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皇族秘事31(2 / 2)

“还行!”

师兄弟间也不需要什么试探,逍遥直接就对冲虚询问道:“师兄,有什么事情直说!”

“那位来了,师兄没办法,只能来迎你!”

江湖上能让冲虚为难的事情几乎屈指可数,能让冲虚下山在山门等候,说明来人的身份很高。如此细数的话,只有庙堂上的那位,当今大明的九五至尊。

轰~~

冲虚出口的话好似雷霆轰鸣,炸的逍遥脑子直泛起嗡嗡声。即便冲虚没有明说,逍遥依旧猜到几分。他没想到他居然屈尊降贵,亲自来到武当来找他。

心中不敢置信的逍遥,仍旧就有些不死的心道:“他,真的来了吗?”

“来了!”冲虚抚过白雪般的长须,脸色充斥着遗憾和感慨,最后语气复杂的叹息道:“他说,他的弟弟不回家。做哥哥的要体谅,只能自己来找他,不管当初有什么恩怨,总归是一家人,有些话总要说开。毕竟一支笔,写不出两个朱字!”

“老道士看得出来,那位说这话的时候,真心实意,更是满怀歉意。父辈的错,他不能多说,但是他真的想要他的弟弟回家!”

当年皇室的恩怨,冲虚也听逍遥提起过。虽然他知道的不多,但他能隐约感觉到。当年的事情双方都没错,错的只是先帝和先宁王。

大明以孝治天下,子岂能言说父之过!

要不是世事起伏无常,当今的皇上应该是眼前的这位。

什么朱正廷,应该是朱佑相。正是大明宁王的辈分排行,廷是逍遥拜师武当后自己改的。

当年先帝朱见深,也就是明宪宗在位时,先皇后诞下双胞胎嫡子。皇室双生子诞生本是喜事,但错就错在双生子相貌相同,这放在皇帝一脉就是最大的错误。

双生子相貌相同且模糊不清,这放在皇室就是天大的丑闻和忌讳。

奈何先帝是个情种,应该说朱家历代皆出情种。因为太过疼爱先皇后,先帝将所有知道双生子相貌的内侍太监全部诛杀。

先帝瞒下所有事情,将哥哥朱祐樘的右手划伤,更是将他相貌用以易容之术,用以区分双生子的相貌。

原本这件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满日宴抓阄时,双生子又出滔天波澜。

作为弟弟的逍遥抓阄,抓的居然是象征皇权的玉玺。而作为哥哥的朱祐樘,抓阄抓的居然代表江湖的剑。

要知道大明朝奉行的,乃是嫡长子继承制。兄弟二人截然相反的抓阄,顿时打破原本平息的宁静局面。

为了皇族和大明的安稳,先帝只能将逍遥改了皇族宗籍,过继给了当时因为身体原因,不孕不育受封川蜀的宁王一脉。

哪怕皇帝在决绝,心思在如何很辣,终究对自己的孩子下不了手。

况且先宁王并无子嗣传承,将逍遥过继亦是最好的选择,也是对大明和皇族最妥善的安排。

简单来说,朱祐樘的皇位,是他欠下逍遥的。

更别说当今大明朱棣一脉,始终欠着宁王这一脉。

当年朱棣起兵清君侧时,以他藩王的兵力根本不足以抵抗朱允文。所以朱棣邀请宁王出兵,答应结盟与他共治天下。

然而朱棣登位后,当初的誓言全然不顾。虽然对当时的宁王多有照顾,但对王权和兵权多有限制,这是朱棣这一脉首先欠下的人情债!

其次当年明宣宗朱瞻基登位,为了清剿叔叔们的反叛谋逆。又再次向宁王那一脉借兵,这才平叛成功避免大明分裂,这是朱棣这一脉第二次欠下的人情债。

随后大明出了个战神皇帝,导致了传承后世的大笑话,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当时的北京保卫战,虽然调用的是沿海的二十万备倭兵。

若是没有宁王的藩王军,土木堡之变时,天下究竟是瓦拉的,还是朱家的还真说不好。这也是朱棣一脉第三次欠下宁王的人情债。

历经三次血战后,曾冠绝藩王之首的宁藩,如今只剩下五万常备军。川蜀儿郎更是历经血战,那鏖战的十几年间几乎家家缟素。

试问这样的人情债,试问朱棣一脉怎么还!

随后因为先帝的原因,先是过继子嗣传承,欠下宁藩第四道人情债。

当年逍遥在先宁王那里,听到真相而黯然神伤。离家时遭受追杀身死,那正是支持朱祐樘的人,暗中做下的暗杀之事。

深怕逍遥抢了朱祐樘的皇位,让他们这些想要从龙之功的人臣一无所获,这也是朱棣一脉欠下的第五道人情债。

因为血脉兄弟的原因,朱棣血脉有负宁王的原因。所以当今皇帝对逍遥很是信任倚重。甚至是只要逍遥想,他完完全全可以成为大明常务副皇帝,乃是真真正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比起当今的太子,皇帝还是更信任逍遥!

因为这是朱祐樘欠逍遥的,亦是大明皇帝欠着宁王的债。

返回