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望平县(1 / 2)

李青左刚一过山岗,望平县高大的城墙就出现在了他的视野里。

望平县位于一片平坦的谷地之中,这里相比较县里的其他地方,可以算的上是为数不多的安宁地了。

官道较为平整,两侧的水田里种着大量的水稻,稻穗饱满,看样子离着收获的时节不远了,田地间不时地能看到劳作的农人,精神面貌还不错。

偶尔也能看到一些菜田,种植着各色的瓜果蔬菜,看样子是专供县里使用的。

官道上的行人也比李青左之前走的路多上不少,相比较这一路的萧条,李青左不得不说,这望平县着实治理的不错。

城门处有一队官兵守在城门前检查着来往的行人,检查的标准和刚进客栈时差不多。

城门口不远的地方,好几家灵香摊售卖着层次不同的香烛。

两名官兵站在一人多高的王灵君雕塑旁,高声喊着入城之人礼敬神府。

李青左牵着马,在文书前做了个简单的登记,上了香缴纳了入城费,门口处的兵丁摆了摆手,李青左很自然地就进了城。

进城之后,李青左直奔城门处不远的吃食摊子,点了三大份汤饺,也顾不得外人诧异的目光,用极快的速度把汤饺消灭的干干净净,这一晚实在是饿坏了。

吃完饭,李青左也不心急,牵着马儿开始悠闲地地在城中乱转。

望平县从人口来说算是大县,人口大约在六七万人,县城的面积自然也是不小的,李青左对望平县也算是熟悉,在此之前他执行的任务有不少都是在望平县和青玉府内的任务。

李青左有意无意地围绕着这次的落脚点周边转了几圈,没发现什么异常,街坊邻居也都是之前那些人。

李青左来到街尾的一处小楼门前,敲了敲门。

“谁啊”随着一声询问,院内传来一阵脚步声。

随着一阵能让人略带牙酸的开门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打开了小门,等看清李青左的样貌后,先是一惊紧接着就是一喜。

“快进来,快进来”老妇高兴的把李青左引进院内。

老妇姓夏她的父母是云霞山的玄修,当年宗门被破的时候都战死在了云霞山,之后夏老太也被俘虏了,由于她没有任何的修行天赋,侥幸没死,被掳走当了奴隶。

在一次宗门组织的营救中,夏老太被救到了黄州府,之后夏老太资源回到三府扎根,这些年一直作为云霞山在望平县的一处暗桩,有一儿一孙都随了夏老太的姓,儿子叫夏易孙子叫夏名远。

这一次出发前,按照宗门的给李青左的指示是,望平县内的暗线么出现问题,可以正常联系,这给李青左省下不少劲

李青左在这附近活动的多了,借用的身份就是夏老太的远房侄孙,假名夏左,这名李青左每次念都挺腻歪。

“姑奶最近身体可好?”

“好好都好,这外面兵荒马乱的你怎么一个人跑来了,家里人还好吗?”

两人这么一问一答间,很快就把附近街坊好奇的目光给打消了。

“小左,这是又有任务了?”刚一进院子,夏老太就迫不及待地开口询问起来。

“嗯,夏叔什么时间回来?有些事要问他。”

夏老太的儿子,叫夏易是县衙的厨子,虽然县衙内阴差多,但像王灵君和几房班头一些文书差役都是活人,是活人自然少不了吃喝拉撒。

夏易的厨艺不错,县衙的差事一般人不太愿意做,但夏易受夏老太的影响,对东阳国和金羽妖王都属于恨意值拉满的那种,在李青左看来这两位可比宗门那帮货可靠多了。

有时候外力控制真的不如内心信仰可靠。

至于夏老太的儿媳和孙子对于夏家的过往是完全不知情的。

“娘,这外面是谁的马?哦,小左来了”进门的是夏老太的儿媳,姓张为人有些小气,对李青左他们这些打秋风的穷亲戚向来比较冷淡,她一边走一边心里嘀咕,这是从哪捡的马。

“是,小左来了,还带了不少的山货,你看着做点菜,今晚让他们叔侄好好叙叙旧”夏老太满脸带笑的把儿媳给支走。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