答应留韩子生一个全尸,但是下令:韩子生死后不能葬在长安,埋得越远越好

一尺白绫断人心,自古帝王皆寡情。

韩子生的遗体被送往距离长安几千里的偏僻郊野,仓促安葬。

当年,韩子生才三十四岁,而立之年,壮志未酬。他的妻子许如云只有三十岁,儿子韩清瑞才五岁。

韩子生死后,许如云母子俩被流放到遥远的西域,接受苦役惩罚。

乔云亭曾经答应韩子生:“你安心地走吧,我已经安排人帮助弟妹和侄儿,尽可能的让她们母子俩少受一些磨难。如若可能,我会想办法救回她娘俩的。”

母子俩最后的命运如何,是否平安度日,是否安然终老,都不得而知。

此后的两千年里,岁月轮回,季节转换,年代更迭,都与韩子生无关。

漫漫长夜,寂寞如水,他无数次试图通过意念解开金缕衣,但是都未能成功,他也曾崩溃过,与其绝望地等,不如随便找个人转世吧!

可是乔云亭的话犹在耳边,两人立下的誓言不能毁

禁锢两千年,他坚守一个愿望:来世,他还要做回自己,如果还有机会救国救民,力挽狂澜,即便是再次征战沙场,马革裹尸依然义无反顾,在所不惜。

此时此刻,沉重的墓门被推开了,一股特殊的古香扑面而来。

高个子伟龙先进来的,他披着一件深红色的斗篷,一只眼睛戴着黑眼罩,另一只独眼发着阴森森的光。

其实,他那只眼睛不瞎。杰克船长是他的超级偶像,这个迷人的造型,他工作的时候,喜欢模仿,也必须模仿。

后面的三个人也争先恐后地挤进来,鼠头鼠脑。

墓穴超大,却空荡荡的,什么也没有,几个人面面相觑,耷拉脑袋,脸上写满了失望。

继续朝着里面走去,墓穴正中有一个长方形的青石卧榻,卧榻上面放着一个红色的沉香木棺材,在黑暗中泛着幽幽的光,散发出淡淡的雅香。

伟龙伸出戴着黑手套的手,抚摸着棺木:“一副好棺啊!这里面被水淹过,沉香木经过浸泡,香味反而更加浓郁了。”

他试着掀了一下棺材盖,可废了好大的劲也没成功,于是,回头呵斥后面几个畏畏缩缩的脑袋:“你们眼瞎啊?赶紧过来帮忙啊!没点眼力劲!”

被老大训斥,几个人慢慢地缓过神,争先恐后地凑了过来。

他们小心翼翼地掀开了棺盖,一个男子的身体映入眼帘,他面如冠玉,剑眉紧蹙,双眼微闭,睫毛浓密细长,肃穆而巍然。

就在此时,男人身上飘起一缕青烟,洞穴里开始弥散着沁人的香气。

韩子生舒展一下身子,缓缓地站起来,从棺木中走了出来。哈哈,终于自由了。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